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業務工作 > 宣傳教育 > 社會宣傳

讓每一片綠葉煥發財富光芒 陜西鎮坪縣發展美麗經濟帶動脫貧摘帽

2019-09-09

2019-09-09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社會各界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這個過程中,涌現出了一批正面典型,生動展示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和取得的顯著成效。為進一步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廣這些好經驗好做法,特撰寫10篇典型案例文章,以期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鎮坪地處陜西省最南部,這裡山好、水好、空氣好,綠水青山賦予了這方土地豐富的生態資源。與綠水青山、豐富資源形成強烈反差的,是鎮坪的貧困,“坐擁綠水青山,深陷貧困泥淖”是當地的真實寫照。

  為了改變的窘境,20世紀80年代後期,縣域發展“棒棒經濟”,財政用錢靠木頭、群眾掙錢靠砍樹,生態急劇惡化。鎮坪從生態宜居之地變成“十年九災”,洪水“一夜漲上來、一天消下去”,人們“談雨色變”,一場大雨就是一次災難。20世紀90年代後期,退耕還林、封山育林之後,小水電開發、煤礦經濟相繼成為鎮坪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然而“堵河建壩賣水電、挖山採礦掙煤錢”副作用逐漸顯現。

  為徹底改變“靠山吃山不養山,靠水吃水不護水”的發展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鎮坪確立生態立縣、旅遊興縣的發展路徑,探索美麗經濟富民強縣之路,2014年縣委縣政府出臺《關於堅持生態立縣推進美麗鎮坪建設的意見》,縣人大通過《關於加強資源保護實施生態立縣的決定》,有序根治生態問題,厚積生態基礎,走上了生態立縣的新路,2018年成為安康市第一個整縣脫貧摘帽縣。

  堅定綠色決策,守護綠水青山

  摒棄以生態為代價的舊路子,探索綠色發展的新路子,鎮坪縣委連續6年組織專題大調研,發展美麗經濟、拒絕負面GDP成為共識,然而,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傳統思想到“養山吃山、養水吃水”的決策落實,始終矛盾重重。

  突出矛盾,解決的主體誰來擔當?在落實綠色守護的決策中,鎮坪堅持“領導抓、抓領導”的辦法,最重要的事由主要領導抓實,最突出的矛盾由主要領導上手。縣委書記主導建立農村環保基金,為綠色發展奠定制度基礎、經費保障;指揮最突出的生態執法,解決全縣最尖銳的生態違建拆除。縣長主抓生態經濟招商,在大資本等招商工作中提供全程服務;主抓生態經濟脫貧攻堅,督導到鎮、到村、到戶、到人;主抓最突出的生態問題,堅定地為執法部門、執法人員撐腰站臺,在河道生態管理、森林保護執法、重點問題整治上達到了明顯效果。

  在新的思路之下,縣域考核怎麼辦?水電投資一直在全縣GDP增長中佔據重要地位,礦産開發一直是工業增加值的核心指標、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柱。2014年,省市將考核分為迴圈經濟發展區和重點生態保護區,鎮坪申報列入重點生態保護區的考核,由主導考核GDP變為主導考核生態環境和生態經濟指標,加大相關考核指標權重。省市對鎮坪的考核指標全面調整,生態保護與生態經濟成為省市對鎮坪考核的核心指標。與省市對縣考核的變化同步,縣委、縣政府迅速調整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將生態文明建設比重由10%調整為20%,加入生態經濟考核指標,用考核的杠桿推動生態立縣政策的落地。

  落實生態立縣,過去招商形成的問題項目怎麼辦?水電開發、重點煤礦和大型生豬養殖企業,都是鎮坪曾經的招商成果,驟然收緊政策,企業、部門、鄉鎮顧慮重重。在錯綜複雜的矛盾中,鎮坪堅定地開展生態修復,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工作:為縣城水源保護,關停小電站;為保障禁養區劃定,整體拆遷禁養區內的烏雞繁育基地、農業産業園區、生豬養殖基地等大型畜禽養殖場;劃定生態紅線時,頂住壓力不繞彎,堅決關閉拆除採石場;2015年以來,對過去水電開發解決生態基流問題實施專項改造提升工程8項、總投資350萬元,有效改善南江河水系生態流量問題。

  生態保護優先,國家重點項目建設怎麼辦?交通問題一直是制約鎮坪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高速公路也是鎮坪人民最期盼的項目,但是與生態保護存在衝突。面對全縣發展最緊迫、最期盼的高速公路,縣委、縣政府與省高速公路集團反覆優化方案,自2015年7月開始,到2016年8月最終完成調整,共計調改線路方案4處,增加投資3億元,延遲開工10個月,但最大限度保護了生態,特別是避開化龍山自然保護區和重要濕地,減少道路橋梁跨河的次數,有效控制了生態損害。

  生態保護驟然加強,與群眾的落後傳統、陋習矛盾怎麼辦?治理農戶傳統養豬存在的面源污染,森林禁伐、山上禁挖、林間禁獵、河道禁漁,禁止的都是千百年來鎮坪農民維持生計的傳統方式。鎮坪堅持以法治改陋習,嚴厲執法震動全縣,公平執法樹起威信,群眾習以為常的“野生動物上餐桌、保護植物進花盆,生産污水進河道”現象得到徹底整治,生豬養殖污染治理得到群眾的接受與理解,原先顧慮的群眾問題,逐漸在理解中消融。

  優化綠色空間,厚積發展基礎

  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美麗經濟為載體的富民收益,普通的生態標準難以實現市場需求,唯有“山水風光好、家園美如畫”的一流生態空間,才能創造一流的生態紅利。

  鎮坪以創建為抓手,持續推進各類創建工作,用創建壓力提升工作動力,以創建促改革,讓説法變成全縣共同動手的做法,2014年以來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縣、中國長壽文化之鄉、省級平安建設示範縣、省級園林縣城、省級生態縣、全省綠化模範縣、省級詩詞之鄉。

  劃定政策紅線,優化自然空間。將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各級水源地保護區、生態脆弱地區劃入生態紅線,嚴格加強保護,形成“安康飛地園區建工廠、縣內林下田間建基地”的發展格局,不僅解決了生態環境問題,而且提高了“山貨”“土貨”的附加值。完善基礎設施,優化人居空間。突出身邊增綠,累計造林綠化6萬畝,建成公路綠色長廊120公里,生態鎮創建達到100%。倡導綠色鄉風,營造人文空間。鎮坪深入挖掘自身的長壽文化、鹽道文化和藥鄉文化,讓綠色鄉風成為重要的客源引力。綠色鄉風豐富了群眾的腦袋,增收了群眾的錢袋。

  實施綠色招商,開發綠水青山

  山區縣的自身發展實力不足,必須招商引資,彌補動力短板。

  鎮坪縣委、縣政府採取底線思維的方法,耐心守護生態山水,旗幟鮮明地提出:聚焦旅遊資源,招商中藥健康投資主體;聚焦迴圈經濟,招商綠色産業投資主體;聚焦綠色食材,招商富硒産品投資主體;聚焦生態資源,招商新型材料投資主體。

  加強生態審核,不要“冒煙”的GDP。依託“巴山藥鄉”地道中藥材資源和土特産品的加工,將農林産品加工線“飛入”安康,有效解決了縣域生態環境問題。特別是2012年9月否決水田坪電站,讓位飛渡峽景區開發,為美麗經濟舞起龍頭。突出招才引智,用“頭腦”帶動開發。引進茶旅融合的“小石茶”、野豬馴養與特色餐飲融合的“深山來客”、鹽道文化與旅遊融合的“百品農業”,將“才”“智”貫穿于産業發展全過程。優化親商服務,做好全過程服務。一個落地項目、一名包聯領導、一個服務團隊、一套支援政策、一個考核辦法、一抓跟蹤到底。

  發展綠色産業,兌現生態紅利

  摒棄了“靠山吃山、山吃空,靠水吃水、水吃窮”的舊路子,就必須要有富民的新出路。

  優質的山、水和空氣無法直接賣,怎樣讓市場付費?

  鎮坪系統組織領導幹部、企業高層、鎮村能人走出山門“帶回路子”,用生態旅遊拉動市場生機、生態産業搞活全域經濟,轉化“綠水青山”,贏取“生態紅利”。

  用生態旅遊拉動綠色消費。發展美麗經濟的路徑寬廣多樣,鎮坪縣立足自身條件,選擇了全域旅遊。依託綠色消費搞活全域經濟。綠色旅遊的崛起,把“縣內抓産業、縣外找市場”,逐步轉變為“客源市場進縣內、旅遊消費找産品”,用市場消費的力量引領經濟發展、産品開發綠色轉型。

  美好生態是貧困山區的核心競爭力,發揮優勢關鍵在人、在思路,找到結合、選準路徑、集中發力,是脫貧發展的擇優之選。

  在發展美麗經濟、加快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鎮坪縣域經濟排名由2015年全省第65位進位到2018年第30位,成為全省唯一一個連續三年蟬聯全省縣域經濟監測爭先進位獎的縣,順利拿下全市綜合目標考核“三連優”和脫貧攻堅績效考核“兩年優”。生態環境綜合指數和平安建設“兩率兩度”排名始終位居全省前列,縣委縣政府工作滿意度抽查持續名列全市前列。2018年,全縣貧困發生率降至1.25%,成為安康市第一個整縣脫貧摘帽的縣。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