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邛海

2022-01-24 來源:水生態環境司

2022-01-24 來源:水生態環境司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突出問題:邛海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屬高原湖泊,是四川省第二大天然淡水湖,作為西昌乃至全涼山州人民的“母親湖”,既調節西昌區域氣候,又是城市重要飲用水水源地。上世紀六十至九十年代,圍海造田、填海造塘、餐飲住宿等無序發展,近三分之二的湖濱濕地遭到嚴重破壞,灘塗和原生濕地基本消失,水鳥和本土物種減少,邛海濕地生態功能日趨降低。邛海水域面積縮減至不足27平方公里,水質從Ⅱ類降至Ⅲ類及以下,飲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主要做法:西昌市確立了“國際生態田園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定位和長遠目標,樹立了“修復一片濕地,救活一個湖,造福一方百姓”的治理理念,實施立法保障、規劃引領、生態搬遷、流域綜合治理等措施,讓城市發展與邛海生態保護協同共生。一是科學規劃,依法治湖。高標準編制《邛海流域環境規劃》《邛海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等數十項規劃,形成了科學完整的保護、建設、利用規劃體系。1997年4月頒布實施少數民族地區第一部生態環境保護的地方性法規《涼山州邛海保護條例》,為依法治湖和保護邛海流域生態環境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採取“只出不進,只拆不建”的強制性保護措施,投入資金50多億元,實施退人、退房、退田、退塘,還湖、還水、還濕地的“四退三還”工程,生態搬遷邛海周邊群眾5萬餘人,分六期建成2萬畝環邛海湖濱帶濕地,恢復了湖泊濕地和湖濱帶1067公頃。三是實施邛海流域生態恢復治理工程,從1998年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以來,對邛海周邊森林進行有效保護,封山育林面積6.2萬畝;實施天保工程人工造林、退耕還林、邛海周邊生態修復各類造林項目,截至2021年11月累計實施人工造林11.816萬畝。根據省測繪局提供的數據顯示,邛海流域植被覆蓋率從1989年的38.2%增加到2017年的53.7%。四是西昌市2014年啟動實施《邛海生態環境保護總體實施方案》,通過官壩河、鵝掌河、小箐河等流域泥沙治理工程,共減少水土流失量約25萬m3/年。2020年實施鵝掌河下游水土保持項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09km2,修建庫容3.1萬m3攔砂壩1座。

  移民遷建是實施邛海生態保護和修復的基礎。按照好地段高標準規劃、高標準補償,邛海共建設安置小區15個,讓老百姓“搬得出、住得好、發展得好”。根據邛海管理需求,設置上千個就業崗位,讓拆遷群眾從事到邛海保護的工作;通過政策支援引導拆遷群眾,大力發展精品民宿、特色餐飲等産業,打通致富增收門路,眾多舉措得到廣大拆遷群眾的支援和擁護。

  宣傳教育是保護邛海環境的群眾基礎。建成濕地宣教中心、鳥類科研觀測站、珍稀植物研究站及移動觀鳥站等環境科普基地,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國家環保科普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最佳野生鳥類觀賞地”及“四川省優秀科普基地”,逐步增強市民綠色環保意識。

  實施成效:通過系統修復與保護,邛海水域及濕地面積從2006年不足27平方公里恢復到34平方公里,邛海按照自然節律運作在《涼山州邛海保護條例》規定的法定水位範圍;作為西昌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監測數據顯示,邛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整個邛海的35公里湖濱帶得到修復,環湖林草覆蓋率達到92%,湖濱帶生態環境功能得到恢復;為水鳥、魚類、昆蟲、微生物的生息繁衍營造了良好的生境,近年來濕地內共有維管植物498種、鳥類210種,其中2021年新增鳥類15種。邛海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湖泊綜合營養狀態指數35.2,屬於中營養水準。

  邛海景區2019年全年接待遊客1480多萬人次,同比增長5.8%,實現旅遊收入49.9億元,同比增長26.9%。西昌市旅遊經濟高品質發展,助推西昌躋身四川省縣域經濟首位。使西昌市形成了山、水、城相依相連得景觀格局,讓城市行走在山水之間,將獨特的高原湖泊景觀資源融合發展為優勢生態旅遊資源。

  經驗啟示:西昌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通過對邛海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探索出一條高原湖泊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之路。“認識到位,領導重視;規劃先行,法律保障;環境改善,群眾致富”的邛海經驗值得進一步總結和推廣。

 

千畝魚塘(1999) 千畝魚塘改造後——夢裏水鄉濕地

 

老海亭前圍海造田(1975) 老海亭圍海造田改造後——夢裏水鄉濕地

 

第3組邛海積肥(1975) 改造後——煙雨潞州濕地

 

小漁村跑馬場(2011) 小漁村跑馬場改造後——煙雨鷺洲-3期

 

鐵路技校一角(1984) 鐵路技校一角改造後——西波鶴影濕地

 

邛海蓮池公園(2002) 邛海蓮池公園改造後——夢尋花海濕地

視頻資料邛海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