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地方快訊

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陜西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有關情況》新聞發佈會

2020-10-19

2020-10-19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10月15日9時,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育奎先生,陜西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燁女士,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處長羅建強先生,陜西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鄧宴酈女士出席,介紹陜西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發佈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佈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佈工作處處長李惠: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陜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今天我們邀請到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育奎先生,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燁女士,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處長羅建強先生,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鄧宴酈女士,請他們向各位介紹我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下面,首先請張育奎副廳長介紹總體情況。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育奎: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援。下面,我介紹一下我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有關情況。
  一、普查的目的意義
  本次普查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是依據《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開展的一項重大省情調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大背景下的一項系統工程,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摸清建設“美麗陜西”生態環境家底的一次實際行動,對於準確判斷當前我省環境形勢,有針對性的制定改善環境品質措施、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本次普查標的標準時點是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是2017年度。通過對全省境內有污染源的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進行全面調查,獲取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和移動源相關基本資訊和污染物排放資訊,建立健全重點污染源檔案、污染源資訊數據庫和環境統計平臺,為加強污染源監管、改善環境品質、防控環境風險、服務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提供依據。
  二、普查工作總體情況
  我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于2017年7月啟動,按照“全省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組織實施。在省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的領導和部署下,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統計局等20個部門通力合作,省普查辦精心組織,各市縣普查機構紮實推進,廣大普查對象密切配合,全省投入經費2.08億元,15000余名普查人員辛勤工作,圓滿完成了任務。
  普查工作分三個階段進行: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為前期準備階段。省、市、縣三級組共建普查機構473個,成立省污染源普查專家諮詢委員會,劃分了2萬多個普查小區,聘用了9000余名普查指導員、普查員,引入110家第三方機構參與普查工作,建立制度體系,搭建資訊化平臺,啟動普查試點。對16萬家企業進行了摸排清查,確定了入戶調查對象名單。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為全面普查階段。組織各類技術培訓791期,3.7萬餘人次參加培訓,對全省有污染排放的6萬多個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進行入戶調查,在全國領先完成産排污量核算任務。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為成果總結與開發階段。與公安、農業、住建、發改、統計等部門進行數據對接,對區域、流域、行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及結構合理性進行匯總分析,對數據品質進行審核,編制上報普查技術報告、數據分析報告和工作總結報告。對各市縣普查工作和目標完成情況、普查檔案管理情況進行分級驗收。我省普查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同時,我們整合各類污染源相關資訊,分析研究普查數據,為全省生態環境管理提供決策建議,推進普查成果轉化應用。向國家普查辦推薦表揚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優秀技術報告、優秀專題報告。我省歷時三年的普查工作嚴格按照中省普查工作方案,建立了覆蓋全過程的品質控制體系,確保了普查結果全面、真實、準確。
  三、普查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過三年普查,達到了既定工作目標,取得了豐碩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摸清了各類污染源的基本情況,建立了污染源資訊數據庫。截止2017年底,全省各類污染源數量為62193個(不含移動源)。包括工業源25548個,畜禽規模養殖場8380個,生活源26347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1796個;以行政區為單位的普查對象數量122個。其中,西安、寶雞、漢中、榆林、咸陽工業源普查對象數量排名全省前5位,5市的工業源普查對象總數佔全省工業源普查對象總數的68.4%。從行業來説,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金屬製品業3個行業工業源普查對象總數佔全省工業源普查對象總數的38.0%。此外,公安部門統計全省機動車662.61萬輛,農業部門統計農業機械柴油總動力1536.28萬千瓦,國家統一調查我省工程機械保有量13.0萬台、鐵路內燃機油耗5.05萬噸、民航飛機起降架次37.06萬次。本次普查建立了近1500萬個數據指標的污染源資訊數據庫。
  (二)掌握了各類污染源的排放情況。截止2017年底,全省水污染物排放量為:化學需氧量39.54萬噸,氨氮1.64萬噸,總氮4.96萬噸,總磷0.44萬噸,動植物油0.67萬噸,石油類145.34噸。從普查情況看,我省水污染源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陜西段),數量佔全省總數的8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和單位水資源排放強度平均為長江流域(陜西段)的2.73倍和8.21倍,渭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佔黃河流域(陜西段)排放總量的70%以上,是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染的主要來源,與我省實際水質情況基本吻合。全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為:二氧化硫19.90萬噸,氮氧化物46.33萬噸,顆粒物51.32萬噸。本次普查對部分行業和領域揮發性有機物進行初次調查,排放量為22.37萬噸。普查結果顯示,關中地區企業數量最多,以小微企業為主,移動源和生活源排放佔比較大,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分別佔全省排放總量的54.86%和59.89%;陜北地區污染排放以工業為主,二氧化硫和顆粒物排放量分別佔全省排放總量的55.59%和46.48%;陜南地區各污染物排放量佔比較小,均在10%-15%之間,普查結果與我省大氣環境品質現狀基本相符。全省固體廢物的情況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産生量1.29億噸,其中綜合利用量0.49億噸,處置量0.61億噸。
  (三)建設了一套檔案體系。普查檔案建設堅持與普查工作“同部署、同管理、同驗收”,邊普查邊建檔,邊歸檔邊應用。建立了省級指導、省市縣三級同步建設的管理機制,省級檔案採取“分建統管”的模式,聘請省檔案局專家全程指導,制定了9項管理制度。建設了檔案室和借閱室,配置了先進的設施設備,開發了檔案管理系統。目前,省、市、縣三級同步完成了五大類2萬餘盒紙質和電子檔案的建檔工作。我省檔案建設工作先後3次在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檔案管理培訓班上做經驗交流。
  (四)及時開發應用了普查成果。普查中,本著邊普查邊應用的原則,以各階段普查數據為基礎,自立18個研究課題,編寫刊物《普查與決策》6期,對全省非工業企業單位鍋爐、排污口、移動源等提出管控建議,對産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提出決策建議;以榆林市為試點開展了企業環境風險等級分析研究,以延河為試點開發了入河排污口智慧識別監管系統,以各類污染源相關資訊、數據為依據,繪製了4.7萬餘個調查對象的污染源空間分佈圖,印製了《陜西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圖集》,開發了普查成果展示系統,搭建了展示平臺,製作了成果展示架。普查成果已應用於藍天保衛戰、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排污許可證發放、土壤污染狀況詳查、“三線一單”、“一市一策”、“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等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中。在研判環境形勢、加強污染源監管、防控環境風險、支撐環境管理決策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培養鍛鍊了一批人才隊伍。普查工作中,各級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發揚環保鐵軍精神,任勞任怨、努力工作,通過反覆清查排查、入戶調查,錘鍊了吃苦耐勞、攻堅克難的敬業精神;通過系統化培訓,了解重點行業企業的生産工藝、污染治理技術和環保設施等相關情況,掌握各類污染物排放核算方法,提高了環境業務能力;通過匯總分析普查數據,研判當前環境形勢,開發運用普查成果,培養了一批熟悉政策、精通業務的綜合型人才;同時,通過建立資訊平臺,配置相關設備,加強了環保能力建設。在普查工作中,涌現出一批講政治、敢擔當、重實幹的先進典型。
  (六)提高了全民環境意識。在普查工作期間,各級普查機構將宣傳工作貫穿始終,結合普查各階段工作特點,積極創新形式,開展普查宣傳。利用政府網站、兩微平臺、內部刊物開設普查專欄177個、網頁568個;在報刊雜誌刊發文章120余篇,編印簡報1253期,電視臺播放專題節目70余次。同時,省普查辦也召開新聞發佈會,製作宣傳片、宣傳冊、宣傳臺曆和動漫宣傳視頻,開展普查宣傳口號徵集活動。各市縣也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廣大新聞界朋友給予大力支援,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普查工作,提高了全社會環境意識,營造了普查工作良好氛圍。以上是今天新聞發佈會的主要內容,謝謝大家!
  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佈工作處處長李惠:感謝張廳長,介紹就到這裡。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佈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請報一下自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謝謝。
  西部網:您好,我是西部網記者。請問鄧主任,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而且涉及的企業數量非常多。在普查過程中我省是如何保障污染源普查數據品質的?謝謝。
  陜西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鄧宴酈:謝謝你的提問。非常感謝您對普查品質的關心,您關心的這個點,也是我們三年來在污染源普查過程中密切關注的核心環節。因為,數據品質是污染源普查的生命線,我們要求普查數據做到真實、全面、準確,我們在普查過程中將數據控制貫穿普查始終,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做好頂層設計。建立了覆蓋全員、全過程的品質控制體系。根據污染源普查方案要求,結合各階段的品質管理重點和難點,建立了各項品質管理制度,規定了各級普查機構、第三方機構參與普查工作的責任,明確了普查員、普查指導員選聘管理要求,出臺了《陜西省入戶調查數據品質控制方案》,建立了省、市、縣三級質控體系,組建了污染源普查專家諮詢委員會,聘請環保、水利、農業等相關領域行業22位專家作為普查專家,全程指導、宏觀把脈,保障數據品質。
  二是強化技術培訓和指導。省普查辦設立在陜西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有較強的技術優勢可以全面指導全國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順利開展,尤其在技術培訓方面,省普查辦採取視頻教學、現場教學等多種方式,儘量直接培訓到基層普查員和企業,規避了逐級培訓技術逐級縮水的被動局面,三年來,共組織各級培訓791場,培訓近37000人次。同時,省普查辦技術人員採取點對點、面對面技術指導,“定人定地市對口聯絡、定人定行業專向對接、定人定污染源分類指導”的方式進行技術指導,對核算任務重的地市進行現場幫扶指導,通過文檔答疑、網路答疑、現場答疑、電話答疑等方式及時解決問題,提高原始數據填報品質。
  三是強化數據品質的過程式控制制。在普查過程中主要有三個階段,清查、入戶調查、匯總核算。清查階段陜西在國家報表基礎上又增加了工業企業在能耗、廢水、廢氣治理等方面5張清查附表,做了充分技術儲備;入戶調查初期製作了五大類污染源重點企業24套樣表作為模板,為全面入戶調查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指南。入戶調查尾聲階段,組織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及行業專家進行會審與評估,宏觀把控全省數據的邏輯性、合理性、準確性。在調查核算關鍵時期,分管領導進行了為期三個多月的日調度日通報,保證每天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校核、及時修正,從源頭保證了數據品質。同時,採取倒排工期、挂圖作戰等措施,通過有計劃的進度來有效保障品質;另外,通過約談會、推進會、現場會以及市縣自查、市與市交叉檢查、省級核查、國家核查等多種措施手段,以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數據品質。
  四是強化數據審核。數據審核是提高數據品質非常重要的環節,在這個階段採取了人工審核、軟體審核、行業審核等多種方式。通過“普查員—普查指導員—縣級普查機構—市級機構—省級機構”的五級審核和全省集中審核的方式,在數據審核方面我們下大力氣,普查過程性的數據涉及上億條,影響品質因素非常多非常細,不敢有絲毫馬虎。僅省級集中審核組織了7場次,抽調市縣普查工作人員約3500人次累計封閉審核近60天,解決上萬條數據問題。
  通過全員、全過程的品質控制,我省污染源普查數據品質得到了非常有效的保障,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對我省普查數據的3個階段做了3次品質評估,評估認為陜西污染源普查數據品質優。我省數據品質和質控方法也得到了國家普查辦的充分肯定,委託我省編寫了污染源普查品質管理“典型經驗做法”陜西篇,介紹了陜西質控方法。以上就是普查數據品質保障方面的做法。謝謝!
  西北資訊報:您好,我是西北資訊報記者。請問張育奎副廳長,與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相比,現在我省的污染源整體情況有哪些變化?謝謝。
  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張育奎:謝謝你的提問。從一污普到二污普已經過去了10年,在這十年裏,我們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生態環境品質發生了巨大變化,可以説持續向好。從我省普查數據來看,充分印證了我省近十年來生態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本次普查生活源調查範圍比一污普有所擴大。其餘各類污染源同一污普相比,數量均有所上升,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相對減少,廢水污染物排放量平均降幅為47.1%,廢氣污染物排放量平均降幅為33.8%,數量增加的同時污染物排放量相對減少,體現了我省近年來污染防治取得的巨大成效。
  二是産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重點行業産能集中度提高。和2007年相比,全省火電、鋼鐵、水泥製造等行業企業數量則分別減少了7%、37%和57%,産品産量分別增加了1.5倍、2倍、1.5倍,實現了集約高效。二是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和2007年相比,火電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減少95%、78%,水泥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減少73%、31%。三是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強度下降。和2007年相比,火電行業單位工業總産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強度均下降95%以上,水泥製造行業單位工業總産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強度分別下降83%、57%。由此可見,過去十年我省經濟發展品質在穩步提升,企業數量減少了,但是産能集中度增加了,單位産品的排污量和單位工業總産值污染物排放強度實現了大幅度下降。
  三是污染治理能力明顯提升。普查數據表明,我省2017年工業企業廢水處理、脫硫、除塵等設施數量分別是2007年的3.1倍、6.7倍和5.1倍,畜禽養殖糞污處理能力得到普遍提升,畜禽規模養殖場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5%以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污染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和十年前相比,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數量增加了16倍,處理能力增加了5.7倍,實際污水處理量增加了5倍。生活垃圾處置廠的數量十年間增加了9.5倍。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廠的數量增加了10.5倍,集中處置利用量增加了30萬噸,通過和一污普結果比較,可以看出十年來由於我們明確了治理目標、任務,採取了有利有效的措施,我省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謝謝!
  陜西廣播電視臺:您好,我是陜西廣播電視臺記者。請問張燁副局長,作為政府綜合統計部門和陜西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省統計局在這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陜西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燁:謝謝你的提問。統計局作為政府綜合統計部門和本次普查工作的成員單位,我們積極參與此次普查,主要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參與普查實施方案的審核。作為普查成員單位,我們從統計專業的角度,對我省普查實施方案進行審核並提出了意見建議,為普查工作夯實了工作基礎。
  二是充分共用數據。我們及時向省普查辦提供行業資訊、企業名錄等統計數據。在入戶調查結束之後,為確保全省普查不重不漏,省統計局及時將已公佈的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提供給省普查辦,其中包括單位名稱、地址、主營業務以及企業狀態、2018年用電量等,這些資訊對確定污染源位置、提高污染源普查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們還提供産品産量、能源利用等統計數據,用來協助校驗普查數據品質。
  三是參與普查數據品質管理。數據品質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線,我們從統計角度出發,積極配合省普查辦做好普查數據品質管理,包括提供産品産量、能源消耗量等重要指標進行比對分析,比對結果表明,我省污染源普查數據中能源、大宗産品産量、生活用水等關鍵指標與統計數據基本一致,結果符合我省實際,普查數據真實、準確,品質較高,此外,我們還參與普查數據報告、普查公報的審核工作,並提供了建議和參考。謝謝!
  陜西農村報:您好,我是陜西農村報記者。請問羅處長,通過本次普查為我省農業發展提供了什麼樣的思路?另外,相對於國家我省在農業源方面做了哪些特色調查?謝謝。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處長羅建強:謝謝你的提問。自2017年我省污染源普查工作開展以來,省農業(農村)廳高度重視,在省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統一部署下,積極同省普查辦開展各項核查工作。農業源普查數據品質較高,與三農行業數據基本一致。通過本次普查,我們進一步掌握了陜西農業污染源的特徵,為陜西今後農業發展提供了較好工作思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轉變生産生活方式,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建設生活環境整潔優美、生態系統穩定健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實現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守護一方水土。
  二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以生態環境友好和資源永久持續利用為導向,推動形成農業綠色生産方式,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産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産業模式生態化,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是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品質。
  第二個問題,同國家相比,本次普查我們在國家報表基礎上增加了水果套袋、農藥化肥包裝袋等農業污染源調查內容,主要出於以下考慮。陜西為果業大省,2017年,我省蘋果産量佔全國總産量比例高達25%,其種植過程中産生的水果套袋、農藥化肥包裝廢棄物,如被隨意丟棄,會造成生態環境污染。為摸清全省水果套袋、農藥化肥包裝廢棄物等農業廢棄物使用、處置、殘留等情況,我們將上述內容補充到我省實施方案中進行調查,形成了我省的普查特色。普查結果表明,2017年全省水果套袋紙袋佔比約95%;農藥包裝物中瓶裝、袋裝均約50%;化肥包裝物中袋裝佔85%,從回收利用情況來看,除化肥包裝物回收率較高外,水果套袋、農藥包裝物回收率均較低,分別僅有36%、3%。這些數據和結論也為我們下一步種植業污染治理的相關工作指明瞭方向,充分體現了普查數據的應用價值。謝謝!
  國際線上:您好,我是國際線上記者。請問鄧主任,根據我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我們目前污染排放有哪些特徵?謝謝。
  陜西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鄧宴酈:謝謝你的提問。自一污普十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污染物排放結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根據本次污染源普查結果,我省污染排放主要呈現以下三方面特徵。一是水污染物排放結構發生轉變。一污普時期,水污染物排放呈現的是工業、生活和農業“三源鼎立”,二污普轉變為以生活源和農業源為主,2017年,我省工業水污染物排放量不足總排放量5%,但城鎮生活污染源排放佔總排放量比例較高,特別是氨氮佔比高達58%,且直接入河量較大,成為影響河流水質的主要因素。二是大氣污染物排放呈現新特徵。以工業排放為主的二氧化硫在十年間下降了近80%,已不再是環境空氣品質的超標因子。與此同時,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這些大氣污染物呈現多來源特徵,特別是移動源氮氧化物排放量佔全省總量一半以上,西安市更是高達80%以上,全省大氣污染物排放結構由煤煙型轉變為複合型,治理難度進一步加大。三是揮發性有機物問題逐漸凸顯。我們知道,臭氧已經成為夏季大氣污染重要的貢獻者,揮發性有機物作為臭氧的重要前體物,在二污普中首次將揮發性有機物進行了嘗試性調查,結果顯示揮發性有機物主要來源為工業源、生活源和移動源,且佔比均衡,來源複雜,防治工作任重道遠。
  下一步,我們也將圍繞這些特徵,積極開展相關研究和污染治理工作,實現我省生態環境品質穩步提升。謝謝!
  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佈工作處處長李惠:感謝幾位發佈人,也感謝今天與會的記者朋友。本場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來源:陜西省生態環境廳、陜西生態環境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