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政府資訊公開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資訊公開

推動綠色發展(40)丨堅持綠色高品質發展,近看保康70年滄桑巨變

2019-11-02 來源:生態環境部

2019-11-02 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從一窮二白,到全國文明縣城、全國衛生縣城、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省縣域經濟工作成績突出單位……70年,保康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高品質發展之路。保康最大的優勢是生態,最亮的底色是綠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保康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工業強縣戰略,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建設開放繁榮精緻典雅的綠色保康。

  70年風雨兼程,70年滄桑巨變。

  70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保康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奮鬥讚歌,走出了一條轉型發展的光輝道路。

  從“三龍齊舞”到“四縣戰略”,從以磷化工業為主體、以生態旅遊和特色農業為兩翼的經濟發展框架,到以生態旅遊為龍頭、以磷化工業和特色農業為兩翼的“一主兩翼”發展佈局,再到“十三五”時期的全域旅遊戰略……

  70年來,保康從封閉落後邁向開放進步,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從積貧積弱邁向繁榮富強,創造了保康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

  70年來,保康從小釀酒、小造紙、小食品、小煤窯、小水電“五小”作坊式手工業起步,一路走向“飛地”工業、生態工業和新型工業,多點支撐的工業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進入新時代,保康不斷解放思想,創新突破,取得的光輝成就讓世人矚目——脫貧奔小康試點縣建設綜合考評奪得全省“七年冠”;2013年至2017年,連續五年居全省縣域經濟分類考核三類縣(市、區)第五名;2015年至2018年,在全省貧困縣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連續四年居第一方陣;2018年躍進全省三類縣第三名。

善弈者謀勢,善治者謀全局

  近年來,保康縣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社會參與,構建“旅遊縣城+核心景區+風情小鎮+美麗鄉村”金字塔式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建成堯治河、五道峽、九路寨3個國家4A級景區,兩峪、龍坪等八大風情小鎮如眾星拱月,推動了全域旅遊快速發展。

  2018年,全縣接待遊客259.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4.62億元。

  走進堯治河村,家家有別墅,戶戶有汽車,處處美不勝收。

  70年時代巨變。變美、變富了的,豈止是堯治河村!

  歇馬鎮盤龍村,休閒文化廣場、村民活動中心、農民書屋、一站式服務平臺,各種文化設施一應俱全;馬良鎮趙家山村,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道德文化等宣傳內容繪上鄉村圍墻,引領群眾破除陳規陋習,剎住大操大辦的人情風……

  美麗鄉村的背後,是産業的支撐,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釋放的發展效能。

  全縣80萬畝綠色産業基地,有機産業認證面積突破6萬畝,“三品一標”認證達到42個。

  鄉村振興,浸潤千年農耕文明的保康,升騰新時代氣息。

  藍天白雲、山清水秀,紫薇花開、百鳥翔集,湖天一色、水美魚肥……保康堅定不移地走好綠色生態發展之路,不斷擦亮生態保康“金字招牌”。

  深入實施“綠滿保康”和精準滅荒行動,發展煙葉、食用菌替代産業,減少産業發展對森林資源的消耗。

  實行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6%。

  實施碧水、藍天、凈土工程,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縣空氣清潔指數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深入開展“廁所革命”、農村垃圾治理、生活污水處理、人居環境整治“四大工程”,境內主要水體水質穩定在Ⅱ類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近年來,保康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

  綠色礦山建設推動礦業經濟高品質發展,成為保康綠色崛起的“頂梁柱”。堯治河綠色礦山建設完成了從礦區到旅遊景區的“華麗轉身”。

  近年來,保康查處各類環境違法案件69起,整改環境突出問題122個,8名黨員幹部被問責。

  走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之路,是歷史的抉擇,更成為保康人民的自覺行動。

  70年,天翻地覆慨而慷!

  面向未來,保康人民必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勇往直前!

生態美了

  近年來,保康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民生至上,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線,以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為核心,以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為路徑,初步走出了一條具有保康山區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採購日用品、檢查精品木屋裏的用電線路……保康五彩田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金華這幾天忙個不停。

  劉金華的五彩田園生態農業公司位於保康縣歇馬鎮鄒家院村,該公司利用天子坪河邊的灘塗和柳樹林,建設了佔地140畝的天子坪生態農業園。這裡不僅有兒童樂園等休閒設施,還建有農家樂等旅遊服務項目,昔日的荒草地已經華麗轉身為風景點。

  秋風十里,不如茶香一縷。在距鄒家院村不到10公里的白竹村,數十棟精緻典雅的休閒小木屋,已成為百畝茶園裏的亮麗風景。在這裡,遊客可呼吸新鮮空氣,可觀賞茶園風光,還可以體驗“回歸自然”的樂趣。“保南有茶,保北有魚。”寺坪鎮大畈村村民馬維平利用寺坪電站形成的1.5萬畝庫區優質水面,組織112戶村民成立南河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立體生態深水養魚。這得益於,保康縣全面取消網箱養魚、推行河庫長制度,大力實行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生態修復工程,庫區水環境越來越好。截至目前,該合作社已累計實現銷售收入9800余萬元,每年帶動社員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

  多管齊下抓管控,不斷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嚴格遵守耕地紅線,注重自然生態保育,保康縣將最大的生態優勢運用到極致,讓綠色成為發展最美的底色。

百姓笑了

  “我今年種了3畝多核桃,青皮核桃和乾果全部出手,賣了5000多元!”9月22日,保康縣馬橋鎮黃龍觀村村民劉定才高興地説。

  金秋時節,黃龍觀村核桃喜獲豐收,當地核桃種植戶忙著清洗、脫皮、烘乾、晾曬、銷售核桃,一個個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黃龍觀村富産磷礦,採礦曾經是村集體的主要經濟支柱。富裕起來的村民逐漸認識到,磷礦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便於2007年前開始實施“以工扶農”,帶動全村170戶發展核桃種植3513畝,走出了一條特色農業增收之路。

  作為襄陽市唯一的全山區縣,保康如何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

  我們在馬橋鎮堯治河村生態科技觀光園八月炸(預知子)種植基地看到,八月炸挂滿棚架,鮮嫩的果肉讓人垂涎欲滴。

  與黃龍觀村一樣,堯治河村也是有名的礦區,因礦起家致富,成為全縣“首富村”。為保護生態環境,近年來,該村下決心將15個露天開採礦點、8家礦粉廠陸續關停,先後投入5億多元進行礦區修復,建設景點及配套設施,昔日的礦區變身為4A級景區。

  堯治河村石草坪礦區被改造成生態農業觀光園,種滿了八月炸;同時,該村老屋溝和戴家灣礦區被改造成礦山公園,遍植香樟、桂花等景觀樹……“村裏目前已經建成景點67個,有峽谷、瀑布等自然風光,有博物館、礦洞等工業景點……”眼看遊客越來越多,堯治河村民宦玉卓脫下礦工服,開起了農家樂,“暑假期間,全村每天最多接待遊客1萬人次,600多間客房被預訂一空。我家的農家樂生意火爆,不得不請來幾個人幫忙呢!”

  宦玉卓家“飯碗”的變化,是保康縣綠色蛻變的縮影。近年來,保康縣高舉“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大旗,在保護好綠水青山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和鄉村旅遊,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保康縣把綠色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守住了“綠水青山”,收穫了“金山銀山”。

  來源:襄陽日報 襄陽生態環境

  通訊員:都正陽 陳泉霖 胡忠超 楊韜 攝影:葛歌

  新聞背景

生態文明示範建設

  上世紀九十年代,原國家環保局(總局)在全國範圍廣泛開展生態示範區建設工作;2000年以來,原環境保護部在生態示範區工作基礎上,推動開展以生態省、市、縣、鄉鎮、村、工業園區為抓手的生態建設示範區工作;2013年,經中央批准,“生態建設示範區”更名為“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截至目前,生態環境部命名了兩批共9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和29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初步形成了點面結合、多層次推進、東中西部有序佈局的建設體系。示範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