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未來的生態環境志願者——從“找麻煩”到好幫手(環境經濟雜誌)

2022-01-19 來源:環境經濟雜誌

2022-01-19 來源:環境經濟雜誌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叮鈴鈴……熟悉的環保小課堂再次響起鈴聲。“牛奶盒回收要注意什麼、廢棄雨傘去哪了、鉛筆頭的歸宿是哪呢……”穿著印有“杭州志願者”字樣的紅色馬甲,戴老師神采奕奕地向大學生志願者們介紹廢物如何利用。隨後,大學生志願者小分隊“學以致用”,馬上開始對附近街道的每一家每一戶展開了“地毯式搜索”。

  看到一個個鮮亮的紅色身影出現,街道裏的各個商家連忙跑進店裏,拿出最近收集好的啤酒瓶蓋、牛奶盒等可回收物品,交給志願者。
  這是浙江省杭州市環保志願服務總隊開展的杭州市環保志願者社區行——“走進荊山翠谷”環保志願行活動,已歷時6年,吸引了來自60所大中小學的5000余名學生積極參與,通過環保知識宣傳、回收牛奶盒等行動詮釋環保理念。
  在浙江,就是這樣的“草根”志願者隊伍,用他們常年的身體力行宣講環保理念、推動公眾參與,帶給社會生態環保理念的正向改變。
  幾年前,這些“草根”的志願者隊伍、環保組織總是盯著煙囪、測著水質、舉著牌子,似乎總在“找麻煩”。現如今,曝光環境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推動資訊公開、參與政策倡議,這些志願者隊伍、環保組織正憑藉更客觀、更理性、更專業的態度,成為與政府、企業三圈互動的重要一環。
  是什麼引起了改變?浙江的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工作做了哪些探索呢?
  頂層設計,推動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從無序到有序
  浙江民營經濟發展迅速,醫藥化工、紡織印染等行業高速發展,帶來了日益尖銳的環境問題。
  隨著國家擂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鼓”,浙江省委、省政府意識到生態環境問題的嚴峻性和緊迫性,進一步發力,持續推進綠色浙江、生態浙江、美麗浙江建設,逐步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探索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綠色發展之路。
  但是環境污染事件時有發生,社會公眾對環境污染問題反應強烈,政府與公眾之間存在“誤解”。早前,雖然也有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在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垃圾分類推廣、環境監督等方面發揮著作用,但是由於生態環境志願服務是“大眾化”活動,隊伍組織較為鬆散、專業知識不足等問題,致使志願活動發展無序,甚至也會因為缺少溝通,成為“麻煩製造者”。
  如何破解這一困局,讓志願服務隊、環保社會組織成為環境治理的“好幫手”?浙江作了積極探索,搭建平臺,激勵參與——“嘉興模式”應運而生。
  什麼是“嘉興模式”呢?
  嘉興模式即志願服務隊、環保社會組織在政府支援下以多種方式參與到環境決策、執法監管等各個環節,形成的“大環保、圓桌會、陪審員、點單式、道歉書、聯動化”公眾參與現象,和“市環保聯合會、市民環保檢查團、專家服務團、生態文明宣講團、環境權益維護中心”等“一會三團一中心”組織參與體系。
  “嘉興模式”為浙江全省各地樹立了公眾參與“樣本”。2012年10月,在浙江省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現場推進會上,“嘉興模式”被推廣到全省其他地區,堅持推進9年。在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嘉興模式入選中國推動環境保護多元共治典範案例,獲得聯合國推廣。
  針對生態環境志願活動良莠不齊的狀況,如何理順社會環保組織、志願者隊伍,為他們搭建平臺拓寬參與環保事務的渠道,浙江省在推廣“嘉興模式”的基礎上下了一番“功夫”。
  2014年6月5日第43個“世界環境日”,浙江首個由官方&&並進行業務指導的非營利性環保類社會組織——浙江省環保聯合會在杭州成立。聯合會由各界熱心環境事業的人士、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自願結成,更加有力地引導和促進全省民間環保組織規範運作、健康發展,為浙江全省公眾參與環保增添了新的平臺。
  浙江省環保聯合會就好比一座“橋梁”、一根“紐帶”,聯結起政府與環保組織、志願者隊伍。生態環境部門依託這座“橋梁”向環保組織、志願者隊伍提供專業指導、培育支援,環保組織、志願者隊伍通過這根“紐帶”,了解生態環境保護動向、開拓多領域公眾參與治理。
  近年來,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多次依託浙江省環保聯合會的“橋梁”作用,主動對話全省社會環保組織、志願者隊伍。
  “我們‘草根’類民間環保組織現在發展遇到了瓶頸,政府能不能給我們更多指導、培訓和支援?”“能不能拓寬渠道讓民間環保組織更多地參與到環保部門正在推進的工作?”“省環保廳能不能在環境公益訴訟方面給我們提供支援?”2016年的浙江省環保社會組織發展對話會上, 20余家國內外知名環保組織代表向環保部門提出了問題。環保部門負責人也面對面地解答了疑問,雙方通過主動對話,推進合作更進一步。
  “經過這幾年的實踐,目前環保社會組織、志願者隊伍開展大多數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宣傳教育、公眾參與,以及對企業違法排污的舉報、生態環境執法的監督。在跟這些環保組織的對話中,我們也逐步打開了思路,環保組織、志願者隊伍參與環保事務的觸角可以更加寬廣,如環境公益訴訟、環境政策研究、環境先進技術推廣等,大有可為的空間。”浙江省生態環境部門負責人表示,“生態環境部門為這些組織和隊伍搭建好平臺,使他們的觸角精準切入、伸向多元化監管,形成一種理性有序的公眾參與,當好環境綜合決策的參謀,對生態環境部門來説是一種合作共贏的局面。”
  探索一直在進行。近年來,浙江省生態環境廳與浙江省環保聯合會合作,開展浙江省環保社會組織研討會、公眾參與及媒介溝通公眾坊、綠色傳播促進計劃、公眾參與圓桌會等培訓交流,為浙江百餘家環保社會組織、志願服務隊伍的發展提供了培育和支援。
  在浙江省各級政府的推動下,浙江民間環保社會組織蓬勃有序發展,並保持空前活躍度,生態環境保護公眾參與邁上了新臺階。據不完全統計,在全省各級民政部門註冊的環保社會組織約480家。
  各揚所長,推動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當好環保“助手”
  如果有一份工作是去“聞臭氣”,你願意嘗試嗎?
  今年55歲的老朱就是一位“聞臭師”,是嘉興港區生態環保“民間聞臭師”志願服務隊的一員。每到開工的日子,老朱便和同伴們一起,抽籤、交出手機,去抽中的企業裏到處“逛”,用鼻子“監測”廠區的空氣中是否有異味。
圖為:嘉興市“民間聞臭師”志願服務隊在企業廠區內進行全域聞臭
  檢測空氣品質,難道沒有專業儀器嗎?原來,老朱所住的浙江嘉興港區,是以化工行業為主的工業園區。園區裏的惡臭異味氣體往往是多分組、低濃度的各種氣體物質的混合物,監測數據雖然達標了,但有時異味依然存在。於是,便有了像老朱這樣的“民間聞臭師”。這些“民間聞臭師”是嘉興市當地招募的環保志願者,他們來自社區、學校、機關等,他們與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共同巡查。只不過工作人員用儀器監測,“聞臭師”則用鼻子聞,聞的就是居住地周邊企業的氣味,以此判斷企業排放的尾氣是否擾民。
  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是嘉興港區的“金名片”,化工新材料産業是嘉興港區的代名詞,以前那裏的老百姓經常談“化”色變,認為化工企業就是有污染的企業。“我們總是接到很多群眾信訪舉報,説家附近的化工園區有異味。”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介紹,“但令人頭疼的是,雖然有異味,總是説不出哪臭,是哪家企業排出的臭味,給我們精準執法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環境好不好,老百姓説了算。為了打破老百姓對化工企業的刻板印象,開放企業是最好的“潤滑劑”和“化解劑”,只有老百姓能夠走進化工廠,那些疑慮才會走出老百姓的心。在原有的嘉興港區企業環保公眾開放日活動基礎上,嘉興市生態環境部門進一步創新建立“民間聞臭師”志願服務隊,通過發動群眾的力量,突擊“聞”、隨時“聞”,找問題、補短板,“走進來、講出去”,因地制宜強化社會監督。
  “有了這些民間‘聞臭師’群眾代表和政府部門的共同監督,很多企業改進設備設施,以更高、更嚴的環保標準投入生産運作。”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深切感受到公眾對生態環境的認知度、參與度、獲得感和滿意度都得到了大幅提高。“2020年度,嘉興港區空氣優良率為91%,相較于2017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涉氣有效信訪從2017年的63件下降到2020年的13件,這給了我們生態環境部門很大的驚喜。”
  從“民間聞臭師”到“環保守夜人”“民間河長”……越來越多的志願服務形式在嘉興市遍地開花,這是生態環境部門引導公眾參與環保監督的一次次創新之舉,以深層次開放、深層次參與、深層次互動,形成了政府、企業、民眾三方互動融合局面,給群眾一個很好的機會,去真聽、真看、真感受,依靠“國標+民標”檢驗當地環境治理的成果,有效加強了企業與群眾的溝通與互信,減少投訴隱患,保障群眾切身利益,合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在寧波市,也有一群志願者“監督員”。
圖為:寧波北侖“綠手環”志願服務隊實地探訪企業就百姓關心的問題進行協商解決
  寧波北侖台塑工業園區迎來一群特殊的“客人”:寧波市生態環境局北侖分局聯合“綠手環”環保志願者進入台塑工業園區,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就企業的環境整治、環保設施改善、企業達標排放、環境資訊公開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白天沒有異味,但有很多老百姓反映淩晨5點至6點異味比較嚴重。”“二通道附近的異味到底是台塑排放的問題還是車輛運輸的問題?”……霞浦街道區域內大型化工企業較多,老百姓環境訴求較大,“綠手環”環保志願者們向企業反映了霞浦百姓生活中關注的突出問題。
  面對志願者提出的問題,該企業分別進行了反饋,對於部分無法現場回答的問題,“我們會對廠界周邊特別是南門附近進行排查,具體排查結果將在約定時間內以書面形式答覆給‘綠手環’環保志願者”台塑園區負責人表示。
  為了讓環保志願者們更加“理解”,該企業邀請環保志願者們前去裝卸區進行實地查看,現場檢測了槽罐車,並讓環保志願者聞了丙烯酸酯瓶樣。最終,“綠手環”環保志願者就參與園區異味源夜巡隊與台塑園區達成初步共識。
  在此基礎上,寧波市生態環境局北侖分局創新推出企業“環保碼”,將企業環保檢查結果通過手機北侖環保雲平臺APP實時錄入系統,執法數據通過系統實現資訊共用。
  寧波台塑工業園區大門口,一位市民用手機掃一掃企業大門口張貼的環保碼,顯示為綠碼,説明企業達標排放,百姓可以放心。
  近年來,寧波市生態環境局北侖分局為了探索創新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模式,以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工作為基礎,推出了“綠滿港城”行動。
  “綠滿港城”是以浙江省首家集生態建設成果展示、生態文明教育、低碳環保體驗、智慧環保監管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文明教育館為陣地核心,以開展“市民眼中的生態北侖”全媒體參訪活動為活動線,向外延伸設立環保綠色線路、打造環保志願者隊伍、籌建環保慈善公益基金、構建“保障+服務+補償”模式,呈現以“1+X”為主要特點的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北侖新模式。
  從單一的政府生態環境治理,轉向“公眾-企業-政府”共同治理;從單一的環境監管形式,轉向生態現場體驗、“點單式”執法、新聞發佈會等多樣化監管手段;從單一的環境保護宣傳,上升到生態環境文化建設,真正遵循了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要求,浙江的生態環境志願服務正圍繞這一主旨,逐步讓全省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統一戰線”。
  項目支撐,推動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向縱深發展
圖為:溫州市環保志願者聯合會生態環境公益講師團開展研學活動
  “我們今天要在這裡一同尋找、探索、了解‘水與生命’中的水資源、‘水與科技’中的污水處理、‘水與生態’中的節約用水……”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溫州市水環境保護科普館裏,溫州市環保志願者聯合會生態環境公益講師團李超穎講師帶領全體學生家長做了一次關於水環境保護的科普研學之旅。
  溫州市環保志願者聯合會在溫州市生態環境局的指導下,成立了生態環境公益講師團,講師們依託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等載體,通過“點單”形式,開展生態環境公益宣講,影響人數超過一萬人次。
  通過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發動生態環境志願者隊伍積極參與,為公眾提供環保知識講解,為企業提供結對幫扶建設,不斷提升公眾體驗感、企業開放度,是溫州生態志願服務的亮點。在過程中,生態環境志願服務也逐步滲透進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推動公眾理解環保,更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除了環保設施對外開放,鄉村綠色治理進程中,也活躍著“志願者”的身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週年之際,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發佈了國內首個鄉村綠色治理縣級地方規範——《鄉村綠色治理指南》,通過生態環境宣講、生態環境知識培訓、成立村級環保社會組織等,對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垃圾不出村!近年來,安吉縣橫溪塢村召開全體村民動員大會,率先吹響衝鋒號。先從婦女“半邊天”做起,橫溪塢創造性地在每個自然村選出了婦女隊長,並組建了擁有16名成員的“婦幫戶”志願者隊伍。“婦幫戶”志願者們花了整整兩個月時間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之後再走村入戶手把手教會村民垃圾精準分類、沿途減量。橫溪塢還利用廢舊廠房自建起了“蛹工坊”,用來製作、展示和交換可回收垃圾文創工藝品。如今的橫溪塢,日産垃圾量已由過去的1噸減少到現在的100公斤,超過90%的生活垃圾都實現了村內處理。
  遵循《鄉村綠色治理指南》地方標準規範,安吉縣的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已從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視角切入,逐步融入鄉村的生産、生活、生態建設全過程,融入鄉村經濟、社會和文化活動各方面,為提升村民生態環境意識和行動能力做出了巨大貢獻。
  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帶動生態環境共治共用,不止是在安吉。
  “奉化大堰生態環境教育特色小鎮試點項目”躋身2021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十佳公眾參與案例。如何提升全民參與環境治理的責任意識?可以從大堰鎮箭嶺村的“零污染村莊”建設中找到答案。
  每月的農曆十八,對箭嶺村來説都是一個熱鬧的日子。只見村民們背著大包小包來到村委會外面的廣場上。原來,村裏的“環保集市”又開張了。在這個特殊的集市上,村民們只要帶來自己家裏收集的或是從田間地頭撿來的塑膠瓶、農藥瓶、農藥袋、廢紙等垃圾,就能根據積分換取拖鞋、牙膏、熱水壺等日用品。
  “每個月我都會來‘趕集’,已經參加了3年多了,這些就是我上個月積攢的易拉罐、塑膠袋和煙盒,現在看到路邊的垃圾都會隨手撿起來。”村民王蕓霞説,“接地氣”的垃圾分類回收兌換模式,讓大家都能開心快樂踐行綠色生活。
  “環保集市”的創始人劉安芬是箭嶺環保志願服務隊的一員,在2017年參加上海舉辦的國際酵博會時找到靈感,回到村裏,她與村書記、村主任達成了建設“零污染村”的共識,她自己拿出10 萬元加上村主任的2萬元一共湊了12萬元作為活動啟動資金,聯合村黨支部、兩委會&&組建了箭嶺志願者協會,開啟了“零污染村”的建設進程。
  在村黨員幹部與志願者共同參與下,箭嶺村創建了處理垃圾的四步曲,通過垃圾規範分類、製作環保酵素、易腐垃圾堆肥、環保集市回收,讓垃圾的出村量從原來每天800多斤減少到每天100多斤。
  無論是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綠色鄉村治理還是零污染村建設……浙江的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已經活躍在各個生態環境治理項目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以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為載體,探索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模式,撬動社會環境面貌和生態治理轉變是終極目標。
  實踐經驗表明,志願服務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新形勢下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徑。浙江省環保廳副廳長單錦炎介紹:“下一步,浙江將發展完善生態環境社會組織和志願服務體系,根據《關於推動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更有效地整合優質生態環境志願服務資源,廣泛凝聚生態文明社會共識。”
  (作者單位:浙江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