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展示的濾膜上,PM2.5濃度是怎麼“稱”出來的?
發佈時間:2025-03-09來源:生態環境部字號:[大][中][小]
3月8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中,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用兩張監測PM2.5濃度的濾膜進行對比,生動展示了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顯著成效。
那麼,濾膜上的PM2.5濃度是怎麼被稱出來的?帶著疑問,記者採訪到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大氣運管中心相關專家。
專家表示,美國和歐盟均以手工重量法作為PM2.5監測標準方法,並作為認證PM2.5自動監測儀器的基礎方法。
2015年6月,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籌建國家大氣監測網顆粒物稱重中心,以滿足國控點位顆粒物(PM2.5等)比對採樣濾膜的稱重。
《環境空氣顆粒物(PM2.5)手工監測方法(重量法)技術規範》規定了PM2.5手工監測方法(重量法)的採樣、分析、數據處理、品質控制和品質保證等方面的技術要求。
在日常監測中,根據《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的要求,PM2.5顆粒物的監測方法包括手工監測方法和自動監測方法,自動監測方法包括了微量振蕩天平法和β射線法。
PM2.5濃度是怎麼稱出來的?現在你清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