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崇左市黑臭水體治理一填了之 污水集中收集率之低極為罕見

2021-04-16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1-04-16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中央第七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污水治理情況發現,崇左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中申報不嚴不實,整治敷衍應付;城市污水治理工作中管網建設長期滯後,導致大量污水直排。
  一、基本情況
  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是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誌性戰役之一。按照國家要求,崇左市2015年排查出城區污染池塘11個(總水域面積約為38550平方米),並將其中5個池塘(總水域面積約為15800平方米)作為黑臭水體上報為國家黑臭水體整治任務。2017年1月和7月,崇左市住建局先後組織編制了《崇左市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整治方案》)和《崇左市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可研報告》),崇左市政府和市發展改革委先後予以批復。
  截至2020年底,崇左市將5個作為“國家黑臭水體整治任務”的池塘全部上報為“完成治理”。 
  二、主要問題 
  (一)黑臭水體申報和整治工作不嚴不實、敷衍了事
  一是申報工作不嚴不實,點位選擇避重就輕。崇左市在申報黑臭水體時,明明已經掌握全部11個池塘的位置和水質情況,但申報國家治理任務時不按照《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來判定黑臭水體,而是拈輕怕重,不如實填報。“烈士陵園池塘1”和“烈士陵園池塘2”是緊緊相連的兩個黑臭水體,但是在申報時卻只申報“池塘1”,不申報“池塘2”,被“遺漏”的“池塘2”至今黑臭。同樣被選擇性遺漏的黑臭水體“江州區黨校池塘”目前只有靠抽取左江清水回灌才避免復黑復臭。
圖1  相鄰黑臭水體選擇性申報
  二是治理措施私降標準,黑臭水體一填了之。崇左市《整治方案》《可研報告》和中央資金批復材料中均明確所有池塘都採用“外源控制、內源消減、生態修復、生態護岸”等綜合治理措施開展治理。但崇左市住建局在沒有辦理任何項目變更手續的情況下,私自改變治理方式,降低治理標準,對全部11個池塘治理任務中的7個一填了之;其中,上報國家黑臭水體治理任務的5個池塘,有4個被填平。
  三是治理工作敷衍潦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督察發現,被一填了之的“西塘池塘”,原是西塘村的納污水體,該池塘被填平後,源頭污水卻被置之不理,納污水渠排水不暢,在距離原池塘不足200米的居民房前屋後形成了新的納污水體,氨氮濃度22毫克/升,溶解氧0.15毫克/升,屬重度黑臭,群眾反映強烈,現場向督察組舉報表示不滿(圖2)。
圖2  黑臭水體整治“按下葫蘆浮起瓢”
  (二)大量污水直排左江,污染治理做表面文章
  進一步調查發現,造成崇左市部分池塘黑臭的根本原因在於不重視污水管網建設,大量生活污水沒有納入城市排污系統,而是經溝渠匯集、地表漫流、滲流,在低窪處形成多個污水池塘。對這些池塘 “一填了之”,而不對污水管網“動刀子”,實際上是在做“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表面文章”。
  督察組調閱自治區住建部門數據發現,2020年崇左市污水集中收集率僅為6.7%,全區最差,全國罕見!這是崇左市治污做“表面文章”的必然結果,也充分暴露出崇左市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緊迫感不足。崇左市至今仍沒有摸清管網底數,市住建部門對污水走向“一問三不知”,造成污水長期亂排、直排。
  督察發現,在距“西塘池塘”污水渠數百米的百貨大樓排澇泵站,每天有超過萬噸污水直排左江,取樣監測結果顯示,化學需氧量86毫克/升、氨氮18.5毫克/升、總磷2.48毫克/升,達到重度黑臭程度(圖3)。在麗江南路麗江加油站斜對面的河堤下,同樣存在大量污水直排左江(圖4)。
圖3  污水直排左江(百貨大樓排澇泵站排放口)
圖4  污水直排左江(麗江南路排放口)
  (三)財政資金嚴重浪費,環境效益收效甚微
  崇左市治污敷衍了事還體現在一邊放任污水直排,一邊無視“近在咫尺”的污水處理廠長期“吃不飽”。深入督察發現,崇左市江南污水處理廠作為城區唯一一座污水處理廠,距離麗江南路污水直排口僅僅數百米,距離百貨大樓排澇泵站污水直排口距離不足2公里,卻因管網不完善等原因,長期低負荷運作,2010年建成投運以來,處理負荷長期不足40%。該污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能力3萬噸,2020年實際日均處理水量僅為1.12萬噸,但是崇左市卻需要按照合同約定的保底日處理水量3萬噸支付污水處理費,僅2020年的污水處理費就超過1000萬元,高額處理費被浪費,環境效益卻收效甚微。
  三、責任分析
  崇左市黨委、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視不夠,謀劃部署不力;在推動管網建設和污水收集上不作為、慢作為,治污決心長期“難産”。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