手機版

黑龍江綏芬河:暴增的醫療廢物這樣被消滅

2020-05-16

2020-05-16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4月26日、5月3日,2套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分別運抵牡丹江市和綏芬河市,大幅提升兩市醫療廢物應急處置抗風險能力。

日處理能力10噸的醫廢處置設施運抵牡丹江

  時鐘撥回3月27日,那時綏芬河市還是一個新冠肺炎零感染地區。隨著一名無症狀感染者從境外輸入,這座邊境小城逐漸成為全國“外防輸入”的焦點,隨之而來的醫療廢物、廢水處理工作也面臨嚴峻壓力。

  這期間,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統籌部署,生態環境部、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派出工作組現場指導幫扶,緊急協調調運醫廢處置設施,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在邊境線上守住疫情防控“最後一道防線”。

醫廢處置告急

  4月初,綏芬河口岸境外輸入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人數劇增,承擔收治病例和進行隔離醫學觀察任務的四家醫療機構均建有醫療廢水處理設施,具備相應處理能力。牡丹江市污水處理廠和綏芬河城市污水處理廠也按疫情防控要求加強了管理,處理設施均正常運作,可實現達標排放。

  但難題出現在醫療廢物處置方面。根據相關規定,醫療機構産生的醫療廢物應及時有效收集,處置率須達到100%,隔離點的生活垃圾也應按醫療廢物進行收集處置。

  作為牡丹江市市區及所屬各縣(市)唯一一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牡丹江環達醫療廢物處置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兆軍説:“常規情況下我們的處理能力是8噸/日,口岸疫情發生後高峰時處置量達14噸/日,工作人員只得兩班倒,讓處理能力翻倍。”

  雖然目前牡丹江包括綏芬河市産生的疫情醫療廢物能夠做到日産日清、規範化處理,但如果口岸開放,隨疫情發展預計收集處理量將大幅增加。

  醫療廢物處置,告急!

多方指導幫扶

  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始終密切關注並指導牡丹江市醫療廢物廢水處理工作,4月14日,成立省生態環境廳口岸疫情環境應急工作組,緊急趕赴一線開展工作。

工作人員在牡丹江安裝醫廢處置設施

  工作組到達牡丹江後第一時間與市有關領導交換意見,召開會商對接會,研究疫情發展和醫廢處置應急預案,並現場查驗牡丹江環達醫療廢物處置有限公司、牡丹江市紅旗醫院、康安醫院、綏芬河市人民醫院等地廢物暫存間和污水消毒處理情況。

  上下聯動,共抗疫情。4月18日,生態環境部口岸疫情指導幫扶組趕赴牡丹江,與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工作組一同現場調研及會商討論,指導牡丹江及綏芬河市醫療廢物廢水等環境管理工作。經過深入研判,提高應急備用處置能力是當務之急。參考武漢經驗,醫療廢物産生量最多可達近30噸/日,相應處置能力也必須提升至30噸/日。

應急能力提升

  4月20日、21日,黑龍江省副省長徐建國到牡丹江、綏芬河調研指導疫情防控醫療廢物廢水收集處置情況時,提出提高處置能力要求。

  黑龍江副省長李毅在省生態環境廳調研時強調,要持續做好綏芬河口岸疫情防控醫療廢物、廢水處置監管,實現全程閉環處置,提高應急保障能力,確保不發生環境事件,堅守疫情防控“最後一道防線”。

  與疫情抗爭,就要與時間賽跑。為落實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生態環境廳積極協調歐爾東公司,調運2套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到牡丹江市和綏芬河市應急使用。

工作人員在牡丹江安裝醫廢處置設施

  4月26日,第一台大型醫廢處置設施運抵牡丹江市,日處理能力可達到10噸。5月3日,第二台日處理能力5噸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運抵綏芬河。目前,兩台設備均已完成安裝調試,可隨時投産作業。

  自此,牡丹江市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從疫情前的8.0噸/天提高到31.0噸/天,綏芬河市已具備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全市醫療廢物應急處置抗風險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振奮人心的消息不斷傳來,5月12日,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最後一批境外輸入患者出院。至此,30個省(區、市)的409名綏芬河口岸輸入病例全部治愈出院,佔全國境外輸入病例四分之一的阻擊戰,在黑龍江以零病亡的戰績告捷。奮戰在口岸疫情環境應急前線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他們堅信,用心守護,用力抗疫,疫情終會散去。

  來源:龍江生態環境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