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業務工作 > 宣傳教育 > 公眾參與

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案例篇⑤)丨四川省環保宣傳教育公益示範項目

2020-06-14

2020-06-14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2020年六五環境日,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共同發佈“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2020年十佳公眾參與案例。6月8日起,我們對十佳案例逐一展示,供社會各界了解借鑒、廣泛參與。

  案例名稱

  四川省環保宣傳教育公益示範項目

  組織單位

  四川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案例簡介

  他們是環保社會組織,在參與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是政府力量的有益補充;他們是科研院所,為生態事業提供資源支援與智力支撐;他們是行業協會,在各自領域中推動綠色發展,傳播綠色理念;他們是作家、是主播、是科技工作者、是教育創新者、是社區治理工作人員……而他們都是四川省環保宣教公益示範項目實施者。

  長期以來,人手不足、經費缺乏、方式單一、影響力有限是困擾環保宣傳的共性難題。如何突破有限的人力和財力,擴大社會影響力,形成公眾參與環保宣傳教育的內生機制?2017年,四川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成功設立四川省環保宣傳教育公益示範項目,通過建立廣泛徵集、共同策劃、聯合實施、小額資助等一整套規範辦法和工作流程方法,實現短時間、高效率、大規模撬動環保有生力量,促進公眾參與,為各地生態環境宣教部門創新開展環保宣傳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四川模板。

  以“小資金”撬動“大資源”,動員全社會開展環保宣傳,成功孵化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創新性、帶動性的環保宣傳精品活動。其中:

  主播代言忙,環保"紅出圈"。與四川省電視藝術家協會聯合發起的《主播説環保》項目,動員全省21個市(州)電視臺100余名知名主播“説環保、做環保、我發聲、我行動”,一改人們眼中播音員端坐播報,似乎不食人間煙火的印象,而是讓主播走出演播室開始“接地氣”,聚焦生活小事,共為環保發聲。總宣短視頻在騰訊上線後,日點擊量達到100萬人次,獲得了騰訊視頻首頁多次推薦,在四川電視臺和21個市州電視臺黃金時段免費播放,騰訊、優酷、愛奇藝、微信、微網志等10多家知名一流網路平臺連續播放,觀看量超5000萬人次,被評為2019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品質之星”一等獎,總宣片更是獲得了第二屆全國電視公益節目“好宣傳片獎”,真正做到了內容有觀點、拍攝有創意、傳播有流量。

  科技新載體,環保"炫出圈"。化身為一滴水、一團灰、一塊土,身臨其境感受環境污染問題……連續三年實施的“一起繪環保”項目,運用VR/AR視覺虛擬技術進行互動式、參與式、沉浸式環保科普和環境教育,趣味十足。同時邀請學生參與創作《小水滴》《小灰團》《小土塊》系列環保繪本,正式在新華文軒上架售賣,各類衍生産品也應運而生,在50所學校開展主題活動70多場,深度參與學生達到近萬人,培養百名環境教育骨幹教師,傳播環境教育新理念,探尋環境教育新模式再添亮點。

  遊戲化教學,環保“玩出圈”。“每個經濟體都會産生碳排放,但環境承載力有限,玩家們要在總量一定的控制下,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這款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群體用不插電的遊戲化方式設計的桌遊《低碳星球》開發者之一許哲誠,目前是四川大學地質災害學院講師,也是天馬行空,敢想敢做的“90後”。《低碳星球》運用遊戲方式探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以獎勵帶動合作與競爭,通過兩年的開發設計,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環境教育中小學系列課程,共計34學時,並且以國家重點中學鹽道街中學、成都市雙語實驗學校為試點開展教學並進行了課程評估,取得了良好效果。“低碳星球”環境教育類桌面遊戲正在進行優化升級,預計將於今年6月面向市場開放。

  壯大志願軍,環保“連成圈”。聯合瀘州市環境保護産業協會130多家環境保護産業會員單位,依託環保産業協會大平臺、教育基地為社會組織搭建平臺,孵化培育社會組織,招募“綠芽”志願者共計 300 人,培養了一批有責任、有擔當的環境保護人才,形成了一支致力環保的“綠芽先鋒隊”,為四川省其他市(州)環保部門與公益組織協同,依託環境教育基地開展環保宣傳教育活動樹立了成功模式;聯合成都大熊貓基地,開展“綠色志願服務體驗營”,組織美國丹佛大學的研究生加入志願團隊工作,舉辦志願者團隊活動及志願者參與的各類科普活動30余次,面向中外遊客宣傳四川環保。聯合聚力青年社會組織成立由電子科技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四川師範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10所高校組成的青年環保志願服務隊,積極開展綠色公益行、青年植樹造林、地球一小時等生態環保活動,引導和帶動廣大青少年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文藝新語言,環保也走心。聯合在四川乃至全國知名社群“在成都遙望雪山”群,以“蜀望雪峰,浩瀚星空”為主題組織公益環保分享會,邀請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工程師、網路名人、團中央點讚的美國90後等參與分享,從看雪山、望星空、觀察四川本土生物等多種公眾視角展示四川近年來生態環境品質,公眾真切的感受到由環境品質變好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以四川主要流域為背景,設計開發水環境保護知識科普兒童劇《歡寶奇遇記之水底危機》,融合歌曲、舞蹈,輔以燈光、舞美,將舞臺變成夢幻的水底世界,讓每個家庭在四川環保代言人歡寶和小耳朵的帶領下,體驗人與自然的互生關係。全省巡演49場,近6000人觀看演出。

  而這僅僅只是45個環保公益示範項目的代表。通過三年的探索實施,從最初的“摸著鼻子過河”,到參與的組織機構越來越多,覆蓋面越來越廣,産生大量優秀的項目,培育了環保有生力量,全省環保社會宣傳呈現出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局面。

  團結擴大環保“朋友圈”,形成生態環保宣傳部門開展社會宣傳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項目注重頂層設計,制定了立項、評審、實施、品質控制、宣傳推廣、成果驗收、財務監督等各個環節的規範流程,已形成成熟的項目全過程管理機制,推動實現生態環境宣教領域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公眾三方的供需交互、資訊對稱、優勢互補。生態環境部門的角色也由項目的具體實施者轉變為環境宣傳的引領者、孵化者,更好發揮組織核心作用。通過深入合作,建立常態溝通機制,緊密團結了一批環保宣教社會中堅力量,使得各領域社會人士全面、深入了解環保工作,進而帶動更多人支援參與環保,凝心聚力,在關鍵時刻同頻共振,為環保發聲,共同弘揚綠色正能量。

  環保宣傳教育公益示範項目點燃了更多社會力量投身於環保的熱情,取得了亮眼成果——三年聯合30余個機構開展45個各有特色的項目。為鄉村留守兒童編制《環境與健康》,贈閱上萬冊;編制的彝漢雙語環保讀本在少數民族地區學校廣泛使用;高校科研融入體驗式環保教育的項目獲省科技比賽三等獎,項目成果發表核心期刊論文,擬申請發明專利;環保歌曲、戲劇、公益片等各類環保文化藝術作品,網路點擊量超千萬人次;深入家庭、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開展環保宣講、民間河長、童心共建等各類項目,受益近百萬人次;中國環境報、四川觀察、四川電視臺、封面新聞等各類媒體大力宣傳,尤其通過新媒體廣泛傳播,單一項目微網志話題閱讀量就有1500萬……

  得益於項目,環保部門正從“做好全社會的宣傳教育”逐步向營造氛圍“發動全社會做好宣傳教育”轉變,四川省環保宣傳教育公益示範項目的綠色招牌逐漸擦亮,越來越多的創新開始融入環保,越來越多的社會組織開始加入環保宣傳、越來越多的公眾開始參與環保,越來越多的環保品牌活動日益壯大,四川省環保宣傳教育公益示範項目正發揮著“吸鐵石”的作用,為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工作凝聚優勢力量。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