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地方快訊

浙江讓越來越多人“走進”生態環境保護

2020-01-22 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0-01-22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這水的味道可真難聞。”一靠近污水處理廠的初沉池,人群中相繼發出聲聲感嘆。講解員周禎領趁勢賣了個關子:“等一會兒,大家就能看到經過處理的水有多乾淨了。”

  不久前,在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50位居民和近5萬網民,一邊在現場走,一邊從網上看,一起參觀了北控污水凈化有限公司(江口污水處理廠)和浙江綠保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感受污水變清的奇妙變化,了解危險廢物的處理流程。

  “線上+線下”,黃岩的這次活動是浙江省推進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不僅利用網路吸引公眾參與環保,也借助明星效應宣傳環保,用網紅節目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去年初,為迎接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在杭州舉行,浙江衛視王牌節目《奔跑吧》中7位明星作為跑男團成員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獲得了各界好評。日前,該宣傳還獲得了2019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品質之星”“案例/産品篇”一等獎。

  近年來,浙江省創新開展主題活動,深入抓好新聞宣傳,有序推進新媒體建設,切實加強教育培訓,不斷推動公眾參與,為高標準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高品質建設美麗浙江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

  教育培訓,育理念

  “毛竹的用處很大,它不僅凈化了空氣,美化了環境,還能做成竹籃、竹架、書架,所以竹園是我家的‘綠色銀行’。”

  “我家不遠的古井因為污染在傷心地呻吟,水是人類寶貴的資源,我們怎能肆無忌憚地摧殘它?請大家別再讓井水變臟了。”

  ……

  這些文字,來自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夏履鎮中心小學的校報《綠色明天》。從泛黃的紙頁到新鮮的油墨,看著學生們用稚嫩言語寫下的“綠”言“綠”語,前來調研的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單錦炎一行對夏履鎮中心小學綠色理念的代代傳承讚不絕口。

  這一脈相承的“綠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當時,時任校長洪志明發現了鄉村本身在環境教育上的缺失,遂借素質教育改革的契機,提出“以全面培養學生素質為目標,改革生態環境教育課程,構建生態教育模式”的教育思路。

  如今,綠色理念在夏履鎮中心小學歷久彌新。學校開創了“一米綠色”德育品牌,以“綠色餐廳”“綠色車隊”“綠色教室”“綠色少年”“綠色微課”五駕“綠色馬車”為平臺,讓綠色理念綿延燎原。

  夏履鎮中心小學是浙江省綠色學校和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的典型代表。在浙江,省市綠色學校每兩年評選一批,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每年評選一批,而將普及生態文明知識、培育綠色理念納入教學計劃、融入日常生産生活則是評選的基本要求。截至目前,浙江已評選省級綠色學校1822家,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210家。

  新媒體建設,強互動

  “我國環境保護事業是在哪一位領導人倡導下開創起來的?”

  “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是哪一個?”

  ……

  去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前一天,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官方微信公眾號“浙江生態環境”推出了“環境保護事事通”小程式,邀請廣大社會公眾通過小程式,與身邊的朋友,與天南地北的“他”,來一場生態環保知識問答PK之旅,看誰在朋友圈甚至是世界範圍內的排位高、等級高。

  一時間,全國乃至全球各地的網友都加入到了這場“環保界最強大腦”的爭奪戰中。來自無錫的“煩啊”、來自溫州的“設”、來自杭州的“風兒@沙沙”……環保知識競賽世界榜頭名不斷刷新更替。

  寓普及生態環保知識于“問答競賽小遊戲”,寓營造生態環保氛圍于“環保知識PK”,“環境保護事事通”小程式只是“浙江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時不時推出的“小驚喜”之一。平時,通過“浙江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你能隨時隨地“一號”掌握全省各地生態環保工作動態,“一點”了解全省環境品質狀況,“一窗”網上辦事和投訴……它就如同浙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與廣大群眾之間的一座橋、一扇門,讓越來越多的人“走進”生態環境保護。

  如今,“浙江生態環境”微信號和它的兄弟“浙江生態環境”微網志號,歷經8年成長,已擁有粉絲80多萬,發佈資訊近3萬條,並且榮譽不斷:浙江政務微信活力獎、全國首屆綠色環保主題微信公眾號優質內容獎、全國環境網際網路最具影響力機構榜第五名、2020年第一週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政務雙微周榜第一等。

  在“浙江生態環境”微信微網志的輻射帶動下,浙江各地市也積極加強新媒體建設,實現了全省生態環保系統官方微信微網志全覆蓋,推進政務資訊公開與公眾互動。

  公眾參與,促共治

  “環境保護要全社會共同參與,要推進跨界合作、社會聯動、多元共治、普惠共贏,才能充分發揮不同社會主體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新格局。”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方敏在全國首屆環保XIN夥伴大會上表示,實踐證明,浙江省生態環境部門與環保組織的合作是緊密有效的。

  方敏口中的“實踐”,是浙江走出的獨具特色的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之路,是浙江形成的打有本地烙印的“生態環境共治共用”格局。

  2011年,原浙江省環保廳與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聯合推出“清源行動”水環境保護項目,搭建可供民間力量參與水環境保護工作的項目平臺。2012年,中歐環境治理公眾參與項目——浙江地方夥伴項目正式啟動。2014年,浙江省環保聯合會成立。此後,浙江以此為依託,積極培育扶持環保社會組織和志願者隊伍,形成各地特色鮮明的公眾參與環保治理經驗,在宣傳教育、環境監督、環境決策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除了培育扶持環保社會組織和志願者隊伍,進一步夯實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軟體”基礎,浙江還大力推進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築牢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硬體”保障。

  黃岩開展的“線上+線下”環保活動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截至目前,浙江已有近200家單位環保設施對公眾開放,累計開放次數達2000余次,“線上+線下”參觀人數已超10萬人。

  200家單位開放、10多萬人參觀,浙江推進環保設施公眾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浙江環保設施公眾開放工作將與主題活動、新聞宣傳、新媒體建設、教育培訓、社會組織發展等其他生態環境宣教工作一起,實施越來越有力,推進越來越深入。

  下一步,浙江將持續大力宣傳推廣“兩山”理念在浙江的生動實踐,向全國、全世界講好浙江故事,為高標準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高品質建設美麗浙江提供更為強大的思想輿論支撐。

  (中國環境報記者 朱智翔 晏利揚)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