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地方快訊

山西長治:治氣“黑馬”如何刷新藍天成績單?

2022-07-04 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2-07-04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太行山脈巍峨壯闊,南北綿延數百里。而在太行山南段與太岳山之間有一塊富饒的高原盆地,山西省長治市便坐落其中,名字取自“長治久安”之意。

  作為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之一,長治用幾年的實踐探索,實現PM2.5年均濃度從2016年的6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38微克/立方米的突破,成為大氣污染治理的一匹“黑馬”。
圖為長治漳澤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氣象塔。張斌攝
  小縣城不再“因煤而困”
  因煤而興、因煤而困,曾是長治市襄垣縣的真實寫照。襄垣縣縣域內礦産資源豐富,以煤炭為最,現探明煤炭儲量75.8億噸,是全國優質動力煤生産基地之一。
  在經濟活動以採煤、煤化工、火力發電等産業為主時,煤炭給襄垣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但也給襄垣帶來了排放量大、濃度高的嚴重污染,縣區空氣品質一度排在長治市倒數行列。
  “真不是誇張,那時候出門,都不敢穿淺色衣服,轉一圈回來就是一身土,還有黑色粉塵。”古韓鎮東南上村的賈航告訴記者。
  這樣的情況也一度困擾著夏店鎮西北陽村的趙慧梅。她告訴記者:“我們村原來屬於富陽工業園區,村子的周邊分佈著焦化廠、電廠、洗煤廠等,以前在家裏就能看到焦化廠和電廠冒的黑煙、黃煙,早上掃了院子,晚上又一地黑灰。洗完衣服根本不敢在院子裏晾曬,上午曬出來,下午就是一層灰,衣服洗了和不洗差不多。”
  面對日趨複雜的大氣污染形勢和大氣環境品質改善的巨大壓力,尤其是焦化、火電等行業,一直是襄垣縣大氣污染物排放大戶,也是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
  3年時間,襄垣就改變了部分重點區域“黑煙遮天”“揚塵瀰漫”的處境。近年來,襄垣對火電行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對焦化行業進行特別排放限值改造。焦化廠、火電廠、煤礦、洗煤廠和建材行業物料堆存,一改以往露天堆放的情況,現在都建設了筒倉和鋼結構或者氣膜物料棚,易揚塵物料全部入棚堆放,並在主要進出口安裝無組織揚塵線上監測設備,污染防治水準顯著提升。
  “現在不一樣了,穿白色T恤不用考慮很多,今天我就穿了小白鞋,走了一會兒鞋子還是乾乾淨淨的,空氣實實在在好了很多。”賈航話語中透露出空氣品質提升帶來的獲得感。如今,襄垣縣區空氣環境品質穩步攀升,PM2.5平均濃度降至40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270天以上。襄垣的不斷探索也成了長治大氣污染治理的一個縮影。
  一群人改變一座城
  作為“2+26”城市的一員,長治的空氣品質改善離不開這樣一群人。這群人臨危受命,為一座座城市“把脈問診”。針對大氣污染比較嚴重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2+26”城市,實行“包産到戶”的跟蹤研究機制,進行駐點指導,掌握防治工作的第一手資料,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氣污染綜合解決方案。
  長治就是這群人關注的城市之一。華北電力大學彭林教授團隊,在幾年前來到長治市,為了研究駐紮了下來。
  從實驗室到長治的街頭巷尾,從酷暑夏日到嚴寒冬季,從來不乏他們的身影。現場調研、駐點跟蹤研究,科學解析大氣污染物來源,深入挖掘污染成因,針對性地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建議。
  作為一個4歲孩子的爸爸,團隊中駐守長治的華北電力大學環境學院教師閆雨龍很多時候都缺席了孩子的成長。一年中,他在北京市和長治市間往返幾十次,全年近一半的時間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
  “開始的時候,居民們看到我們的團隊成員在家門口採樣,會出現不理解的情況,不願意我們停留。幾年過去了,空氣品質的改善讓這裡的人們了解到我們的職責,也認可了我們的工作。”談到長治的改變,閆雨龍欣慰地説。
  通過開展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團隊建立了利用碳同位素技術解析空氣顆粒物和有機污染物來源的方法,助力科學決策,創新了基於同位素技術的顆粒物源解析和臭氧來源解析方法,有效應用於城市污染物精細化解析,推出“科學分析—推動決策—有效調控—事後評估”的系列調控方法。
  努力不負有心人,長治的藍天白雲日漸增多。2021年,彭林教授團隊獲批“總理基金”二期“一市一策”項目,將繼續為長治的大氣PM2.5和O3協同管控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治污日益精準,模式不斷升級
  2021年,長治市在大氣環境品質改善方面取得“兩個突破”,一是市區PM2.5平均濃度首次進入“30+”(達到38微克/立方米),二是優良天數比例首次達到75.4%以上(達到79.2%,289天)。
  成績的背後是治污模式的不斷創新。轉型、治企、減煤、控車、降塵“五管齊下”,長治大氣環境整治力度持續加大。治污更加精準,模式不斷升級,基層執法依賴人力“地毯式”排查也成為過去式。
  “隨著企業污染治理工藝不斷升級改造,加上重點污染源線上監控、大氣網格化精準監控、無組織排放線上監控等一系列資訊化監管系統的逐步投運,生態環境執法的針對性和目標性更強了。”襄垣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張春雨告訴記者,通過自動監控系統數據,結合專家團隊分析研判結果進行綜合調度,如今的執法工作準確到點,不僅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核查,還靈活、動態實施協商減排、特徵污染物減排,執法工作的精準性和靶向性更加突出。
  近年來,長治不僅傳統産業壓減過剩産能全面完成,關閉退出了12座煤礦,而且全市13家燃煤電廠、5家鋼鐵企業、5家水泥熟料企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5家焦化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1079家“散亂污”企業全部完成綜合整治……
  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對2021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長治作為重點區域大氣、重點流域水環境品質改善明顯的地方“上榜”。數字不斷更疊,亮眼的成績單不斷刷新,長治這顆太行“明珠”,還將擁抱更多藍天。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