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專欄 > 熱點專欄 >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 > 地方動態

成都高新區:“五四”工作法攻堅污染源普查入戶工作

發佈日期:2018-12-17列印字號:【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已經進入普查入戶的關鍵時期,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成都高新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嚴格按照國家、四川省和成都市普查辦的要求,統籌規劃、攻堅克難,創新性地推出“四手準備、四種手段、四套制度、四級審核、四類運用”的“五四”工作法,全方位推進工作,奮力打好普查入戶攻堅戰。

  對症下藥 攻堅克難

  通過全面清查,成都高新區全面掌握了普查工作的幾大特點:一是“高富帥”與“鄉村范”並存。既有打造的耀眼的萬億級産業功能區,又有不甚發達的城鄉結合部;既有大型跨國公司,也有鄉鎮小廠。二是行業分佈廣泛,既有電子資訊、生物制藥和新經濟産業,也有傳統製造加工業。三是空間跨度大。成都高新區 “一區四園”共643平方公里,呈現“割據”格局,分別位於成都市西北、中南和東南,普查對象分散,入戶工作量較大。

  幾大特點加大了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難度,帶來重重挑戰。為此,成都高新區精心部署,通過嚴密的組織架構、縝密的制度建立、緊密的倒排時間,積極、有序、精準地推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完成了名錄庫中近萬家企業的清查,確定最終納入普查的對象共527個,並按要求進行數據採集和佐證材料收集,率先完成對527個普查對象、36個移動源、164個行政村的入戶調查,紙質表格、電子錶格、網際網路錄入、空間資訊採集填報率均達到100%。同時,根據該區特點,新增研發類企業、4S店和大型餐飲三類污染源調查,做到查用結合、為用而查。

  四手準備 有備無患

  普查工作是一項綜合工程,在開展工作中,高新區注重從組織、技術、輿論、方法四個方面做好準備工作,注重全面發動、整體造勢。

  三級動員,做好組織準備。充分發揮成都高新區“小機構、大服務”機構特點,成立精幹高效的普查領導小組,實施“管委會、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動員,建好組織構架、工作機制,配備專職人員20人,普查員115名,落實專項資金639.5萬元,並做好辦公條件保障。

  內調外引,做好技術準備。通過區內選調、區外引入等方式,組建一支由環保專家教授、省級學術&&人組成的技術顧問團隊。同時,通過政府採購引入由四川農業大學負責入戶調查,四川凱樂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負責監測分析,四川省環境科學研究院負責品質控制等三支專業技術服務隊伍,為普查過程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援。

  宣傳造勢,做好輿論準備。成都高新區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等多種宣傳方式,在全區範圍內持續開展污染源普查宣傳,營造氛圍。同時,高新區還採取製作調查服裝、專用手提包、筆電“入戶三件套”;發放普查手冊、宣傳單、宣傳扇、專用筆;以正式文件形式對外公佈普查工作人員證件編號等形式擴大普查工作全員知曉率。

  教育培訓,做好方法準備。成都高新區採用“外培內訓”的方式,一方面認真選派人員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培訓,組織普查相關人員到大學進行集訓;另一方面根據工作需求邀請行業專家,省市普查辦通過集中授課、分類培訓、專題講座、個別輔導等多種形式對普查員、普查指導員、企業環保人員進行普查技術、普查知識培訓。

  四種手段 提質增效

  普查工作涉及行業多,參與人員多,如何更好地彰顯效率,高新區摸索出標準流程、預約入戶、倒排工期等方法,有力助推工作提質增效。

  標準流程,務求準確。成都高新區在對全區行業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按行業類別對普查小組進行任務分配,使其在入戶過程中能著重把握具體行業的特點和産污環節;同時,通過企業試點,制訂入戶調查標準化流程,規範表格填報、資料收集、拍照取證、資料復查等工作程式,降低了由於人員專業技術水準導致的入戶品質差異,全面提高了入戶指導的準確性。

  預約入戶,提高效率。普查員與企業保持良好溝通,提前熟悉企業概況、工藝流程等基本資訊,在預約入戶時間時,同時通知企業按資料清單準備佐證材料,以提高現場填報效率。在現場填報過程中,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若遇到無法解決的疑問或者難題,則及時反饋,由技術負責人每日進行集中解答,不能解決的與品質控制組溝通或上報上級普查辦。

  “三個同步”,強化質控。成都高新區打破“後質控”的傳統模式,將品質控制引入普查全過程,摸索形成“三個同步”品質控制法,即品質控制組和入戶調查組同步制定工作計劃,環環相扣,緊密結合,將品質控制工作滲透進入戶調查每一步;品質控制組全程同步監督入戶調查組工作開展進度,嚴格把控各階段時間節奏,確保工作按時間節點完成;在數據錄入階段,品質控制組同步進行數據抽檢,及時反饋審核意見並要求限時整改。

  倒排時間,確保進度。成都高新區普查辦針對入戶調查工作時間短、技術難度高的問題,通過嚴密的安排和調度,倒排入戶調查時間表,將責任落實到具體普查員;實施“日調度”,要求入戶調查組將每日工作情況、現場照片發佈于工作群;由品質控制組對入戶企業進行隨機電話回訪,了解普查實際開展情況;並協調、跟蹤,統一把控入戶進度。

  四套制度 有章可循

  綱舉目張,制度先行。為順利推進普查工作,高新區從制度管理上進行了全面梳理,形成了溝通、報告、檔案、責任等全套制度,逐一落實責任,高效推動工作。

  溝通制度加強協調協商。成都高新區建立周例會、第三方工作對接會和相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及時傳達上級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工作。研發“成都高新區環境污染普查”APP,利其器而善其事,加強內部即時工作溝通交流。建立普查對象工作交流群,強化宣傳、答疑和工作溝通。

  報告制度保障上傳下達。成都高新區普查辦建立健全了“急事急報、專事專報、問題即報”的報告制度,要求各街道(鄉鎮)和第三方以周工作簡報等方式向普查辦彙報工作情況、問題疑難和下一步工作計劃,普查辦及時將工作簡報上報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以及時把握工作進度、調整工作思路。

  檔案制度注重“一源一檔”。成都高新區創建 “一源一檔”制度,對所有污染源普查對象逐一建立檔案,在每個檔案冊中加入檔案管理單,內容包括企業對應的普查員資訊、檔案增添記錄、審核修改記錄等;各階段的原始資料收集、整理、分類後進行存檔,體現工作過程;資料交接時,收集者和管理者均需簽字確認。

  責任制度突出考評問責。成都高新區普查辦嚴格評價考核,印發第三方管理制度,參與此項工作的第三方需制訂半月工作計劃,由高新區普查辦根據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最終合同金額掛鉤,保障工作順利推進。同時明確要求,針對各部門、各街道(鄉鎮)普查工作中不作為、慢作為、工作推進不力的情況,將報告紀檢監察部門予以執紀問責。

  四級審核 保證品質

  高新區調動多方力量,通過加強自查、交叉審核、專家內審、質控審核層層把關,有效保障工作品質。

  自查自審,夯實品質。普查員依規對所負責企業的數據資料、填報表格進行審核,並如實填寫《自審備註表》,包括問題、建議和修改情況等。

  交叉審核,提高品質。由相近行業指導員集中進行交叉審核,並將交叉審核意見填入《自審備註表》,返回原普查員逐一修改後再次進行交叉審核。

  專家內審,提升品質。由顧問專家和技術骨幹組成專家組。專家組根據自查自審和交叉審核的情況,對數據再次進行審核,無異後提交品質控制組。

  質控審核,確報品質。由品質組對提交的所有普查對象報表和佐證資料進行全面審核。品質組將審核意見反饋,要求逐條響應,限時整改,形成質控閉環。同時,品質組根據行業、區域分佈,結合重點源清單,按比例抽選企業進行現場核查,確保品質。

  四類運用 探索擴展

  排查不是目的,如何查用結合、推動工作,高新區向縱深、行業、科研運用推進,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高新之道”。

  輔助決策,縱向運用。成都高新區環保系統已嘗試將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生態環境底數運用於《成都高新區“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期評估和調整工作,並擬將普查成果呈報高新區管委會和上級部門,建議充分運用於經濟社會事業的各類規劃、定位和調整,作為決策重要依據,推進綠色發展。

  對外共用,橫向運用。目前成都高新區已將普查數據與經發系統&&“散亂污”企業整治工作緊密結合,實現相輔相成。下一步,擬加強普查成果對外共用,運用於城市建設管理、産業發展和公園城市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發揮更大成效。

  內部分享,行業運用。成都高新區正積極嘗試將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成果有效應用到生態環境保護系統工作中,將普查數據作為環評審批、生態環境執法、總量減排、排污權交易等工作的重要參考,比如將普查中的鍋爐普查數據作為《成都高新區鍋爐低氮燃燒改造方案》制定的重要基礎,以及作為目前正在開展的成都高新區大氣污染源解析和排放清單編制工作的重要依據。

  促進科研,科學運用。成都高新區積極探索用普查數據帶動生態環保科研,建立環境品質變化模型,研究大氣、水污染防治規律,探索科技治霾、科學治水、科技治土新方法,推動生態環保工作科技化、智慧化、大數據化,譜寫成都高新區生態環保新篇章。

  來源:中國環境報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