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為深度挖掘整合固定污染源數據,實現排污許可精細化管理,江蘇充分借助資訊化手段,構建固定污染源數據庫,實現污染源排污許可資訊共用與大數據分析,為“一證式”管理夯實基礎。截至今年2月,已核發排污許可證3.5萬張(約佔全國總量的10.2%),實施排污許可登記25.1萬家。
長期以來,江蘇一直致力於把排污許可制建設成為固定污染源環境管理核心制度,進一步實現固定源環境管理制度、管理體系的重構和強化。
從2018年起,江蘇就高度重視排污許可數據的分析和應用,主動對接排污許可數據回流工作,成為最早實現數據回流的省份之一。為滿足地方對發證數據統計分析的需求,建立了排污許可數據分析系統,便於管理部門及時掌握髮證數量、行業、區域分佈及許可總量情況。
2020年,為進一步滿足證後管理和各部門對排污許可數據的不同需求,江蘇基於“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資訊平臺”總體架構,開發了服務許可證審核、證後監管、數據分析和績效評估的江蘇省排污許可證管理智慧化輔助系統(以下簡稱輔助系統)。輔助系統以“好用、實用、管用”為建設標準,輔助指導企業落實排污許可管理要求,輔助生態環境管理人員實施精細化監管、智慧化決策。
記者了解到,當前,與固定源相關的管理系統較多,為實現各系統之間數據互聯互通,江蘇統籌整合各類數據資源,建立數據中心,實現管理整合、數據集中。
其中,輔助系統企業端依託“一企一檔”系統,管理端依託江蘇“環保雲桌面”,通過數據中心實時獲取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資訊平臺、一企一檔線上監控系統、省排污單位自行監測資訊公開平臺等數據,實現多目標數據篩查、許可證智慧審核,進行發證管理類別錯誤、許可證到期預警、執行報告逾期未上報預警等提醒。
同時,基於大數據分析,企業自行監測、資訊公開、實際排放情況與許可證要求比對,及時發現排污許可證執行中存在的問題,為加強排污許可管理、規範企業行為提供技術支撐。
為發揮系統建設對排污許可管理工作的提質增效作用,去年9月,系統建設單位組織蘇州、無錫、常州地區管理部門人員進行系統應用研討,在小範圍試用並優化的基礎上在全省範圍應用,並結合固定源排污許可全覆蓋“回頭看”工作,增加底單完整性篩查、疑似降級篩查等模組,進一步優化系統。
記者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