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環境品質 > 其他 > 土壤環境

2009年土地與農村環境

2010-06-05

2010-06-05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現有水土流失面積356.92萬平方千米,佔國土總面積的37.2%。其中水力侵蝕面積161.22萬平方千米,佔國土總面積的16.8%;風力侵蝕195.70萬平方千米,佔國土總面積的20.4%。

  農村環境狀況

  當前農村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形勢十分嚴峻。突出表現為農村生活污染治理基礎薄弱,面源污染日益加重,農村工礦污染凸顯,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有加速趨勢,農村生態退化尚未有效遏制。

  全國農村改水累計受益人口達9.03億人,其中,自來水6.54億,佔受益人口總數的72.4%;手壓機井1.65億,佔受益總人口的18.3%;其他改水形式受益人口0.84億,佔受益總人口的9.3%。已改水受益人口占農村人口94.3%。

  措施與行動

  【《以獎促治加快解決突出農村環境問題的實施方案》主要內容】  2009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環境保護部、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實行“以獎促治”加快解決突出的農村環境問題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了“以獎促治”政策的總體要求、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以及實施範圍、整治內容和成效要求等,並對實施程式和監督考核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了地方責任和部門分工,是指導“以獎促治”工作的一份綱領性文件。

  【《中央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中央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主要內容和實施情況】  2009年4月,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印發了《中央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中央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綜合整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了對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村莊實行“以獎促治”;對通過生態環境建設達到生態示範建設標準的村鎮實行“以獎代補”。同時,結合農村特點,推行專項資金全過程管理,建立5項機制和5項制度。5項機制是:中央引導、地方推動,創新機制、上下聯動,突出重點、因地制宜,明確責任、加強監管,公開透明、追蹤問效。5項制度是:責任制、報備制、農民參與制、公示制、縣級財政報賬制。

  【農村集中式飲水安全工程水質衛生監測情況】  根據衛生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水利部共同制定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衛生監測工作方案》,衛生部組織開展了農村集中式飲水安全工程水質衛生監測工作。2009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監測項目納入深化醫改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央財政補助地方4800萬元監測經費,地方各級財政配套3000余萬元工作經費。

  2009年,各級愛衛辦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對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上海已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西藏未上報數據)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1650個縣(市、區)的28060處工程水質衛生狀況進行了監測。共報告了枯水期和豐水期有效水樣數111502份,省級審核率達到98.2%,20項檢測指標完整率達到98.3%,獲取有效監測數據400余萬個。通過開展監測,基本掌握了農村集中式飲水安全工程水質衛生狀況,為預防控制水性疾病和應對飲用水衛生突發事件提供可靠依據,為政府有關部門科學決策以及制定相關規劃提供技術支援。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進展情況】  “以獎促治”政策實施以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取得了明顯成效。2008~2009年中央財政投入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達15億元,支援2160多個村鎮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建設示範,帶動地方投資達25億元,直接受益農民達1300多萬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得到解決,許多村莊的村容村貌明顯改善,一些項目實現了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以獎促治”有效改善了農村環境品質,提高了農村環境保護水準。

  【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農村改廁項目】  在農村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是減少糞便對環境污染的有效辦法。從2004年開始,國家設立了農村改廁項目,支援地方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據統計,截至2009年底,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為63.1%,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為40.4%。2009年農村改廁項目被列入深化醫改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央財政安排15.665億元,在全國除上海市以外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建設411萬座無害化衛生戶廁。

  【農村沼氣項目】  農村沼氣項目共投資80億元,其中中央投資項目建設戶用沼氣358萬戶、大中型沼氣工程項目1579處、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工程項目10440個,全年新建農村沼氣用戶超過510萬戶。全國農村沼氣用戶達到3500萬戶,年生産沼氣約134億立方米,農民使用沼氣替代薪柴相當於2100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000萬噸。

  【水土流失治理】  2009年,全國共完成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面積約7.5萬平方千米,治理小流域3200條。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以長江和黃河上中游、珠江上游以及西南諸河等西部地區為重點,兼顧東北黑土區等其他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共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2.1萬平方千米。

  【農業節水推廣和生態灌區建設情況】  截至2009年底,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共安排投資390.49億元,其中中央投資215.78億元,對規劃內434處大型灌區中的416處灌區開展了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建設。共新增灌溉面積130.6萬公頃,改善灌溉面積497.7萬公頃;灌區骨幹渠係水利用系數由改造前的0.49提高到0.53,年新增節水能力126億立方米,新增糧食生産能力107億千克,效益顯著。根據大型灌區“中期評估結果”,項目受益區災害損失下降率達20%以上的灌區佔90.6%,災害損失估算減少32億元;通過對灌區渠道險工險段及渠係建築物的配套與改造,使渠道輸水能力顯著提高,項目受益區灌溉週期平均縮短21.1%;灌區改造後,渠道事故發生率明顯降低,事故損失下降率達50%以上的灌區佔評估灌區總數的67.8%。項目受益區新增的節水能力約54%用於擴大灌溉面積和提高灌溉保證率,16.1%用於城市與工業供水,30.1%用於生態環境改善供水。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的實施,不僅為農業灌溉用水需求提供了保障,還不同程度地緩解了部分灌區對城鎮生活及工礦企業供水需求日益增長的壓力,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農村清潔工程】  2009年,中央安排1032.5萬元財政經費,重點支援湖南、湖北、安徽、四川和重慶等17個省(市)的112個村實施農村清潔工程試點示範,省級、縣級分別自籌經費1158萬元和7708萬元(包括農民自籌)用於開展農村清潔工程建設。示範村通過建設田園清潔、家園清潔和村級公共清潔等設施建設,將人畜糞便、生活垃圾和污水、作物秸稈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示範區共建設生態攔截溝1.79萬米、農村廢棄物發酵處理池1507個、生活污水凈化處理池2653個、村內管網建設20.6萬米、道路建設213767米,農村“四改”配套建設8784戶,垃圾分類收集設施購置14557戶,建設農村物業服務站123個,無機垃圾轉机設施411個。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