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強化生態環境保障和服務助力經濟穩增長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日前出臺。從項目落地環境要素保障、優化環保行政許可審批服務、創新生態環境監管方式、強化企業幫扶與産業支援4個方面,有針對性地制定了22項具體措施。
在推進項目落地環境要素保障方面,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對納入省政府年度重點項目投資計劃中的項目,建立常態化環評調度機制,指定專人跟蹤指導,實施技術評估提前服務,及時推進環評前期工作;開通環評審批綠色通道,推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産。合理調配重大項目污染物排放指標,優化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確認程式,對新增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的建設項目,在環評報告編制階段提前介入指導。
在優化環保行政許可審批服務方面,安徽省生態環境廳進一步將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時間壓縮至法定時限的40%以內,輻射安全許可審批時間平均壓縮至法定時限的25%以內等。危險廢物跨省轉移利用“白名單”內企業接收符合條件的危險廢物免於徵求意見,實現省際直接轉入。對醫藥製造業、研究和試驗發展業等37類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實施告知承諾審批。推行環評與排污許可“兩證合一”改革。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未作規定的建設項目,免於辦理環評手續。強化“環境影響區域評估+環境標準”應用,鼓勵開展“打捆”環評。
在創新生態環境監管方式方面,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將採用多種手段,對重點排污單位實施遠端監管,減少現場執法頻次。落實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制度,完善免罰案件辦理程式,強化效果評估。對鋼鐵、焦化等39個重點行業持續開展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實施差異化減排。建設用地地塊涉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的,經第一階段調查確認地塊內及周邊區域當前和歷史上均無污染源的,無需開展以採樣和分析為主的第二階段調查。在全省範圍內,將非營運小、微型客車環保免上線檢驗年限由現行的6年全面延長至10年。
在強化企業幫扶與産業支援方面,安徽省生態環境廳構建生態環境領域“網上辦、即時批、聯合審、零跑件”政務服務新模式,實施“一張表單、一次告知、一次辦結”,生態環境領域36項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深入開展“環企直通車”行動,為企業協調解決環境治理相關問題。加快節能環保産業發展,建立“一項目一推進表”“一企一檔”專員服務制度,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在生産運營中遇到的困難和難題;建立“一園一檔”制度,推動招引項目快簽約、早開工、如期投産。開展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收、存、轉”試點,為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提供收集、貯存服務,破解收集難、處置貴難題。
王成貴 潘騫 孫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