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安徽省公開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

2023-02-24

2023-02-24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2021年4月7日至5月7日,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安徽省開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並於2021年7月20日反饋了督察報告。
  安徽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把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作為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及時制定整改方案,逐一明確整改問題、任務、標準、責任,做到可操作、可檢查、可考核。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安徽省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加強領導,多次深入實地督導調度,全力推進整改落實。2021年—2022年,省委常委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共研究部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等工作57次,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批示276件次。省級負責同志常態化赴一線開展包保工作,省直相關部門開展調研包保工作180余次。全省上下認真落實整改方案,細化工作措施,擰緊責任鏈條,全力推進整改落實。
  堅決落實“雙碳”目標。研究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啟動實施三次産業高品質協同發展行動計劃,積極培育綠色産業發展新動能。2021年,全省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5.5%,佔規上工業比重達45.7%,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2022年1—9月,全省高新技術産業累計增加值比2021年同期增長8.7%。實施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生態廊道和皖南、皖西生態屏障建設,2021年共完成造林182萬畝、森林撫育605.1萬畝、退化林修復80.8萬畝。
  大力修復長江生態。紮實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按季度拍攝省級生態環境警示片,在省級媒體常態化曝光生態環保突出問題,實施生態環境污染治理“4+1”工程,抓好巢湖生態修復與綜合治理、河湖濕地保護修復等重大工程,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開展長江流域岸線排查和入河排污口“查、測、溯、治”。開展揚子鱷拯救行動,野外放歸揚子鱷累計達1300條。統籌推進江豚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長江安慶段江豚種群數量由2015年130頭左右上升到2020年200頭左右。
  深入實施污染防治。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強化“五控”措施,持續開展夏季臭氧治理和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紮實推進碧水保衛戰,加強大江大湖治理,開展全省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清零行動”,排查問題329個,完成整治179個。穩步實施凈土保衛戰,對重點建設用地地塊實行遙感“一張圖”監管,建立危險廢物跨省轉移企業“白名單”,開展打擊危險廢物跨省非法轉移傾倒專項行動。
  完善環境治理體系。出臺《安徽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工作規則》,頒佈施行《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辦法》。出臺全國首部省級林長制法規《安徽省林長制條例》,全面建立省、市、縣三級河湖長制。推進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建設,深入實施大別山區、沱湖、滁河流域水環境生態補償,2021年、2022年,省級共安排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資金3.2億元。
  健全整改長效機制。研究出臺《安徽省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實施辦法》《安徽省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改獎懲工作管理辦法》,規範督察整改工作,鼓勵各地主動排查整治生態環境問題。健全“發現和交辦、調度和推進、包保和指導、驗收和銷號、核查和考核”閉環管理機制。縱深開展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已開展自然保護地專項督察、對省直部門和省屬企業的例行督察、第三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通過督察推動和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加強,綠色成為高品質發展的鮮明底色。2021年,全省空氣、水環境品質均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準,空氣品質首次全面達標。2022年1—10月,全省PM2.5(細顆粒物)平均濃度為32微克/立方米,好于年度目標8.3微克/立方米,連續7個月低於30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為81.6%,好于年度目標1.9個百分點;全省194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84%,好于年度目標3.1個百分點,無劣Ⅴ類斷面,其中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94.8%。2022年全省公眾生態環境滿意率達92.8%,連續3年超過九成,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持續增強。
  下一步,我省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紮實推進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全面綠色轉型,積極助推高品質發展,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貢獻力量。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23年2月24日
  來源丨安徽省人民政府網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