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綜合規劃與政策典型案例 | 自由貿易試驗區(52):小巷公交打通公共交通最後一公里

2022-12-19

2022-12-19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生態環境部指導各地深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編制實施生態環境重要規劃,推進生態環境領域重大改革、重點工程和重要政策,開展相關重大專項工作,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實踐創新成果,涌現出了一批典型案例,現選編,供有關部門、地方在工作中借鑒。
  重慶素有“山城”之稱,背街小巷彎多坡陡、道路狹窄,原開行的大型公共交通無法覆蓋,一直是城市公交難以觸及的“毛細血管”。為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社區巴士建設的提檔升級,提升末端公交服務品質,切實解決中心城區“背街小巷”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公交出行問題。重慶市對公交車型和運營方式進行創新突破,在常規公交車型無法通行的次支道路上,探索投入小型純電動公交車,在全國首創“小巷公交”服務品牌,彌補了常規公交車型無法通達狹窄、陡坡、彎急道路的短板。
  一、開行情況
  開行小巷公交是重慶首創、全國率先,是契合“山城”地形地貌特徵的地面公交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嘗試。小巷公交的開行填補了公交服務薄弱區,實現了“點對點”的公交優質服務,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得到了市民群眾的廣泛讚譽,每逢小巷公交開行,大量市民自發前往始發站歡迎小巷公交,場面十分熱烈。小巷公交已經成為了重慶交通的特色品牌,新聞聯播、華龍網、央視新聞等大力宣傳,受到國家公交都市創建驗收專家組充分肯定,交通運輸部以簡報、公眾號等形式向全國交通行業宣傳。小巷公交30%的客流屬於新增客源群體,40%的客流繼續換乘軌道交通或其他公交線路出行,有效遏制了三輪車等非法營運,凈化了交通運輸市場環境,增強了群眾出行滿意度和獲得感。目前,在包含南岸、渝北、北碚、渝中、江北、九龍坡、大渡口等自貿試驗區區域,已投入運力88輛,打造了21條“小巷公交”線路,日均運送乘客2.56萬餘人次。同時,小巷公交執行2元一票制,支援刷卡掃碼乘車,納入中心城區公共交通“一小時免費·優惠換乘”範圍。
  二、創新舉措
  (一)創新層級,完善中心城區的線網佈局。社區裏的不良路況制約著常規公交線網的發展,小巷公交線路的開行實現了公交網路向社區延伸,有效拓展公交線網覆蓋深度,填補了大運量、常規公交服務空白區域,暢通城市微迴圈,健全完善了中心城區“快、幹、支、微”公交線網分級體系,線網層級更加豐富,公交出行服務逐漸向多元化、精準化方向延伸。
  (二)創新車型,提供平穩舒適的乘車環境。小巷公交運作線路一般是次支幹道、背街小巷,道路較為狹窄,選用小型純電動公交車型,不僅綠色環保、能源清潔,更能適應狹窄路況公交運營需求,且車內空調、安全行車監控、票箱、滅火器等設施配備齊全,運作平穩、乘坐舒適,乘客出行體驗進一步提升。
  (三)創新接駁,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小巷公交線路主要採用接駁式微迴圈方式,串聯起社區、醫院、學校、菜市場等,實現與軌道交通、幹線公交和公交樞紐場站無縫接駁,線路里程原則上3—5公里,站間距200—500米,線路短、站點密、發班密度高、週轉快,有效縮短市民候車時間。
  (四)創新模式,提供靈活方便的運營形式。小巷公交採用固定線路運營的模式,固定線路的運營又分為定線定站式和定線不定站式,小巷公交不局限于某一種運營模式,而是將兩種運營模式綜合運作。其中大多數小巷公交採用定線定站式的模式,乘坐經濟性好;部分線路採用定線不定站式的模式,靈活機動性強,適用於乘客分散的區域。
  下一步,重慶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總結前期小巷公交運營經驗成果,深度融入“軌道上的都市區”發展戰略,將實地勘查和大數據分析相結合,以更高站位建設小巷公交,從全局出發做好統籌規劃,加大小巷公交開行力度,創新小巷公交服務模式,滿足市民多樣化、品質化出行需求,不斷夯實“軌道到站、公交到家”的公軌一體化發展格局,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準。
  供稿 |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