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無廢城市”巡禮㉟丨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以高水準保護推進高品質發展——專訪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辛世傑

2020-09-10

2020-09-10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編者按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8〕128號)要求,生態環境部組織各省(區、市)推薦“無廢城市”候選城市,並會同相關部門篩選確定了“11+5”試點城市和地區。我們現對中國環境報推出的系列稿件予以轉發,就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過程中,如何推動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促進城市綠色發展轉型,提高城市生態環境品質等問題交流工作經驗,探索工作模式。

  “重慶地處長江上游和三峽庫區腹心地帶,保護好長江母親河,切實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是重慶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和歷史責任,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正是為了更好地履行這兩個責任。”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辛世傑説。

  近年來,重慶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市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準不斷提升。

  為什麼要申報“無廢城市”建設試點?

  “對於重慶來説,‘無廢城市’既是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內在需求,也是建設‘近者悅、遠者來’美好城市的基本要素。除了與重慶山地丘陵為主的地理條件、現實特點相契合,有助於破解工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和管理難題外,我們更看重其在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為産業發展提供空間環境,為高品質發展提供新推力、探索新途徑等方面的強大助益。”辛世傑提出,重慶將“無廢城市”建設視作提升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作為從城市整體層面深化固體廢物綜合管理改革,進而推動“無廢社會”建設的有力抓手,不斷提升固體廢物綜合管理水準和城市管理水準,一步一個腳印地探索出一條“無廢城市”建設之路。

  對於為什麼選擇在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開展試點工作?辛世傑説,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産業結構調整、綠色發展理念、固體廢物管理等水準均處於全市的“領跑”地位,有條件、有能力做好試點工作。同時,伴隨經濟快速發展,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和管理水準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存在一定差距,通過開展試點,補短板、強弱項、建機制,既能夠解決發展過程中帶來的固體廢物污染問題,也可以為全市乃至全國“無廢城市”建設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如何推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

  在辛世傑看來,重慶對於試點工作的推動,主要體現一個“高”字——高規格組建領導機構、高標準設置試點目標、高品質推進試點任務。在試點方案徵求意見階段,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就批示要求認真研究、積極爭取支援。市委改革辦將試點工作納入年度重點改革任務,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專題聽取試點工作彙報。成立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設置領導小組辦公室,抽調專人、集中辦公,各試點區(管委會)分別組建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建立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1+11”工作推進體系,形成團結一心、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

  在設置試點目標過程中,重慶組建了由中國環科院、重慶大學、重慶市環科院等單位組成的試點方案編制組,先後組織調研座談60余次,詳細了解各行業、各領域的固體廢物産生、利用處置及管理情況,摸清工作基礎、存在問題和特色亮點,著力從強化規劃引領、實施工業綠色生産、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完善體制機制、總結凝練試點經驗等5個方面,確定45項具體指標,列出111項具體任務,既突出“大思路、大手筆、大動作,彰顯重慶特色”,又確保試點方案的針對性、可操作性。

  在試點任務推進過程中,重慶將試點工作視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要內容,分管副市長兩次召開試點工作推進會,到市生態環境局調研,市級有關部門、各試點區細化任務措施,列出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市無廢辦建立調度督辦制度,突出重點、挂圖作戰,定期調度通報工作情況,對突出問題即知即辦、跟蹤督辦。同時,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資金保障體系,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援,市區財政將相關經費納入預算,統籌支援試點工作。

  “無廢城市”建設試點過程中,有哪些具有特色的工作舉措?

  辛世傑告訴記者,為了系統解決固體廢物綜合管理中的堵點、難點,重慶在試點過程中不斷尋求從法律法規、體制機制等方面探索創新。

  在加快地方立法方面,充分發揮直轄市立法優勢,服務試點工作,加快推動制定重慶市固體廢物環境管理、建築垃圾管理等地方法規,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

  在完善資訊共用機制方面,健全科學系統的數據統計制度,整合工業、農業、生活等領域固體廢物資訊,建設“固體廢物虛擬産業園”,打破數據壁壘、破除數據孤島,逐步實現各領域固體廢物流轉資訊全過程“可追溯”。

  在創新管理制度方面,重慶以依法合規為前提,大膽嘗試,創新突破,探索推廣固體廢物收運處理異地補償制度、房屋拆建和建築垃圾綜合利用一體化管理制度,完善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費徵收方式,建立長江經濟帶上游省市危險廢物聯防聯控機制等。

  “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有哪些成效?

  試點工作的有力有序推進,體現在重慶“無廢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在採訪中,辛世傑一一進行了列舉。

  一方面,重慶市建立起持續完善的體制機制和不斷健全的標準規範。包括出臺垃圾分類管理辦法、餐廚垃圾管理辦法,開展重慶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建築垃圾管理立法調研,&&推動建立長江經濟帶上游4省市危險廢物聯防聯控機制,與四川省建立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制度,完善生活垃圾處理異地補償制度,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印發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建築垃圾處置與資源化利用技術標準,制定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預處理技術指南、建築垃圾處理技術規程等一系列標準規範。

  另一方面,重慶市處置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目前來看,主城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餐廚垃圾處理、污水污泥無害化處置能力分別達8100噸/日、2100噸/日、1770噸/日,初步實現原生生活垃圾近零填埋、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100%、城鎮污水污泥無害化處置率近100%;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達207萬噸/年,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置實現鎮級全覆蓋,基本匹配實際需求。

  此外,區域特色逐步彰顯。包括從輕量化設計、清潔生産技術推廣、零部件再製造、新能源電池回收、報廢汽車規範拆解等全環節推動構建汽車行業迴圈産業鏈;結合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開展建築棄土回填試點,有效消納建築棄土;綠色快遞郵政城市試點成效顯著,寄遞企業電子面單使用率達98.8%、72%的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主要品牌快遞企業迴圈轉机袋使用率達82%等。

  這些成效,會對重慶發展帶來哪些深遠影響?

  辛世傑認為,通過“無廢城市”建設,將加快推動重慶固體廢物污染問題的解決,為踐行“兩山”理論、走好“兩化路”,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和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夯實基礎,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作出更大貢獻。

  “汽車、筆電是重慶的主導産業,我們充分發揮産業集群優勢,系統構建‘零部件製造—整車(整機)生産—銷售—回收—拆解—再生資源利用’迴圈産業鏈,既能夠解決重點産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難題,形成源頭減量和迴圈利用的綠色生産模式,又能夠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和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實現高品質發展。”在創造高品質生活方面,辛世傑同樣肯定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的推動作用,“重慶以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為抓手,規劃城市發展,提升治理水準,有效解決城市各類生態環境問題,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生態城市,使城市更宜居,成為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空間。”

  來源:中國環境報   記者:陳娟、丁鳳然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