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督察整改看成效(19)丨從“污染典型”到“治污典範”
——廣東省練江污染治理見成效

2021-01-24

2021-01-24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真的變了,都有些認不出了。”

  練江支流谷饒溪溪美村委會門口,曾隨督察組檢查、如今“故地重遊”的同行記者,無不驚嘆眼前這條河涌的變化。昔日成片的違章建築群已不見“身影”,修葺一新的堤岸種上了鮮花。水面乾淨,過去水上及兩岸密布的各種垃圾也難覓“蹤跡”。

  同樣,當記者站在練江峽山大溪匯入處,放眼望去,江面開闊,水波盪漾,白鷺齊飛。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難以想像眼前這條美麗的河流,一年半前還被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稱為“中國污染最重的河”。

  2018年6月15日、16日,中央第五生態環保督察組“回頭看”進駐廣東期間,督察組相關負責人率隊在汕頭現場檢查時發現,垃圾隨意丟棄填埋,黑臭水體比比皆是,練江污染觸目驚心,稱當地治污“光説不練”。

  一年多來,這條黑臭了20多年的河為何能發生如此巨變?記者近日赴當地調研發現,曾經“光説不練”練江整治開始真抓實幹,練江水質正呈現好轉態勢。

汕頭市谷饒溪整治後的景象。

  上下齊心,合力治污,整治越來越有信心

  “痛定思痛、知恥後勇,將污染典型變成治污典範。”2018年7月9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剛結束,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就來到練江實地督導,舀取水樣察看水質,並語重心長地為當地幹部“打氣”,激勵同志們奮力治污攻堅的鬥志,把練江從“污染典範”變為“治污典型”。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主動&&督辦練江污染整治,堅持每半年一次現場督導並召開整治工作推進會,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分管副省長也多次實地調研,積極推動整治工作開展。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下,汕頭市委市政府切實擔起練江治理的主體責任。練江畔一座座市領導駐點“小屋”,見證了當地“明責知責”的歷程。

  2019年5月8日,汕頭新任市委書記馬文田就職翌日,便來到練江暗訪;一週後,5月15日晚,在包乾的峽山大溪邊駐點辦公。

  2018年6月22日晚,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現場檢查一週後,時任汕頭市長鄭劍戈來到污染最突出、整治難度最大的官田水(谷饒溪)駐點辦公,連夜參加谷饒鎮黨政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深刻分析練江整治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會議開到淩晨1點。”鄭劍戈説。這之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方案和拆違整治等方案陸續敲定。

  全市14位黨政領導包乾練江流域15條主要支流治理,按照要求包乾領導每月至少一次在駐點現場辦公,現場解決整治工作難題,督促各項整治措施落實。

  推開窗戶,望著水質日益改善的河流,鄭劍戈感言,對當初督察組要求市領導到練江邊駐點居住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督察組就是讓汕頭市各級黨政領導親身體驗群眾長期居住在臭水邊的感受,激發擔起責任的使命感、非幹不可的緊迫感,“與群眾心連心共同治水”。

  按照督察組現場檢查的“三點要求”,除了市領導在練江現場駐點辦公外,還要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巡查調研和在當地媒體設立“曝光臺”,接受社會監督。

  “可以説,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喚醒了汕頭整治練江責任意識。”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周德全表示,當前無論是地方黨委政府還是當地企業百姓,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和主體意識都有了很大提升,“這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制度設計給當地思想帶來的根本轉變,過去不敢想、不敢做、做不了的事情,現在都在短時間內取得重大突破。”

  在練江整治工作中,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揮省直&&部門作用,強化“一市一策一專班”督導服務,成立廳主要領導帶隊的工作專班,實施“挂圖作戰”“一月一督導”,組織交叉執法檢查和水質加密監測研判,協調相關方面,推進工作落實。

  生態環境部華南督察局堅持定期督導,通過明察暗訪,積極推動整治工作開展。

  “國家、省、市、區如此重視和關心,我們更要以此為契機,把自己身邊的水環境治理好。”潮陽區谷饒鎮鎮委委員黃楚文説。這位因練江整治曾被兩次問責的基層同志,依然熱情十足地衝鋒在整治第一線,其工作得到大家的認可。“現在企業投資建廠首先會考慮是否符合環保要求,村民越來越支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許多鄉賢還捐資治理練江。這些在過去都是少有的。”他説,有了群眾和企業的理解、支援和參與,我們工作更有信心、更有幹勁。

  監測數據顯示,自2019年10月起,練江汕頭海門灣橋閘國家考核斷面的主要污染物指標月均濃度達到地表水環境Ⅴ類標準,水質明顯好轉。2020年1至8月,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月濃度均值分別為31mg/L、1.63mg/L和0.162mg/L,繼續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Ⅴ類標準,水質持續改善。

汕頭市谷饒溪整治後水質日益清澈,圖為取水樣與純凈水對比。

  “兵團”作戰,源頭治污,打通截污最後一米

  “練江治理不是什麼太難的技術活,關鍵是截污治污,關鍵是真幹實幹。”汕頭市委書記馬文田向記者道出了練江治理的“秘笈”。

  谷饒溪的拆違工作打響了練江“五清”專項行動的“頭炮”。2019年7月18日起,僅用了5天,便全部拆除了這片涉及62戶71間房、存在了30多年、面積約1.3萬平方米的違章建築群。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9年底汕頭練江流域共清淤河道溝渠長度1854.74公里,清理違規構建物17.26萬平方米、漂浮物83.27萬噸、河湖障礙物1959處。練江幹流及重點支流水浮蓮和漂浮物清理乾淨,並通過社會化購買服務方式每日分河段進行清理,轉入常態化管理。

  “五清”專項行動,清除了污染存量,帶來了水面潔凈立竿見影的效果。如何控制污染新增量,是實現練江幹流及支流水質改善的重中之重。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曾凡棠指出,練江流域人口密度是廣東省平均水準的6倍,然而當地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卻嚴重滯後。2014年之前,練江流域生活污水處理率僅16%,遠低於廣東省83.5%的平均水準。污水管網欠賬更多。每天産生上千噸垃圾,卻連一座像樣的垃圾處理廠都沒有。

  加快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管網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練江整治的首要之戰、關鍵之戰。目前練江流域13座污水處理廠、78個農村分散式一體化處理設施已全面建成投運,共建成污水處理能力75.15萬噸/日。共建成管網7663公里,其中截污管網1887公里(新建管網1706公里),雨污分流管網5776公里。

  成績的背後是“大兵團”作戰模式的創新實施。省裏協調組織省屬國企參與,推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走上快車道。

  大量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據測算,汕頭市練江整治在建的主要重點項目總投資約239億元。省裏給予了大力支援,同時,汕頭市切實負起主體責任,加大治理投入。

  大量環境基礎設施的建成,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潮陽區、潮南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去年均已建成投入使用,正在擴建二期,填補了當地多年垃圾治理“空白”,從源頭上防止垃圾對練江的污染。污水管道沿河沿街入土敷設,將原本直排入河的生活污水收集到污水處理廠處理。隨著截污管網建設竣工通水,各污水處理廠進水量和進水濃度不斷提升,污水處理效益日益顯現。

  為進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打通污水收集最後一米,今年10月底起汕頭市又自加壓力,在全市自然村實施“源頭截污、雨污分流”工程。截至2020年9月3日,汕頭全市1157個自然村中,除濠江區礐石街道紅星社區外,應實施雨污分流的自然村共1156個,其中:農村生活污水已處理962個,污水處理率83.22%;農村生活污水“源頭截污、雨污分流”工程已竣工1156個,竣工率100%。據測算,僅此一項,汕頭又將新增投入數十億元。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制度設計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思想上的根本轉變、堅強的政治保障,也倒逼我們義無反顧地加大人、財、物投入力度。”時任汕頭市市長鄭劍戈向記者表示。

2019年12月3日,汕頭市潮陽區和平鎮練北大坑,原本黑臭的小河已經無黑無臭。

  入園經營,系統治污,環保與發展要“雙贏”

  “如果用老設備生産,染一噸布至少要排放100噸到130噸水。進園後,我們購置了最新的設備,染一噸布只需排放約30噸水,其中一部分還可以回用。”豐誠織染公司總經理鐘進豐説,進園後,同樣的排放定額,産能至少增加3倍。設備升級換代後,産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增強了,“園區的規劃、設計都很超前,相信將來一定會在全國同類園區中排在前三位。”

  以印染廢水為主的工業廢水是練江的另一個主要污染源,廢水排放量約佔總排放量的三成。然而,印染確是汕頭特別是潮陽、潮南內衣、服裝等傳統支柱産業不可或缺的基礎環節。如何解決發展與環保的難題,産業入園成為選擇。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則進一步堅定和加快了當地實施這項工作的步伐。從2019年1月1日零時起,汕頭市對練江流域183家印染企業持有的排污許可證依法不予延續。與此同時,進一步加快建設潮南、潮陽兩個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

  這是一個不易作出的決定,更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為確保企業在停産至搬遷入園期間平穩過渡,汕頭市在技術改造升級補助、服務外包運輸補助、金融支援、標準廠房建設和使用、職工就業幫扶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援,切實解決印染企業在入園過渡期間及轉型升級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如實施技術改造補助,助推企業轉型升級。2018年至2020年期間,在省相關技改政策基礎上提高獎補比例,對入園印染企業按不超過新設備購置額30%的比例予以事後獎補。又如實施服務外包運輸補助,確保産業鏈不斷裂。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5000萬元,對搬遷進入印染中心前通過服務外包形式代工的印染企業,每噸代工産品一次性補助運輸費用400元。

  經過各方面艱苦努力,潮南區紡織印染中心已于2019年12月投運,125家企業進駐,目前投産企業49家。潮陽印染園區已于2020年6月底基本建成,滿足企業生産條件,入園企業51家,已投産企業5家。2020年底將全面建成潮陽區、潮南區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

  “短期陣痛肯定是有的,但這一天遲早是要來的。”汕頭市生業織染有限公司總經理鐘澤建告訴記者,公司已在練江邊生産了近30年,環境形勢和環保要求都今非昔比。印染企業先要生存才能發展。政府拿出這樣好的地、這麼多的錢,建設印染産業園區,企業更要抓住機會,加快升級發展。

  上下聯動,百日攻堅,確保流域水質交接達標

  2020年1月17日以來,當許多人喜迎新春佳節時,位於練江上游的揭陽普寧,一些人卻在克服疫情困難,爭分奪秒,砥礪奮戰。黑夜裏,有他們挑燈夜戰、加班加點的身影;黑臭河涌旁,留下他們往返奔襲、風雨兼程的足跡。他們用忘我的工作、滿腔的熱情,打響了新年練江全面達標揭陽百日攻堅“第一槍”。

  5月5日,廣東省省長召開練江污染整治工作調度會議後,揭陽市、普寧市繼續開展第二輪練江整治,加強重點污染支流治理,決勝練江青洋山橋斷面(揭陽與汕頭交接斷面)達標攻堅。

  揭陽市委書記蔡朝林親自召開調度會部署攻堅任務,市長張科每週開展攻堅督導,副市長吳毅青每週開展水污染防治調度;市直各部門協同發力,練江專班加強現場督導,省生態環境廳、珠江流域局、省環科院、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開展“線上線下”工作指導,並由技術單位到府提供駐點服務。普寧市強化屬地責任,攻堅克難,狠抓快幹,大力推進整治。

  著力打通污水管網接駁成為整治工作“重中之重”。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直面問題、及時整改,專家把脈、技術指導,分片指揮、網格管理,細化清單、建立臺賬,落實責任、倒逼清污,堵口子、補管網,各種“土辦法”“好辦法”悉數用上,只為截污治污。

  截至2020年8月底,普寧市區640公里管網排查檢測,已完成489公里,排查發現問題795個,已全部完成整改。為補足污水處理能力缺口,將市區污水處理廠(一、二、三期)將原來15萬噸/天提質升級至18萬噸/天,同時開展普寧市區污水處理廠四期(8萬噸/日)建設。對排查出無法接入管網的污染源,採用一體化處理設施(總處理能力3.5萬噸/日)處理,流沙新河、流沙中河1.35萬噸/日通水運作;其餘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計劃9月底通水試運作。農村雨污分流管網建設完成2200公里,80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設施(2.649萬噸/日)已建成運作77座(2.629萬噸/日)。

  目前,普寧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全流程基本實現投産運營,污水處理廠首期項目(日處理污水5000-6000噸)正常出水排放。23家印花企業則全部進駐政府投資建設的5幢廠房內全部投産,43家印染企業中42家入園,其中進入試産12家。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