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天津市濱海新區-臨港濕地公園岸段

2021-09-08 來源:海洋生態環境司

2021-09-08 來源:海洋生態環境司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渤海灣畔“生態明珠” 海河河口“親海平臺”——潮灘上誕生的臨港濕地公園

  臨港濕地公園位於渤海灣天津段中部—天津港保稅區臨港區域,總面積約183公頃,是天津市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濱海濕地生態修復重點項目,也是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示範項目。公園分兩期建設,2020年10月全部完工並對外開放。臨港濕地公園分為人工濕地區、原生濕地鳥類保護區和科普宣教區三大區域。通過綜合治理,這裡已經成為一座以修復海河入海口生態環境、保護鳥類棲息地為目的兼具景觀效果的大型生態濕地公園,大大減少了污染物排入渤海灣,維護了生物多樣性,對保護渤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美麗海灣”具有重要意義。

  一、打造“渤海之腎”,以先進工藝實現水清灘凈

  臨港濕地公園原是一片乾涸的鹽鹼地,只有在汛期才能靠雨水和地下水補給形成季節性濕地。作為“十三五”水專項的示範項目,通過初期雨水高效預處理設施、對濕地周邊約178公頃範圍內的初期雨水進行收集與強化處理,化學需氧量的去除率高於20%、懸浮物去除率高於50%、重金屬去除率高於20%;再經濕地深度凈化,為區域提供了優質生態補水。此外,通過表流濕地內子塘相互連接,構建表流、潛流鑲嵌的複合型濕地,進一步強化凈化功能,極大減少了污染物入海量,持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品質。2020年,臨港區域海水優良(一、二類)水質比例達66.7%,較“十二五”末期上升了66.7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無機氮較“十二五”末下降了49個百分點,取得了突破性改善。

  二、築就“鳥類天堂”,以生態理念呵護魚鷗翔集

  臨港濕地公園屬於渤海灣典型淤泥質潮灘,通過在近60萬平方米的濕地保育面積內建設富有梯度的水鳥棲息保護區,針對不同種類水鳥棲息時對水深的要求設計多種鳥類棲息地形態,包括低植被覆蓋的灘塗地,深水池塘和高草植被覆蓋區,以及對改造完的原生濕地保育區進行植被補栽,增殖放流,增加鳥類食源植被等,來恢復生態系統。通過改造,濕地公園鹽生植物密集,為水鳥創造了覓食、休憩和繁殖的生態棲息地。同時這裡位於水鳥遷徙路徑區域,很多鳥類都將這裡作為春夏兩季的暫居之所,目前已累計觀測到17目、41科、75屬、119種鳥類在此棲息,高峰期觀測到的鸻鷸類可達上萬隻,其中還有多個受國際保護的遷徙物種,已成為我市重要的鳥類驛站和觀鳥天堂。

  三、開闢“科普園地”,以身臨其境彰顯人海和諧

  濕地公園湖面寬闊,人文內涵雅致,不僅有蘆蕩飛雪、長田鷺飛、柳影婆娑、曲水花徑、月湖、芊卉園、觀賞草園、鳥鳴園等自然景點,還有水芝園、梅石禪院、童趣園,觀景塔、主題雕塑和科普中心等人文特色主題區,兼具現代西方公園與中國傳統園林之美,水體清澈、魚翔淺底、水鳥飛鳴、蘆葦叢生、野趣盎然。科普宣教區,植物、鳥類等科普介紹遍佈其間,為公眾提供了最直接的了解自然、認識濕地、傳播科普知識的平臺,成為人海和諧的生動實踐。

1.1月湖倒影(前)原場地雜物堆棄 

 1.2月湖倒影(後)水清灘美

 2.1原生濕地(前)原地坑洼不平

 2.2原生濕地(後)生態修復 魚鷗翔集

 3.1月湖波光(前)現場無序 垃圾雜亂

 3.2月湖波光(後)儲水過濾陽光灑滿湖面

4.1濕地北側(前) 

 4.2濕地北側(後)合理分區,碧水藍天

 5.1人工濕地(前)

 5.2人工濕地(後)特殊設計增加流經凈化水體

 6.1取水處(前)

 6.2取水處(後冬)溪水潺潺

 7.1綠化帶中(前)鮮有鳥類

 7.2綠化帶中(後)環境改善適宜鳥類

 8.1觀鳥亭(前)

 8.2觀鳥亭(後春)

9.1觀鳥塔(前) 

 9.2觀鳥塔(後春)園內美景盡收眼底

10.天津港保稅區濕地公園 

 11.天津港保稅區濕地公園灣段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