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3) | 福建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

2022-12-08 來源:自然生態保護司

2022-12-08 來源:自然生態保護司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福建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的重要驛站。閩江河口濕地通過實施退養還濕,除治互花米草,營造生態鳥島,恢復生態系統,打造生態景觀;建立聯防聯動、長效保護機制,設立“閩江河口濕地生態司法保護基地”、“自然生態保護巡護審判點”等;高標準建設濕地博物館及濕地公園,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宣教,探索出一條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之路,形成了涵蓋基礎研究、生態修復、社區融合、産業帶動、生態教育、開放合作等六大核心工程的濕地保護“閩江模式”。 
閩江河口濕地舉辦中國青少年生態教育研學活動 
  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閩江河口濕地已經成為福建省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基地和“清新福建”的重要生態名片。目前,濕地保護面積2381.85公頃,區內有維管束植物147種,野生動物552種(鳥類313種,其中水鳥166種,比2011年分別增加了47種和14種),其他水生生物612種,包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87種。常年遷徙停歇的水鳥超過5萬隻,9種水鳥種群數量超過全球1%,是中華鳳頭燕鷗(Thalasseus bernsteini)的重要繁殖區,是勺嘴鷸 (Calidris pygmaea)、黑臉琵鷺(Platalea minor)等鳥類重要越冬地,是小青腳鷸(Tringa guttifer)、大濱鷸(Calidris tenuirostris)等珍稀保護鳥類的遷徙轉机站、補給站和重要停歇地。閩江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持續改善,水鳥和候鳥數量大幅增加,呈現出“蘆葦搖蕩綠水悠,留鳥候鳥滿洲頭”的美麗景象。
閩江河口濕地全貌
閩江河口濕地蘆草盪漾、群鳥齊飛
  2016年,閩江河口濕地榮膺“中國十大魅力濕地”、“中華鳳頭燕鷗之鄉”;2020年入選中國重要濕地名錄,生態修復經驗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及經驗做法推廣清單”;2022年7月通過國際重要濕地現場考察;2022年8月“福建閩江河口濕地:海、陸生物地理區劃過渡帶”列入世界自然遺産預備清單。
  通過閩江河口濕地保護,為珍稀鳥類遷徙、停歇、繁殖提供了重要的棲息地,為我國東南沿海及重要物種遷徙通道保護提供了經驗借鑒。在保護修復的基礎上,打造生態景觀,建設濕地博物館和濕地公園等,促進了濕地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各地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與利用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經驗。
閩江河口濕地灘塗風光
  供稿 |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