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明確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為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提供了遵循。近期,《
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後印發實施,對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作出部署,為各地因地制宜、系統施策、共同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指明瞭方向。
淮河流域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面臨的形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淮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取得明顯成效,水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2013年淮河流域總體水質由中度污染轉為輕度污染,2020年進一步轉為良好並保持至今,2024年流域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4.0%,為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四五”以來,淮河流域共有5個水體入選生態環境部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同時,流域各省積極推進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評選,目前淮河流域已有32個水體入選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為流域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提供了良好示範。
雖然淮河流域水生態環境品質總體呈不斷改善態勢,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取得了初步進展,但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還不穩固,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領域新老問題交織,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美麗河湖建設仍然任重道遠。
水環境品質穩定改善面臨挑戰。淮河流域範圍內部分地區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明顯,污水收集處理率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壓力較大,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與全國平均水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水生態環境品質改善不平衡不協調問題依然突出,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品質相對較差的後30個城市中,淮河流域佔比較大。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改善的成效仍不穩固,汛期水質明顯下降。跨省河流矛盾仍然較為突出,省界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斷面比例低於流域平均水準。
河湖生態流量保障難度大。淮河流域水資源總體短缺,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約928億立方米,每人平均水資源佔有量不足全國每人平均的1/4,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838mm,降水的年際、年內、地區分佈不均,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超過60%,遠超國際公認的40%開發利用上限。部分地區生産用水擠佔河湖生態用水,淮北平原、沂沭泗流域、山東半島等區域河流生態用水保障程度低,部分河流局部時段甚至斷流、乾涸。2020年以來,水利部確定的淮河流域17個重點河湖34個生態流量保障斷面中,部分斷面無法實現穩定達標。
河湖水生態失衡問題尚未扭轉。淮河流域河湖水生態保護工作基礎較為薄弱,提升河湖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任務較重。受流域閘壩眾多影響,河流縱向連通性遭到破壞,流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受損。湖庫富營養化呈上升趨勢,“十四五”期間,流域內重點監控的湖庫中,富營養狀態的湖庫佔比較大。部分湖泊萎縮、生物多樣性受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下降,水生態系統失衡問題仍然嚴峻。
強化流域統籌,全面推進淮河流域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
2023年12月,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印發《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清單》,淮河流域有307個水體納入美麗河湖建設任務。淮河流域局將以《行動方案》為指引,錨定目標,切實落實相關工作要求,全面推進流域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不斷提升流域河湖生態系統健康水準,為2035年美麗河湖基本建成貢獻力量。
堅持規劃引領,全面落實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任務。“十五五”時期是全面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的關鍵階段,淮河流域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工作部署,以“十五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和實施監督為抓手,以改善水生態環境品質為重點,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科學謀劃“十五五”淮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合理規劃美麗河湖建設任務,分階段推進各項任務落實,確保2027年淮河流域美麗河湖建成率達到40%左右,到2035年“人水和諧”美麗河湖基本建成。
強化協同聯動,著力構建協調有序的美麗河湖建設格局。淮河流域跨省河流眾多,美麗河湖建設任務中超過60個水體位於省界上下游,其中8個水體由上下游省份共建。淮河流域局將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指導協調省際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推動目標協同、任務配合、措施銜接。針對保護要求較高、矛盾較多、問題較為突出的重點跨省河流,借鑒推廣南四湖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保護成功經驗,推動建立水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控機制,支援指導相關地方探索建立跨省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明確上下游、左右岸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推動實現流域水生態環境協同共治。
加強指導幫扶,紮實推進美麗河湖建設取得實效。根據生態環境部工作安排,淮河流域局將指導流域各省系統分析轄區內水生態環境狀況,編制本地區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實施方案,推動地方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有序推進建設各美其美的美麗河湖。參與生態環境部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徵集,按要求適時開展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回頭看”現場調研,對抽查發現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生態環境品質出現大幅惡化等問題,及時反饋地方並推動整改,讓“人水和諧”的美麗河湖可親可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關鍵問題,推動淮河流域美麗河湖建設提質增效
《行動方案》明確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要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淮河流域局將聚焦流域突出水生態環境問題,堅持“三水”統籌,強化監督管理,壓實地方治污責任,大力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
水環境方面,不斷推動補短板、強弱項。緊盯淮河流域省界水環境矛盾突出、汛期水質下降明顯等問題,聚焦流域城鄉面源污染治理這一突出短板,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強化水污染源監管,抓牢入河排污口這個“牛鼻子”,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和整治成效提升;聚焦工業園區污水收集和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運作等方面問題,推動不斷提升園區污水收集處理效能。著力扭轉汛期水質滑坡態勢,對流域內汛期水質下降明顯的重點城市加強調研幫扶,推動地方加快補齊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短板。加強黑臭水體治理監督,推進縣城黑臭水體治理,鞏固提升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督促地方做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産養殖尾水排放和迴圈利用等,傾力守護老百姓“家門口”的碧水凈土。
水資源方面,不斷推動優配置、保基本。強化流域河湖生態流量保障監管,持續推進地方健全河湖生態流量保障機制。密切關注重點河湖生態流量保障情況,與水利部門加強資訊共用與溝通協調,推動地方落實跨省重點河湖生態流量保障措施。針對淮河流域水利工程較多,生態用水保障壓力較大問題,加強對有生態流量管控要求的水利水電工程項目落實情況的監管,保障河湖基本生態用水。
水生態方面,不斷推動強修復、護生境。持續開展河湖水生態環境調查評估,全面掌握流域水生態本底狀況。聚焦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引江濟淮工程等沿線重點湖庫,指導地方加強對南四湖、駱馬湖、高郵湖等重點湖庫營養狀態和水華的監測,將重點湖庫水華狀況納入每月流域水生態環境形勢分析會商,督促地方對水華易發湖泊編制“一湖一策”水華應急預案,提高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推動地方綜合採取控源截污、水生植被修復、外調水和再生水等調控措施,逐步解決湖庫水生態失衡問題。加強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飲用水水源地、自然保護地等的河湖岸線保護與監管。
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意義重大、任務艱巨。淮河流域局將繼續以打造“清水綠岸、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的美麗河湖為目標,全力推動《行動方案》貫徹落實,推動淮河流域水生態環境品質穩定改善,為以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係生態環境部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分黨組書記、局長 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