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督察整改看成效(12)丨從“濱江不見江”到“城市生態客廳”的美麗蝶變
——安徽省馬鞍山市長江岸線綜合整治實踐

2021-01-17

2021-01-17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及長江和巢湖水污染治理專項督察指出,安徽省大力推進長江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工作,但一些地區和部門對“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認識還不夠到位,措施還不夠有力。2018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馬鞍山市沿江共有197家碼頭,其中非法碼頭158家,環境風險突出。馬鞍山市對此高度重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強力推進中央交辦的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大力實施長江岸線綜合整治,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基本情況

  馬鞍山是一座濱江工業城市、資源型城市,一江兩岸擁有岸線79公里,境內14條河流直通長江,歷史上經歷了“先有礦後有市、先生産後生活”的發展過程,背負了沉重的環保欠賬,群眾反映十分強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的問題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問題,更是暴露出馬鞍山市長江岸線污染形勢嚴峻,生態環境治理刻不容緩。馬鞍山市以環保整改為切入點和突破口,痛下決心,大力實施長江岸線綜合整治,改變了城區“濱江不見江、臨水不親水”的狀態,如今的濱江岸線成為“城市生態客廳”,實現了美麗蝶變。2019年11月,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現場會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在馬鞍山市召開,馬鞍山的長江岸線整治工作受到與會嘉賓的充分肯定。

  二、主要做法

  馬鞍山市把長江大保護作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發展、最大的民生和最大的責任,把點位問題整治與回應市民關切、增強群眾獲得感結合起來,與打造水清岸綠産業優美麗長江經濟帶、推動濱江地區産業轉型升級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以環保督察整改推動長江生態環境整體提升、促進高品質發展的成功之路。

  一是堅持源頭治理,強化整改攻堅。抓好非法碼頭整治。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長江大保護警示片反饋問題整改為抓手,系統排查沿江非法碼頭,拆除長江幹、支流非法碼頭158家,清退長江岸線約10公里、灘地1000多畝。

馬鞍山濱江陳家圩碼頭整治前

馬鞍山濱江陳家圩碼頭整治後

  抓好黑臭水體治理。堅持科學態度、求是精神,在污染源排查、底泥清淤、管網修復、水質凈化、景觀綠化的同時,一體推進雨污分流、截污納管和污水處理廠提標擴能等工程,共排查94條河道700多處排口,開展315個住宅小區雨污分流,目前城區35條黑臭水體有33條消除黑臭,今年年內完成雨污分流工程,消除全部黑臭水體。抓好散亂污企業整治。堅持鐵腕治污、鐵面執法,採取約談、掛牌督辦、依法關停三個步驟,共整治散亂污企業699家,清理固廢堆放點62處,既提升了生態環境品質,又為優質産業發展騰出了空間。

  二是堅持流域治理,強化生態修復。推進長江東岸綜合整治。以薛家洼點位整改為契機,對長江東岸進行綜合整治,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使用本地樹種進行復綠補綠,保留楊樹林、蘆葦蕩等生態濕地,打造原生態的濱江濕地公園,解決了“濱江不見江、臨水不親水”的問題,薛家洼生態園已經成為“網紅”打卡地。

馬鞍山薛家洼區域整治前

馬鞍山薛家洼區域整治後

  推進長江幹流專項整治。今年部署開展長江幹流生態環境問題專項整治,確定沿江環境整治、船舶整治、入江口整治、江堤建築整治等12類30項任務,集中力量攻堅,累計綠化5470畝,拆除房屋542間,整治入江口3個、水上加油站5家、企業碼頭34家、渡口5個,建立沿江環境保潔常態化監管機制。推進長江生態修復保護。在全省率先完成長江幹流及主要支流禁漁和漁民退捕轉産,5146條漁船全部拆解,1.1萬漁民轉産上岸。加快構建長江生態廊道,加強沿岸防護林建設和濕地保護,完成造林綠化1.3萬畝,退漁還濕1662畝。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放流各類魚苗600多萬尾。

  三是堅持精準治理,強化科學施策。積極與權威機構、專業力量合作,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問診把脈,與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和華南環科所合作,推廣園區“環保管家”,開展企業廢水廢氣排放實時監管、大氣污染綜合監控、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等專業服務。啟動“智慧環保”建設,實現監測網路可視化和數據分析,形成問題預警、現場巡查、督促整改、資料存檔回訪的閉環管理。與知名央企開展項目合作,形成“技術+資金+運營維護”一體化合作模式,有效破解資金、技術等瓶頸。建立統一高效的領導指揮機制,建立市領導定期調度、暗訪督查、包保負責機制,推進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實行專人、專責、專班攻堅。在集中整改攻堅階段,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多次暗訪和夜查,26名市級領導帶領60多個市直部門包保各縣區、園區重點問題整改,帶動各級幹部在環保一線攻堅克難。機關幹部&&參加環保志願活動,帶動志願者、社區和基層幹部、企業職工等一線力量,投身長江大保護各項工作。

  四是堅持系統治理,強化統籌謀劃。馬鞍山在目標定位上把保護和發展統一起來,確立了“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的城市定位,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劃定沿江“1515”三道防線,圍繞打造沿江1公里生態修復樣板區、5公里産城一體示範區、15公里城鄉融合先行區的目標,系統推進長江馬鞍山段生態環境大保護、大治理、大修復。突出統籌規劃,編制長江幹流岸線保護和利用規劃,制定岸線整改工作方案,加強岸線佈局管控,壓減生産岸線、增加生態岸線、提升生活岸線。高標準編制長江東岸23公里岸線綜合整治規劃,規劃佈局“一軸五區”,即貫穿長江東岸的綠道和生態修復區、濕地風情區、文創旅遊區、採石風景區、田園風光區,實施長江沿岸綜合整治工程。

馬鞍山濱江文化公園岸線整治前

馬鞍山濱江文化公園岸線整治後

  三、主要成效

  通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大力實施長江岸線綜合整治,馬鞍山市深刻認識到做好生態環保工作的關鍵,就是要正確處理高水準保護與高品質發展、嚴格環保執法與不搞“一刀切”、自然生態修復與人工治理保護、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四個關係”,以此來提升生態環保工作水準,真正守護好一江清水。一是生態顏值變靚了。推動解決了一大批長期未能解決的環境突出問題,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環保整改在全省考核中排名第一,獲批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長江馬鞍山段常年保持二類水質。二是生態福祉變高了。以綜合整治為契機,還市民親江親水岸線,沿江生態遊園串點連線成面,為市民打造了城市生態客廳,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新變化,江面上的水鳥更多了,不少市民還拍到了江豚成群嬉戲的畫面。三是生態價值變優了。在岸線整治的基礎上,整合沿江生態文旅資源,引進大型文旅集團進行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運營,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通過環保整改倒逼,加快低效企業、低效用地的“騰籠換鳥”,促進了産業轉型升級的“鳳凰涅槃”,拓展了高品質發展空間。四是生態保護能力變強了。在環保整改中錘鍊了一支懂環保、重環保的幹部隊伍,樹立了直面問題、敢於鬥爭的過硬作風,提高了環保工作本領。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