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5706號建議的答覆

2022-09-12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22-09-12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吳普特代表:
  您提出的“關於系統推進黃河中游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建議”,由我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辦理。經認真研究,答覆如下:
  黃河中游地區是我國北方的重要生態屏障,也是我國生態環境脆弱區、自然災害頻發區。我部與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等部門認真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國家重大戰略,高度重視黃河中游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積極會同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等省(區)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不斷強化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持續加大支援力度,協同推進黃河中游地區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和經濟高品質發展。
  一、關於加強黃河中游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頂層設計
  我們贊同您提出的制定出臺黃河中游重大規劃政策,建立黃河中游區域省際協調聯席會議制度和協調解決跨區域重大問題機制,建立黃河中游生態補償工作機制等建議。我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聯合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要深化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完善省際會商機制,逐步建立健全跨省區、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政府間聯席會議制度與調度協調和重大工程推進機制。我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的《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把中游水土保持、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作為重要任務,要求相關部門大力推進,明確了適時對具有跨省區生態環境影響的重大規劃、標準、項目等實施情況開展會商等舉措。指導陜西、河南等黃河中游省份制定出臺省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明確了有關工作安排。指導山西、內蒙古與北京、天津、河北共同簽訂《華北地區危險廢物聯防聯控聯治合作協議》,推動跨省區危險廢物聯合執法和突發事件聯動響應等方面深化合作。
  “十三五”以來,我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聯合財政部起草了《關於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後,于2021年9月由中辦、國辦印發。《意見》對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進行了全局謀劃和系統設計,提出要推動建立黃河全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聯合財政部等部門印發《支援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明確了主體責任、試點範圍和補償措施辦法等。2020—2021年,在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中安排生態保護補償資金20億元,引導建立黃河全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二、關於加大黃河中游科學研究力度
  您提出的切實摸清中游區域的家底,圍繞黃河洪水風險、脆弱的生態、水資源短缺以及高品質發展等主要問題,抓緊開展科學研究,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等建議,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任務要求高度契合。一是我部採用“1+X”模式,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為主要依託單位,聯合生態環境、水利、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科學院、高校等系統優勢科研力量,組建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聯合研究中心,形成“統一方法、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決策、統一行動”的協同攻關機制。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重大科技需求,診斷黃河流域“三水”系統退化成因,開展流域治理技術研發與工程示範,開展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標準和政策研究,研究面向碳達峰碳中和的流域高品質發展路徑,制定“一市一策”綜合解決方案,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總體解決方案建議,支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科學決策和精準施策。二是圍繞水資源調控和承載力提升、多目標協同水沙調控、水環境品質改善、生態用水需求保障、生態系統功能修復及生態系統完整性提升等黃河流域重大科技需求,配合科技部組織實施“長江黃河等重點流域水資源與水環境綜合治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撐和引領黃河流域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和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三是開展黃河流域生態狀況調查評估。我部與中科院聯合開展的2015—2020年全國生態狀況變化遙感調查評估中,設置了黃河流域調查評估專題,分析黃河流域水體和植被變化、上中下游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變化、土地荒漠化防治成效等。2022年,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黃河漁業資源與環境專項調查,其中在黃河中游布設35個調查監測站位,以摸清黃河中游重點漁業水域水生生物資源環境家底,為科學制定資源養護政策、提升資源養護成效提供科學支撐。
  三、關於評估黃河中游植被承載狀況
  您建議儘快實施以特色生態衍生産業為中心的綠水青山提質增效工程,解決生態建設由量變到質變、生態功能提升和綠色升級發展途徑三大問題,實現流域清潔生産,壯大各類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實體等,這也是相關部委一直努力的方向。一是持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2016 年以來,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和我部共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十三五”期間,包括陜西黃土高原、山西汾河中上游、內蒙古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在內的三批25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被納入試點範圍。“十四五”期間,繼續支援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目前已支援19個省份開展系統治理。二是建設優勢特色産業集群。2020—2022年,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啟動實施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建設項目,支援內蒙古、山西、陜西3省(區)建設旱作高粱、河套向日葵、蘋果、肉羊、絨山羊、道地藥材等13個産業集群,大力推進標準化規模種植養殖、草畜平衡、種養結合等迴圈農業和生態農業新模式。三是認定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2011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已連續開展11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認定工作。截至2021年底,已認定黃河中游地區陜西洛川縣舊縣鎮、山西中陽縣暖泉鎮王家莊村、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哈業衚同鎮永豐村等109個村鎮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涉及洛川蘋果、核桃、衛東南瓜等特色産業。引導各村鎮聚焦主導産業,推進産村、産鎮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一村帶數村、多村連成片的特色産業發展新格局。
  四、關於推動黃河中游水土保持提質增效
  您建議充分考慮黃河上中游自然和水土流失的不同特點和差異性,按照重點保護區和重點治理區佈局水土保持生態保護和治理。實踐中,我們圍繞這一思路做了不少探索。一是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高效節水灌溉。2021年,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下達中央農田建設補助資金約172億元,支援黃河中游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4省(區)建成高標準農田1819.9 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768.1萬畝,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産和農田水土保持能力。二是充分利用項目推進黃河流域農田治理。成功申請“利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黃河流域綠色農田建設和農業高品質發展項目”,該項目建設期5年,預計建設綠色高標準農田5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500萬畝,建成10—15個農田建設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示範區(片)。目前,該項目已編制完成可研報告,近期將提交發展改革委審批。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加快完善“1+N+X”規劃政策體系,推動《規劃》《方案》落實落地。在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充分吸收採納您所提的建議,推動建立健全黃河中游區域省際協調聯席會議制度和協調解決跨區域重大問題機制,推進黃河全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指導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4省(區)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充分發揮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聯合中心作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持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黃河中游地區現代鄉村産業發展,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高效節水灌溉,促進黃河中游地區現代農業發展。
  感謝您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生態環境部
  2022年9月12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