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動態 > 地方快訊

“事前”備案管理,“事中”分類監管,“事後”激勵懲戒
上海構建生態環境監測社會化服務機構“全鏈條”監管體系

2023-03-29 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3-03-29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生態環境監測是客觀評估環境品質改善的重要依據,真實、準確的數據是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生命線”。隨著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普及程度的不斷提升,部分社會監測機構由於數據品質意識淡薄、內部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導致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如何加強社會監測機構監管,確保監測數據的公信力?成為生態環境部門必須關注並應對的問題。

  “近年來,上海始終繃緊強化監督管理這根弦,從構建完善監管制度入手,探索建立起貫穿社會監測機構全生命週期的‘事前’備案管理、‘事中’分級分類監管,‘事後’激勵懲戒的‘全鏈條’監管體系,不斷壓實‘誰用數、誰監管;誰出數、誰負責’的責任,引導社會化監測服務行業良性發展。”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監測處副處長陳軼波説。
  持續構建完善監管制度體系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實施《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建設方案》,提出逐步放開監測市場,鼓勵生態環境監測社會化服務機構提供監測服務。
  “絕不能讓監管出現真空地帶。”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總工程師王向明説,開放的市場可能會引來無序的行為,必須從建立法規制度入手,儘早為加強行業監管做好支撐。
  2016年,上海將社會監測機構備案管理的要求寫入了新修訂的《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並制定了《上海市環境監測社會化服務機構管理辦法》,規範了環境監測社會化服務機構的備案要求及工作程式,明確了備案效力,即備案機構出具的監測數據、結果可以在環境執法和管理中應用。
  市場形勢不斷變化,制度體系建設也隨之不斷完善。此後,上海又先後印發《上海市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建設實施方案》《上海市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品質實施方案》《關於進一步完善本市環境監測社會化服務機構備案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強本市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上海市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調查處理辦法》《關於試點開展本市環境監測社會化服務機構信用評價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進一步細化和明確社會監測機構監管的相關工作要求,為依法依規監管社會監測機構、查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保障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準確提供了全面的制度保障。
  運用數字化平臺做好全過程監管
  打開上海市環境監測社會化服務監管系統,可以清楚地看到全市所有經過備案的社會監測機構資訊。點擊進入某個監測任務頁面,任務詳情、採樣照片、樣品資訊、監測報告等數據一覽無余。
  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品質管理科負責人宋釗向記者介紹,監管系統是2017年搭建完成,2018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備案機構要定期更新人員、設備、資質能力等基礎資訊,將日常服務活動中涉及的合同、監測方案等資訊錄入系統,在開展現場監測或運維工作時,使用微信實時上傳工作照片,記錄監測時間和位置資訊,上傳監測報告至監管系統,實現全過程留痕。企(事)業單位可以通過系統查詢委託項目的實時進度動態,市、區生態環境系統監管人員通過系統實時跟蹤監控和數據綜合分析,開展對備案機構的品質風險評估和非現場檢查,確保監管中發現的問題得到跟蹤溯源和有效整改。
  此外,2019年,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編寫了《上海市環境監測行業實驗室資訊管理系統(LIMS)建設技術指南》團體標準,指導環境監測機構通過資訊化平臺實現環境監測活動的全流程管理和全面品質控制。
  截至2022年12月底,上海全市累計已有300余家社會監測機構完成備案,每月上傳各類監測報告近萬份。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據此開展線上“非接觸式”抽查,儘量減輕對企業正常運作的影響。
  嚴厲打擊弄虛作假,開展行業信用風險等級評價
  2023年年初,針對2022年度上海市檢驗檢測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工作中發現的生態環境監測活動不規範、資質認定要求落實不到位等情況,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約談了6家社會監測機構,通報了監督抽查中發現的違反生態環境技術規範的具體情況和存在的違反資質認定許可事項等有關情況。
  據介紹,2018年以來,上海已對十余家社會監測機構的弄虛作假行為進行了處罰,對50余家存在較嚴重品質問題社會監測機構提出了責令整改要求。
  除了嚴格監管,自2019年起,上海以加強信用監管為著力點,持續對已備案並提供環境監測服務的社會監測機構開展信用評級工作。
  據了解,評價按照信用風險從低到高分為A、B、C、D、E五個等級,生態環境部門根據評價結果實施分級分類和差異化監管,對於A級社會監測機構免於現場檢查,對於B級至E級社會監測機構依據失信風險進行不同比例的現場“雙隨機”抽查。
  開展信用評級後,風險較低、信譽較好的A、B等級機構的業務量在逐年提升,2021年大約為50%,2022年增長到了62%,信用風險評級的引導作用逐漸顯現。
  “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加強對社會監測機構信用風險評級結果的綜合運用並開展精準監管,深化包容審慎監管,築牢監測數據品質底線,推進社會監測機構高品質發展,為生態環保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監測處處長魏化軍説。
  中國環境報記者丁波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