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推動綠色發展(8)丨貴州赤水圍繞“一花、一竹、一雞”踐行“兩山論”

2019-09-17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19-09-17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從四川瀘州機場沿成遵高速行進,車程60多公里,便到了貴州赤水。一路之景,群山環抱,竹海延綿,綠葉婆娑,望不到邊。

  赤水,全國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創新實踐基地,更是全國首批、貴州首個脫貧出列縣,依靠“石斛”“竹林”“烏骨雞”,赤水人走出了一條富有赤水特色的綠色扶貧、綠色脫貧、綠色發展的新路,講述著“兩山論”在這片土地上的生動實踐。

  荒石變綠地 石頭開紅花

金釵石斛

  赤水,獨特的丹霞地貌不適宜普通農作物耕作,卻極其適合金釵石斛的生長。金釵石斛是一種名貴中藥材,有“仙草”之稱。生長在多孔的丹霞石上的石斛,根部從空氣中吸收水分,不用施肥和農藥,被當地人笑稱為“懶人經濟”。

  今年41歲的旺隆鎮紅花村村民袁圖會,曾是村裏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袁圖會回憶説:“2004年我嫁過來時,家裏很窮。村裏土地亂石多,年輕人幾乎都外出務工了。2008年政府動員種植石斛,每株補貼3毛錢,於是便在銀行貸款12000元,開始種植石斛。第一年收入就有6、7千元。第二年就還清了銀行貸款。”

  種植石斛十年,給袁圖會的生活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種石斛之前,我就是賣菜的。家裏只有一間破破爛爛的土坯房。現在我不僅買了車,在市裏買了一套房子,孩子也在市裏讀書。”袁圖會笑著説道:“我現在承包了200余畝地用來種植石斛,2018年收入有80多萬元。那時真是沒想到能有現在的發展。”

  袁圖會做為石斛種植大戶,在自己脫貧致富以後,還幫助其他農戶管理大棚、傳授技術。忙時還會在村裏招收60、70歲的老人幫忙養護石斛,每月工資2000元左右,解決了許多老齡村民的就業問題。

  “近幾年,村民們嘗到了種植石斛的甜頭,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紛紛回來發展。因為石斛只能種在丹霞石上,現在,我們的老百姓把爭土地變成了爭石頭。”紅花村村支書陳長友自豪地説,“我們真的做到了點石成金、變荒為蔭、變廢為寶。”

  原來的石頭地,如今成為農民的聚寶盆。

  赤水人,“以石為媒”利用金釵石斛附石而生的特性,探索創新自然栽培+壘石栽培法,充分開發利用閒散荒山荒地,實現金釵石斛種植不佔耕地、不佔良田。赤水市扶貧辦數據顯示,金釵石斛産業直接帶動4050戶12604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截至目前,有效利用13個鄉鎮202個村民組8.6萬畝荒山荒地進行種植,荒山荒地種植金釵石斛覆蓋率達92.86%。

  一棵竹撬動一個産業 帶富一方百姓

  “浮雲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今天的赤水,漫山遍野的竹林隨風搖曳,一望無際的“竹海”風光,令人流連忘返。

赤水漫山遍野的竹林

  赤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余家學回憶説:“過去赤水在選擇發展方式時也曾經面臨糾結。有的鄉鎮想引進電鍍産業,有的希望投資太陽能和電池項目。到底怎麼選擇?最終,我們決定堅決不走先污染後治理之路,把那些高污染項目拒之門外。而是從實際出發,依託自身的生態優勢,發展生態産業,守護好青山。”

  “我們對鄉鎮弱化GDP考核,強化了生態環境的佔分比重,以“綠起來”帶動“富起來”進而加快實現“強起來”,最終實現GDP和GEP兩個較快增長。”余家學説道。

  2011年,赤水市以竹子採伐後可迴圈生長利用的特點,選擇了“退耕還竹”的生態治理模式,找到了資源建設發展的著力點,當地森林覆蓋率不斷增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今天的赤水,圍繞“一棵竹子”已形成完整的竹産業鏈。

  在上游,赤水市現有竹林面積132.8萬畝。其中,楠竹林面積52.8萬畝,蓄積約9000萬株,年可採伐楠竹1200萬株、楠竹筍3萬噸以上;其他種類竹林面積80萬畝,蓄積約300萬噸,年可採伐雜竹75萬噸、雜竹筍3萬噸以上。

  在中游,依竹而工,切片加工廠遍佈各個村鎮、鄉鎮。切片大戶龔小平介紹説:“村民把鮮竹砍下來後,我們拉到切片廠進行初步加工,然後再賣到紙漿生産企業。平均每加工1噸的利潤是30多元,去年加工了3萬多噸,利潤有100多萬元。”

  在下游,推動赤天化紙業25萬噸竹漿林紙一體化和30萬噸生活原紙及終端紙製品龍頭項目。在貴州赤天化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記者看到,這裡的造紙廠沒有一點異味,一條條生産線上,工人們在緊張有序的忙碌著。2018年,貴州赤天化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共消耗掉108萬噸雜竹原材料,生産出26.5萬噸竹漿板和7.5萬噸原紙,産品銷往四川、重慶、貴州、雲南等地,實現總産值近20億元。

赤水烏骨雞

  竹林下,也被赤水人充分利用起來。這些竹林下,是赤水烏骨雞的家。寶源鄉回龍村生態養殖基地負責人司宗貴給記者看了一段視頻,在視頻中,這些烏骨雞成了“武林高手”,每天在竹林裏飛來飛去。“在烏骨雞養殖上,我們採取“公司+村集體”模式發展,帶動76戶196人,每年分紅每人平均達到14500元。”司宗貴説道。

  依靠豐富的竹資源,赤水市形成了竹編、竹雕、竹建材、全竹造紙、烏骨雞養殖等産業鏈,推動了産業結構調整和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據赤水市扶貧辦資料顯示,2018年,20萬竹農每年僅靠出售竹原料和竹筍增收3200元以上,助推8000多戶近3萬貧困群眾實現産業脫貧。

  貧困戶參與旅遊開發 農民變股民

  黎明村赤水市區36公里,是赤水大瀑布所在地和丹霞地貌的核心區,擁有耕地1029畝,林地45238畝,荒山或低效林5000畝,轄區分為8個村民組222戶207人,其中貧困戶70戶207人,是省級一類貧困村。

  “2016年以前,由於沒有公路,不僅山上的竹子、竹筍運不出來,無法變現,村民購買生活用品,更需要單程步行3個小時到兩河口鎮。2016年,通村公路修到家門口,我們騎摩托車只要半個小時就能到鎮上。”在村民委會辦公室,32歲村民王鴻滔興奮地向我們講述著修路前後的變化。

  從黎明村過去的貧困戶到今天的“精準扶貧、減貧摘帽”工作領導小組第七組組長,通路之後讓王鴻滔嘗到了甜頭,有了奔頭,不在想著外出打工了,“17歲外出打工,2014年父親去世後回到村裏。在外打工9年回來摩托車都買不起。為了照顧家人決定留下。入股村裏集體經濟,做護林員、做漂流公司駕駛員、做組長…今年的收入大概有7、8萬元。”

  在談及入股村裏集體經濟分紅收入時候,王鴻滔樂呵呵的説:“2012年入股村裏漂流公司。2015年漂流公司開始正式運營,2016年分紅2500元、2017年分紅收入3000年、2018分紅收入3000元。三年分紅收入一共8500元。”

  “通過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把村集體經濟所賺的錢,讓百姓共用,除了補貼貧困戶以外,還給全村的村民繳納農村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黎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廷科説道。“其實,最重要的還是2017年貴州省實現“組組通”以後,公路通到了家門口,群眾滿意了,賺錢的積極性提高了,自身就有幹勁了。”

赤水大瀑布景區內的扶貧就業崗

  “大瀑布景區內的村民,入股我們公司。而我們則要解決村民辦事難、就業難、收入難的三難問題。”赤水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河表示:“以大瀑布漂流為例,目前雇傭了48名黎明村的村民,每人每月的工資大約是4000元左右,讓村民實現了“上班不出村”,解決了就業難的問題。”

  截至2018年底,赤水縣6個貧困鄉鎮全部“減貧摘帽”,5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在赤水的歷史上全面消除了貧困村,累計減少貧困人口7902戶25269人,貧困發生率由14.6%降至0.96%。

  旅遊是幸福産業、富民産業。借助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赤水市積極探索“旅遊+扶貧”工作模式,把旅遊業作為脫貧富民的重要産業,通過利益、産業、就業三大聯結,探索出“景區帶村、能人帶戶、崗位帶人”的旅遊扶貧模式,走出了一條“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綠色脫貧之路。

  村莊變公園 農房變客棧

  “以前出門就是一腳泥,路都是土路,池子也是臟臭的。在家裏實在是沒有啥收入,只能去廣州打工。”天臺鎮鳳凰村村民李躍華告訴記者村落改造前的情況。“孩子要上學、老人年齡大了,當時村裏要建設黔北四季花香項目,2013年土地流轉時,政府每畝土地給我們500元,並且統一給我們翻修了房子外觀,看著這麼漂亮的房子,就想著回來開個農家樂。”

  天臺鎮宣傳幹事介紹説,為了建設黔北四季花香項目,鎮裏按照“村莊景區化、居住庭院化”理念,以“小青瓦、坡屋頂、轉角樓、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墻、穿鬥坊”七大元素為主調,對鳳凰集鎮周邊356戶農戶房屋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實施外觀改造和庭院綠化等。

  公園修好了,村裏人紛紛開起了客棧、農家樂。“過去從來沒有想過會過上今天這樣的日子。現在農家樂是我們的主要收入,去年收入10萬元左右。閒時,我愛人和母親就會到公園裏做散工,也是一筆收入。”李躍華説道。

  隨著遊客量的增加,農戶自建鄉村旅社5家,農家樂30余家,成立了旅遊服務行業協會。通過彩林工程、花卉苗圃基地建設等流轉土地近1000畝,其中貧困戶土地流轉100余畝。村集體組建成立旅發公司,通過勞務輸出的模式,組織周邊群眾在鳳凰濕地公園就地就近務工,帶動失地農民以及貧困人口轉移就業200余人,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就業脫貧、增收致富。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山頭綠了,錢包鼓了,鳳凰人也沒閒著。鳳凰村、支兩委舉辦“農民夜校”、農村黨員幹部遠端教育等平臺和載體,積極開展竹子栽培、豐産林培育、花卉種植、石斛種植、烏骨雞養殖、鄉村旅遊、餐飲服務等實用技術培訓100余場次,培訓村民3200余人次,吸引回鄉創業人員86余人。同時開展送文化下鄉、村農民運動會等自娛自樂的活動、建設完善了村級圖書館、文體活動室、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促進鄉村文明。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文明研究中心朱建華對記者表示,“兩山”基地遴選的首要標準就是生態環境良好,赤水市生態優勢十分顯著,環境優美,且很好地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現了共建共用。村裏組織老百姓,通過入股機制,讓大家都參與其中,獲得了較好的收益,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準。

  赤水,是全國首個以行政區劃名稱命名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更是全國最大竹鄉,用“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踐行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也為我國新時代的生態文明建設譜寫了獨特的美麗篇章。

來源:人民網 圖文:孟哲

  新聞背景

生態文明示範建設

  上世紀九十年代,原國家環保局(總局)在全國範圍廣泛開展生態示範區建設工作;2000年以來,原環境保護部在生態示範區工作基礎上,推動開展以生態省、市、縣、鄉鎮、村、工業園區為抓手的生態建設示範區工作;2013年,經中央批准,“生態建設示範區”更名為“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截至目前,生態環境部命名了兩批共9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和29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初步形成了點面結合、多層次推進、東中西部有序佈局的建設體系。示範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