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綜合規劃與政策典型案例 | 自由貿易試驗區㉖:入海排污口規範化“分級分類管理”新模式

2022-12-06

2022-12-06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生態環境部指導各地深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編制實施生態環境重要規劃,推進生態環境領域重大改革、重點工程和重要政策,開展相關重大專項工作,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實踐創新成果,涌現出了一批典型案例,現選編,供有關部門、地方在工作中借鑒。
  山東省煙臺市是環渤海的一個沿海港口城市,管轄海域面積大、海岸線長,在全國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中,累計排查煙臺市入海排污口5275個,且部分排污口尚無明確規範和標準。入海排污口整治是煙臺的一項重要工作。2020年5月,煙臺市被生態環境部確定為全國入海排污口整治試點地區。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以下簡稱煙臺片區)以此為契機,出臺了全國首個入海排污口管理辦法《煙臺市入海排污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做好入海排污口整治這項長期工程,創新形成“分級分類管理”新模式,健全長效監管機制。
  分級分類管理入海排污口
  按照《管理辦法》對入海排污口責任主體、設置論證、備案管理等規範化“分級分類管理”要求,煙臺片區採取對入海排污口的分類處置管理,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對歷史在用的入海排污口明確三類備案要求,有審批或者備案手續的,自動備案;無審批、備案及其他手續,但有環評、排污許可證手續的,可提交備案文件後備案;無審批、備案及其他手續的,需整治驗收後備案。對於歷史在用入海排污口管理的要求,與新建、改建、擴建入海排污口管理有所不同,取消了論證環節,簡化了審批流程,較法定審批時限縮短了30個工作日。對不同類型入海排污口實行重點、一般和簡化三級管理,徹底消除了監管“盲區”。具體來看,根據入海排污口特性和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工業排污口、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污口、港口碼頭排污口、規模化工廠化海水養殖排污口和規模化畜禽養殖排污口實施重點管理;對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排污口、規模以下工廠化海水養殖和池塘海水養殖排污口實施一般管理;對其他入海排污口實施簡化管理。
  目前,按照“分級分類管理”要求,煙臺已整治完成入海排污口5234個,設置入海排污口標誌牌834個,標誌牌設置率和工業生産廢水排污口整治率均達到100%,預計到2022年底,全面完成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
  創新規範化入海排污口監管模式
  在落實《管理辦法》的過程中,煙臺片區對監管模式進行了規範和創新。建立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平臺,對入海排污口整改、驗收、銷號一體統籌資訊化管理。入海排污口臺賬在這一平臺上實現了動態更新,在鎮街巡查、部門確認的基礎上,形成了“一戶一檔”。將網格化管理模式引入入海排污口管理體系,建立起市、區、鎮街、村居四級海洋生態環境網格監管體系,實現了海洋生態環境監管全覆蓋。
  為了做好網格化管理,生態環境部門&&,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和規劃、住房城鄉建設、城市管理、交通運輸、水利、農業農村、海洋發展和漁業等部門明確職責,強化陸海聯動協調,加強網格員培訓指導考核,形成了做好入海排污口的管理合力。
  煙臺片區實施《管理辦法》後,顯著提升了陸源污染物排海管控能力,強化和鞏固了入海排污口專項整治成效,海洋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管理辦法》作為自貿試驗區生態環保改革的重大舉措,明確了“誰污染、誰治理”原則,為入海排污口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支撐和保障。
  供稿 |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