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美麗中國先鋒榜(19)|雲南貢山縣獨龍江鄉生態扶貧的生動實踐

2019-09-11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19-09-11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編者按

  近日,中央組織部組織編選的《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生態文明建設》圖書由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選取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攻堅克難的30個生動案例,充分展現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豐富實踐和成功經驗。現將這30個案例予以編發,供大家學習借鑒,不斷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引言

  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回答學生問題時提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摘要

  受特殊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發育程度制約,過去,雲南獨龍江鄉獨龍族群眾靠“輪歇燒荒、刀耕火種、廣種薄收”等生産生活方式艱難度日。傳統的生産生活方式導致獨龍江鄉的“樹越砍越少,山越燒越禿”,群眾卻一直在“貧困線”上掙扎,到2011年獨龍族群眾每人平均純收入僅為1255元。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政策後,山綠了、水清了,而生態保護和獨龍族群眾生存的矛盾依然突出,探索一條“不砍樹、不燒山”也能脫貧致富的路子,成了當地黨委政府迫在眉睫的大事。

  窮則思變,變則思通。當地黨委政府深深意識到,獨龍江鄉獨龍族群眾實現穩定脫貧、全面小康還得“靠山吃山、依林致富”。在具體實踐中,他們立足鄉情,廣泛論證,堅持保護優先,引導和支援所有有勞動能力的群眾發展草果、獨龍牛等林下特色種養産業,實現發展産業就地脫貧一批。實施生態補償政策,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成護林員或生態保護人員,實現工資性的穩定收入;實施“以電代柴”項目,改變傳統的生産生活方式;成立生態産業合作社,讓群眾通過參與生態修復工程和生態産業項目,就地實現勞務收入。2018年底,獨龍江鄉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這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

  【 關鍵詞 】生態保護 “兩山”理念 脫貧攻堅

  一、背景情況

  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地處中緬和滇藏結合部,是全國唯一的獨龍族聚居地,國境線長達97.30千米,全鄉總人口4272人,99%為“直過民族”獨龍族。獨龍江鄉具有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目前,森林覆蓋率高達93.10%,獨龍江流域已發現高等植物1000多種、野生動物1151種,是名副其實的自然地貌博物館、生物物種基因庫、“雲南旅遊的最後一片原始秘境”。

  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群眾脫貧致富之間的關係,是當地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的工作。受特殊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發育程度制約,過去,獨龍族人民靠林“吃”林,輪歇燒荒、刀耕火種、廣種薄收的傳統生産方式使大片的原始森林逐年減少。而通過毀林輪耕種出來的玉米、芋頭和馬鈴薯等農作物單産低,不夠一戶獨龍族群眾吃飽一年,常常需要砍伐樹木、採挖野生藥材、獵捕野生動物換錢貼補家用。尤其20世紀80年代中期,獨龍江鄉北部區域成片的香樟樹,引來了成群結隊的“淘金者”涌進,他們肩扛斧子、手提大刀放倒一棵棵香樟樹,刨出根莖提煉香樟油。如今,獨龍江畔只能見到僥倖躲過那場“劫難”的零星幾棵香樟樹。

  隨著國家實施以自然恢復為主的重大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和修復工程,一場“護山‘復’林”的行動在21世紀初的獨龍江畔持續展開。獨龍江鄉面積194326公頃,其中,劃分為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有171513公頃。2001年以來,獨龍江鄉實施退耕還林和全面停止對天然林的商品性採伐政策。林業二類調查報告顯示,從2007年至2016年,獨龍江鄉林地面積從20306.87公頃增至21597.70公頃,森林覆蓋率從89.03%增至93.10%。

  然而,獨龍江鄉山綠了、水清了,換來的卻是生態的“富翁”,經濟的“負翁”,直到2011年底獨龍族群眾還處在居住茅草屋、出行溜索道、吃飯退耕糧、花錢靠低保,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僅為1255元。資源稟賦和貧窮落後這對“落差”極大的詞語同時交織成了獨龍江經濟社會的主要特徵。獨龍江鄉生態環境保護與群眾脫貧致富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黨的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不是只講保護而不要發展,也不是只要發展而放棄保護。針對獨龍江鄉獨龍族群眾捧著生態良好的“金飯碗討飯吃”的問題,當地黨委政府立足鄉情,提出“生態立鄉、産業富鄉、科教興鄉、邊境民族文化旅遊活鄉”的發展思路,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與脫貧“雙贏”的路子。2018年底,獨龍江鄉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

  二、主要做法

  破解獨龍江鄉生態保護與群眾脫貧致富矛盾的基本思路,是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脫貧。就是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發展林下特色産業和實施生態補償政策,並通過外部力量的幫助,激發當地群眾的內生動力,實現就地脫貧一批。保護優先,是在認真貫徹落實好國家層面上實施的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政策基礎上,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法律法規和對策措施,確保把“保護”落到實處。發展特色産業,就是立足獨龍江鄉自然氣候和地理條件,通過科學論證,因地制宜選擇草果、重樓、中蜂、獨龍牛等名特優産業,實現群眾收入可持續。招聘生態護林員、成立生態合作社等,讓群眾通過參與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和發展生態産業,實現工資性和勞務性的穩定收入,從而實現獨龍族群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脫貧”的目標。

  (一)保護優先,創造性地制定符合實際的相關法規措施和實施生態補償政策

  1.創新制度,提升依法依規保護治理能力。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政策與生態修復工程實施後,獨龍江鄉開始從“以開發為主”轉變為“以保護為主”。這對於獨龍江來説,既是生産方式的大變革,也是思想觀念的大跨越。面對大變革、大跨越,當地黨委政府“三管齊下”:一是立規矩,推進良法善治。2013年1月獨龍江鄉人代會審議通過了《獨龍江鄉規民約》。其中,對亂砍濫伐、偷捕盜獵、私挖野生藥材等行為,作了具體處罰的辦法和給予舉報者一定額度獎勵的規定。2016年5月通過了《獨龍江保護管理條例》,就獨龍江流域的保護管理和合理開發作了明確的法律規定,推動了獨龍江生態環境保護法制化進程。二是定規劃,明確生態修復方向。著手編制《獨龍江生態保護規劃》,科學描述獨龍江“讓子孫後代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的美好願景。三是常抓長抓宣傳教育。開展“保護生態,建設美好家園”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觀念深入人心,化作每一個獨龍族同胞的自覺行動。

  2.生態補償,實現群眾“保護中增收、增收中保護”。

  一是積極推進退耕還林,改善生態環境和解決群眾溫飽、增收問題。2001年至2004年在獨龍江鄉實施退耕還林7000畝,總投資1932萬元,糧食折現1617萬元,全鄉827戶3722人得到了資金和糧食補助,既改善了環境,又基本解決了溫飽的問題。2017年,貢山縣林草局利用獨龍江鄉2014年和2015年鞏固退耕還林結余資金購買草果苗253784株,發放給最適宜種植草果的巴坡、孔當和馬庫三個村委會,共種植3172畝。2018年底,這三個村委會戶均僅草果一項年收入就達2.5萬元以上,逐步有了穩定增收的支柱産業。

  二是選聘生態護林員,構建“網格化”管護機製成效顯著。2017年底貢山縣林草局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利用生態補償和生態保護工程資金使當地有勞動能力的部分貧困人口轉為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的要求,指導獨龍江鄉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共選聘195名生態護林員,加上原有其他各類護林員,目前全鄉共有313名護林員。為了加強管理好這支隊伍,使其充分發揮護林員、技術員、巡邊員、&&員、宣傳員、應急員和人力資源儲備員等“七大員”作用,貢山縣成立專門機構,縣級設立了森林資源管護大隊、鄉(鎮)級成立森林資源管護中隊、村級成立森林資源管護小隊、村民小組成立管護小組,實行“四級”網格化管理模式,制定管理辦法和考核制度。不僅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還使無法外出、無業可扶、無力脫貧、固守邊疆的貧困人口獲得了就地就業和脫貧機會,每人每年有1萬元的工資性收入。

  三是成立生態扶貧合作社,帶動合作社員通過參與生態項目建設實現就近勞務收入。獨龍江鄉建綠保林生態扶貧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8年12月27日,合作社成員共20每人平均由護林員組成。據合作社負責人介紹,他們承接的森林撫育面積共有7247畝,2019年一季度,該合作社員通過參與森林撫育項目建設獲得勞務性收入182340元,每人平均近10000元。據貢山縣林草局負責人反映,生態扶貧合作社讓社員不出村就有了勞務收入,但在合作社的日常規範管理,特別是項目資金的規範管理等方面,需要進一步因地制宜地探索和相關部門下沉指導。

  四是以電代柴,幫助獨龍族群眾改變砍伐薪柴的傳統生活方式。獨龍族群眾生産生活都離不開火塘,據調查原獨龍族群眾每戶年均使用薪柴6立方米左右。2015年雲南省原林業廳安排200萬元資金實施獨龍江整鄉“以電代柴”項目,免費給全鄉1136戶農戶發放電磁爐、電飯煲、多功能電燉鍋、取暖器、電熱水壺等電炊具。2018年繼續開展“以電代柴”和“柴改電”項目,對全鄉6個村委會26個安置點41個村民小組1232戶免費發放11件套電器炊具,實現了全鄉電器炊具發放全覆蓋。經評估,使用電器炊具後每戶年均節約薪柴3立方米,佔年均每戶薪柴消耗量的46.20%;全鄉每年可減少薪柴3408立方米,相當於保護中幼林852畝,折合標煤1946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282噸,有效改善了獨龍江的生態環境。

  (二)立足實際,確定以草果為主的林下特色産業

  1.科學論證,選擇産業。獨龍江林業資源豐富,發展林産業大有可為。發展何種林産業?當地黨委通過“縱向走訪+橫向比對”工作方法積極探索出路,確定發展草果産業。草果是豆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氣候,適宜在林下或溪邊濕潤處種植,是藥食兩用中藥材大宗品種之一。一是“縱向走訪”。通過走訪了解到,20世紀80年代有農技員用馬幫馱進到獨龍江鄉兩筐草果苗,後調查核實其中7棵幼苗被該鄉巴坡村委會木蘭當小組一戶木姓人家給種活了。小小的“草果樹”,讓人們看到了獨龍江産業興旺的曙光。2007年曾擔任過貢山縣縣長,時任怒江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獨龍族幹部高德榮“老縣長”,念茲在茲,他把辦公室搬到了獨龍江鄉,在鄉政府附近一個叫“斯達”的原始森林下探索草果種植,2011年實現部分挂果。二是“橫向比對”。獨龍江鄉周邊茨開鎮、普拉底鄉早在2004年就開始種植草果,2007年10月挂果賺錢。通過對比分析,獨龍江鄉的自然氣候條件適宜草果種植,而且是不砍樹的前提下整鄉6個村中有5個村都適合林下草果種植。同時,對草果市場進行分析,2007年至2011年,貢山縣一市斤鮮草果平均價格都在3.5元左右,而一市斤鮮草果只要不低於2元,種植戶就穩賺不賠。

  2.以點帶面,逐步做大。獨龍江鄉斯達林下草果種植的先行先試,為獨龍族群眾探索出一項符合當地實際的特色産業發展道路。2011年底,斯達草果基地面積達40畝,這裡成了獨龍族群眾學習草果技術的培訓基地,至2014年底累計培訓5000余人次。2012年初,獨龍江鄉鋪開大面積草果種植,在鄉黨委政府和州委獨龍江幫扶工作隊的統籌下,林業、扶貧、農業、民宗等行業部門“組合”發力,通過給獨龍族群眾免費發放草果苗、主動送技到家門等方式展開幫扶工作。同時,組織村組幹部和積極性較高的農戶去外地學習考察,回來後通過其現身説法提振村民種植草果的信心和決心。以點帶面、一戶到幾戶、一個村民小組到幾個小組、一個行政村到幾個行政村逐步推廣。2017年,獨龍江鄉招商引資建成了規模48噸草果烘乾廠,爭取全面實現全鄉草果就地收購、就地粗加工、統一外售,建立産、供、銷一體化産業鏈,促進獨龍江鄉草果品牌的樹立。截至2018年底,全鄉6個村委會中有5個村的群眾戶戶種草果、人人有收入,草果面積達6.8萬畝,産量達1004噸,産值約743萬元,草果種植戶僅草果一項每人平均純收入就達3000元以上。

  (三)緊扣生態主題,大力發展林、農、牧、遊“複合”經營模式

  獨龍江鄉6個村委會,僅有最北邊的迪政當村不適宜種植草果。迪政當村海拔太高,無霜期短,草果難成活,好在這裡有野生的重樓,是雲南白藥的重要原料,2018年每公斤幹重樓收購價在1200元左右。2014年,鄉黨委政府支援迪政當8戶黨員&&試種重樓,現在,已經種植近百畝。由於草果、重樓生長期較長,草果需要種植4年才開始挂果,重樓需要種植6年才能采收。如何破解短期經濟效益産業缺失的問題?鄉黨委政府積極探索並推廣“林+”生産模式,大大提高了林地利用率和産出率。

  “林+畜禽”模式。過去農戶自發放養在村寨附近的獨龍雞、獨龍牛,數量有限,且因為缺乏管理,沒有很好地發揮致富效應。現在,在政府的提倡下,這些自發的養殖,開始嘗試産業化經營。以牛的養殖為例,從北向南流的獨龍江將迪政當村分為“江東”和“江西”兩部分,江的兩邊有一條鐵橋連接。自從安居房政策實施以來,江東的村民都搬到了江西的安居房集中居住了起來,“江東”就成了精準扶貧項目中的一個牧場。裏面除了飼養普通的黃牛,還有獨龍江特有的獨龍牛。普通的黃牛一頭只賣2000到3000元,獨龍牛可以賣到10000元,發現了獨龍牛的價值,當地政府開始嘗試特色畜禽養殖。截至2018年底,獨龍牛、獨龍雞等大小牲畜存欄20285頭(只),出欄10600頭(只)。

自然放養的獨龍牛(作者提供)

  “林+蜂”模式。2012年以來,獨龍江鄉黨委政府合理運用扶貧專項資金,採用“獎補”方式鼓勵群眾自己動手做傳統蜂箱,每個空箱補貼100元,共製作1萬個空箱。如果招進一箱野生蜂再獎補50元,以此激發群眾的養蜂積極性。獨龍族群眾創造性的在草果地嘗試招引獨龍蜂,並成功收穫蜂蜜,草果花為蜜蜂提供了豐富的蜜源,蜜蜂則通過採蜜為草果傳粉,提高了草果挂果率和産量,二者互利共生,有效促進了農戶增收。2015年到2018年縣農業局結合高原特色貢山蜂養殖項目,免費發放標準蜂箱1825個,積極開展當地蜂種養殖技術示範推廣。截至2018年底,獨龍江成功招養獨龍蜂4625箱,産量5119.90市斤,按每市斤80元計算,産值約40.96萬元。

  “林+菌”模式。羊肚菌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藥用菌,市場前景極為廣闊,生長週期短,從每年11月開始到次年5月結束,其餘時段還可以種植其他經濟作物。2017年底,鄉黨委政府抓住珠海對口怒江州羊肚菌種植幫扶項目的機遇,結合産業結構調整,摒棄低效益、低産的玉米等傳統作物種植,採用“獎補結合”模式,在有限的耕地上種植或在草果林裏套種羊肚菌。截至2019年上半年,羊肚菌種植面積達663畝,産量到12萬市斤,産值400萬元以上,帶動農戶396戶1188人。

獨龍江林下人工栽培羊肚菌(作者提供)

  “林+遊”模式。獨龍江峽谷保留著完好的原始生態環境,獨特的峽谷、高山草甸為主體的風景資源,神秘的人文景觀,自然資源多樣且品質優良,景觀資源獨具特色。一方面,獨龍江鄉積極開展特色旅遊村項目,打造生態農業旅遊、獨龍美食文化體驗、原生態民俗體驗等特色村;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森林資源優勢,打造科考探險、人馬驛道等生態旅遊項目。2015年,巴坡村委會巴坡小組獨龍族王春梅在政府免費建蓋的90多平方米新房裏打理出一間旅遊接待房,僅在當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她家住宿和餐飲接待純收入就達6000多元。現在,王春梅所在的巴坡村民小組20多戶人家每家都有一間旅遊接待房,除旅遊黃金周爆滿外,其他時間平均一個月能有600多元收入。

  (四)下沉力量,打通制約發展的基礎設施和素質“瓶頸”的“最後一公里”

  針對獨龍江鄉以交通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十分薄弱、基層幹部和農技員能力弱、群眾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省、州、縣各級各部門下沉力量,合力攻堅。2010年至2014年底,怒江州成立州委獨龍江幫扶工作隊,先後從州、縣兩級機關抽調118人次,進駐獨龍江鄉6個村委會26個自然村,每個村委會至少安排10人,直接駐村開展項目實施、全面動員群眾投身脫貧攻堅行動。五年來,圍繞涵養生態和脫貧致富,共落實建設資金13.04億元,共建設完成水、電、路、衛生、文化設施齊全的安置點26個,建成獨具民族特色的安居房1068戶,鋪築瀝青路面和水泥路面150公里,建成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6.68公里,徹底結束半年大雪封山歷史。組織開展各類農村技術培訓,受眾達25464人次。2017年9月怒江州委、州政府啟動實施獨龍江鄉“率先脫貧·全面小康”提升行動,全力開展整合資源實施和脫貧攻堅、特色小鎮、旅遊發展、環境保護、人居環境、整體素質、基礎設施和基層黨建提升行動,為獨龍江鄉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推進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三、經驗啟示

  雲南省貢山縣獨龍江鄉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著力破解生態保護和脫貧致富之間的矛盾,堅持問題導向,秉承“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脫貧”的理念,把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帶動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特色産業培育相結合,帶動群眾不斷增收;把特色産業培育與人民素質提高相結合,帶動群眾內生動力不斷提升,打出了生態扶貧工作的“組合拳”。採取的四項措施立足鄉情、因地制宜,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可推廣和複製的普遍性,是以“兩山”理念為精髓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

  (一)堅持保護優先,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根本前提在“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發生矛盾時,要深刻認識“兩山”理念關於生態系統、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是密切協同、“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內在聯繫的思想精髓,必須將“綠水青山”放在優先位置,不能走以“綠水青山”換“金山銀山”的老路。方向對了,就是成功的開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的優勢和寶貴財富,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全力推進獨龍江鄉生態文明建設,將獨龍江鄉良好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林業、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優勢。(二)實施生態補償政策,是解決偏遠山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最有效的途徑

  建檔立卡戶通過參與國家和省的重點生態工程,獲得相關補償或補助資金和參加生態工程建設勞務所得而實現增收致富。同時,積極探索推廣“生態護林員+”模式,不僅增加了貧困戶的工資性和勞務性收入,還發揮了護林員、技術員、巡邊員、&&員、宣傳員、應急員和人力資源儲備員等“七大員”作用,從而使生態得到保護、群眾得到實惠、民族更加團結、貧困群眾贏得尊嚴。實踐證明,生態補償脫貧一批,實現了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雙贏”,是解決偏遠山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最有效的途徑。

  (三)選準對路産業,是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良性互動的關鍵所在

  沒有産業,群眾就沒有出路,保護也就成了“空談”。要堅持走好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永續發展之路,産業振興是第一位,無論是林下特色種植養殖,還是生態旅遊,都要立足於綠水青山的實際資源稟賦,從而促使群眾主動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探索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産業優勢的機制和途徑,實現“綠水青山”向生態經濟發展持久穩定的變化,帶來源源不斷的“金山銀山”,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

  (四)力量下沉,是提升基層幹部和群眾素質的重要手段

  越到基層,力量就越薄弱,僅靠當地群眾自身的力量解決不了自身的困難和問題。能否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質、業務素質過硬的幫扶工作隊伍,關係脫貧攻堅戰役的成敗。就是要將幫扶工作隊打造成一支不怕困難、衝鋒在前的先鋒隊,團結人民、凝聚人心的組織隊,落實政策、鼓舞幹勁的宣講隊,深入基層、技術精湛的指導隊,善於打硬仗的突擊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服務隊。群眾是保護生態環境和脫貧攻堅的主體力量,提高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落實群眾的主體地位既是實現脫貧的關鍵環節,也是扶貧工作最終切入點和落腳點。幫扶工作隊組織貧困群眾全程、全面參與項目建設,從而強化了貧困群眾參與項目能力,有效調動和激發了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扶貧工作成為貧困群眾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高”能力的主戰場,促進了扶貧工作的全面有序推進和脫貧目標順利達成。

  來源:選自《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生態文明建設》,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年7月版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