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同志就《關於做好2019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的通知》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2019-02-01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19-02-01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做好2019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進行了要求和部署,對突發環境事件應對處置的全過程做出了具體規定。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同志就《通知》印發的背景意義、《通知》的整體思路等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通知》印發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答: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還將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世界園藝博覽會、博鰲亞洲論壇、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重大活動。國務院安委會對整體安全工作進行了部署,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對做好環境安全工作進行了安排。《通知》是落實有關工作部署的具體舉措,明確各地高度重視環境風險管控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努力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問:《通知》的整體思路是什麼?

  答:《通知》既繼續堅持了近年來突發環境事件防範和應對的“五個第一時間”、“三個不放過”等好做法,又融入了在實踐中探索的以時間換空間的“南陽思路”;還吸取了以往突發環境事件應對中的經驗,結合應急工作發展需要,規範了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工作機制,在拓寬資訊渠道、完善事件會商機制、量化資訊公開時間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創新。《通知》全篇貫穿了“嚴、真、細、實、快”的工作要求。

  問:《通知》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通知》共分為七個部分:

  一是前言部分,主要説明瞭《通知》出臺的背景和重要意義,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推動各地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堅決做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

  二是對環境風險管控工作的要求和指導。《通知》對當前環境風險形勢進行了認真分析,督促指導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立足當地實際,有重點的做好環境風險管控和應急準備工作,努力通過源頭防控切實避免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

  三是對應急值守工作要求。應急值守一直是環境應急工作的前哨,是應急工作的基礎。《通知》要求各地繼續做好領導“AB”角帶班和24小時值守,進一步明確應急值守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獲取突發環境事件資訊,並按規定做好資訊報告和通報。此外,還針對目前資訊獲取主要依靠資訊報告或調度、渠道較為單一、因資訊滯後造成後續工作比較被動的情況,指導各地拓寬資訊獲取渠道,充分利用好輿情監測分析,12369電話和雙微舉報等資訊源,並加強與交通和應急部門溝通,獲得有關部門支援。

  四是對突發環境事件會商機制的要求。環境應急工作具有涉及環境要素多、過程複雜、綜合性強、時效要求高等突出特點,做好相關工作需要發揮集體的智慧,需要借助專家的力量,精準研判,指導政府和有關部門及時、高效、科學做好應急處置。突發環境事件會商機制是一個創新的工作方法,也必將是今後事件應對處置的一個重要手段。《通知》中對會商機制建立、運作和工作任務等內容進行了指導。

  五是對現場處置工作的要求。2019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對現場處置工作要求更高。實踐證明,趕赴事件現場時間越早越有利,事件控制效果可能會越好。當遇到重特大或者敏感等事件時,省級生態環境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應當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導協調應急處置工作。《通知》對現場處置工作提出了整體要求,説明瞭最終目標是確保事件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此外,強調了應急監測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做好該項工作。

  六是對資訊公開工作的要求。根據以往工作經驗,當發生突發環境事件後,公眾對事件造成的環境影響非常關心。因此,資訊公開越早,小道消息、負面消息越少,輿情越平穩。《通知》要求各地及時主動地,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多渠道,客觀、公正、全面公開事件資訊,積極回應民眾關切。此外,還根據中宣部的有關要求,提出了事發地政府等要在“重特大或者敏感事件,5小時內發佈權威資訊,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佈會”的量化要求。

  七是對事後管理工作的要求。事件結束後開展的調查評估和總結,是落實有關企事業單位和人員責任、有針對性的開展整改措施、提升日常管理水準的關鍵抓手。目前,有關法律法規對調查評估等工作有明確要求。《通知》中再次強調了有關要求,督促指導地方做好相關工作。

  問:《通知》有哪些保障措施?

  答:《通知》最後部分是保障措施,要求各地狠抓責任落實,生態環境部將結合應急值守、現場處置、事件調查等工作,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對於問題嚴重的,將責成當地政府依法依規追責問責。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