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督察整改看成效(20)丨推動“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由藍圖蛻變成實景——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黑臭水體治理典型案例

2021-01-25

2021-01-25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棧道流水、花融錦帶、亭臺樓閣”,沿著南寧市沙江河濕地公園觀江步道拾階憑眺,遠遠就能看到河邊有許多白鷺野鴨,近處水裏偶有魚群遊蕩,各種親水棧道和健身遊樂場等設施也融入其中,一幅“天紋織水岸 壯錦舞沙江”的綠城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而就在三年前,沿河居民對它的形容幾乎都是“水不像水,又腥又臭,垃圾遍佈,蚊子亂飛”,經過三年多的綜合整治,現在的沙江河河暢水清、岸綠景美,而這只是南寧市黑臭水體治理的一個縮影。如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成為南寧很多河流的真實寫照。濕地公園沿河而建,花海樹林點綴其間,展開的不僅是綠水青山的美景,更是優美生態帶給人民的幸福生活。2020年8月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和《新聞聯播》向全國觀眾展示了南寧水環境治理取得的良好成效,為南寧市水清岸綠生活美而“點讚”。
2020年8月26日央視《新聞聯播》畫面
  昔日一條條黑臭小河溝,如今依次蝶變美如畫。這得益於南寧市痛定思痛,知恥而後勇,將黑臭水體治理作為“一把手”工程和市委、市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以推進,堅持“治水、建城、為民”的城市工作主線,以全面整改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為契機,以壯士斷腕之決心,舉全市之力組織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五大攻堅戰”,全流域全要素系統推進城市內河綜合整治,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那考河殷切囑託,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南寧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沙江河舊貌                   綜合整治後的沙江河
舉全市之力 高位統籌推進黑臭水體治理
  南寧市建成區有13條內河,共38個河段屬於黑臭水體,黑臭水體總長度99.4公里。這些河流大多長度較短、匯水面積小、自凈能力弱,此外部分環境條件較差也制約了水環境的改善。臭水溝,成了小康生活裏的大折扣,黑臭水體治理,迫在眉睫。
2019年3月29日,南寧市召開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擴大)會議暨黑臭水體治理攻堅誓師大會
  為徹底、全面治理一條條納污河,還河於民、還綠於民,南寧市堅持高位推動,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為雙組長的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和市長擔任指揮長的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指揮部,設立綜合協調組、技術顧問組、工程建設組、資金保障組、綜合執法組等專業分工小組,在全市選派150多名精兵強將組成治水“鐵軍”,勵兵秣馬、盡銳出戰。建立了領導小組會議、指揮長會議、指揮部工作例會、工作組專題會分級協調製度,做到大事不過周、小事不過夜。為確保有充足的“真金白銀”治理黑臭水體,全市所有城建項目為治水工程讓路,保證每年有約四分之一的城建資金投入治水攻堅。同時,通過引入社會資本、鼓勵企業自籌資金、爭取上級資金支援等多種渠道積極籌措項目資金。南寧市真正形成全市上下一盤棋,告別“九龍治水”格局,以“高統籌、強隊伍、優機制、大投入”掀起了“大攻堅”的高潮。
系統綜合發力 打好黑臭水體治理“組合拳”
  “黑臭在水裏、問題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根源在管網”,南寧市深刻反思黑臭水體污染反彈的原因,將原先分段治理、按行政區劃治理的思路調整為全流域、全要素系統治理,強化“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長制久清”工作措施,出臺《南寧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採用“黑臭水體+”系列治水“組合拳”,組織實施黑臭水體治理“五大攻堅戰”,進行系統治水。
技術人員正在連夜開展管網外水排查
  從2017年5月起,南寧市採用管道監測機器人、管道聲吶、潛望鏡等先進的檢測技術,進行道路地下雨污管道全面普查。在廣西率先建立水環境治理GIS地理資訊系統,確保資訊及時刷新、實時共用,實現全市黑臭水體資訊“一張圖”。組織編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對17個重點黑臭河段進行“問診把脈”、“量體裁衣”,並“對症治理”,按照“四定”原則對建成區13個內河流域編製作戰圖,進行“一河一圖”挂圖作戰,科學統籌治理工作。同時,通過狠抓徵地拆遷,著力保障項目施工條件;狠抓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管理,著力提升全市污水處理能力;狠抓管網建設及管養維護,著力提升污水收集效益;狠抓河道水體水質,著力提升水體水質效果;狠抓污染源頭排查整治,著力解決污水直排入河問題。
  2019年8月南寧市江南污水處理廠水質提標及三期工程(設計處理能力24萬噸/日)通水調試運作。圖為江南污水處理廠(一、二、三期)鳥瞰圖
  作為全國第一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南寧市在全國率先探索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資金、技術和運營管理優勢參與黑臭水體治理,利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在竹排江等流域探索實施“截污→污水廠→上游→人工濕地(海綿城市工程)→主要指標達四類水→補水回流域”的全流域全要素系統治理示範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南寧市自2015年以來,精心開展了300多項涉及小區、公共建築、道路廣場、公園綠地、水生態修復等海綿城市示範建設工程,那考河、石門森林公園等項目入選國家海綿城市建設典型案例,那考河海綿城市建設項目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範例獎。2019年南寧市以全國第三名成績通過國家示範建設驗收,為全國提供了一個會“呼吸”的城市樣本。
南寧市青秀山內湖上下五級自然調蓄池
  目前,南寧市黑臭水體治理“五大攻堅戰”已進入收官衝刺階段,12個新改擴建污水處理廠全部提前實現通水試運作,13條城市內河流域治理工程正在加快推進,500多公里污水管網完成建設,5000多個錯混接點得到有效改造,10000多公里污水管網實現精細排查,完成徵地面積15000多畝,完成沿岸房屋拆遷面積超過1300000平方米,基礎設施短板不斷得到夯實,城市內河水體水質持續改善。
強化長效管理 保障城市內河“長制久清”
  “三分建、七分管”,“攻城易、守城難”。面對來之不易的治水成果,如何實現長久鞏固、長期惠民?
組織市民走進新建污水處理廠,共同見證“放心水”的誕生
  南寧市注重把“治水”與“管水”有機結合,同步推進。嚴格落實河長制,每個市領導負責聯繫一條城市內河,要求每月現場巡河檢查和協調服務不少於1天,督促市、區、鄉、村四級3047名河長,45名湖長全面履職盡責;將涉及黑臭水體治理的17個市直部門和8個城區(開發區)及多個市屬平臺公司完成治水工作情況列入全市年度績效考評專項指標,壓緊壓實治水管水責任;在全國率先創新設立水環境綜合執法隊伍,有效解決多年來“分頭執法、責權不清”問題。加強督查督辦,建立“一級指揮、兩級督查”的督查工作體系,實施水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項目進度“紅黑榜”通報制度,定期在新聞媒體刊登,接受公眾監督。堅持治水為民與宣傳教育“兩手抓”,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組織志願者開展世界水日、六五環境日、“喜看南寧新變化”、“小手拉大手”等主題宣傳活動,發動志願者和群眾以“民間河長”等形式參與治理,全民共建共治共用已成為河畔最美麗的風景。
那考河舊貌                         綜合整治後的那考河
全面融合發展 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
  “污水地下走,清水河中流,漫道林中過,兩岸綠成蔭”,近年來,居住在南湖、民歌湖、五象湖、那考河、竹排江等河湖周邊的市民也感受到了同樣的幸福。良好的水環境治理成效助推南寧市于2019年5月成功入圍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2020年1月竹排江黑臭水體系統治理入選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的典型案例,2017、2018、2019年南寧市連續三年榮獲“美麗山水城市”稱號。
綜合整治後的竹排江夜景
  伴隨著流域水環境與水景觀的改善,每年吸引眾多遊客前往那考河、沙江河等流域休閒觀光,有效帶動了周邊服務業、房地産業的快速發展。南寧市順勢謀劃“水文章”,發展“水經濟”,同步開展流域周邊土地收儲,統籌開展水生態産業小鎮開發建設,實現了土地增值、商業開發和産業發展,探索建立了治水投入與産出的良性互動,初步構建了“以水養水”的長效投入機制。
綜合整治後的明月湖畔南寧·中關村雙創示範基地
  南寧·中關村雙創示範基地—明月湖歐洲風情小鎮,是南寧·中關村科技園,也是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該小鎮正是依託明月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後興建起來的特色産業小鎮,集聚著眾多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創業平臺公司,正在致力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協同創新示範區、創新改革引領區、國際創新合作高地。進入園中,可以看到一排排的歐式建築,有風車、橫跨環城水系的廊橋、美麗的湖面等眾多場景可以打卡,吸引了不少遊人,甚至是拍婚紗照的新人們也是不少。類似的水生態特色小鎮,猶如內河水系上的明珠,正在一顆接著一顆漸次綻放城市希望之光。
綜合整治後的民歌湖
  目前,南寧市正在實施的朝陽溪、亭子衝、心圩江、水塘江、那平江等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正在進入收尾階段,“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畫面悄然由藍圖逐步蛻變為實景,良好的生態環境正成為南寧市民生活品質的增長點,成為展現城市良好形象的發力點,成為落實強首府戰略帶動全市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
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南寧園博園水生態景觀
綜合整治後的南寧百里秀美邕江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