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業務工作 > 宣傳教育 > 社會宣傳

加強監管 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甘肅整治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問題

2019-09-09

2019-09-09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社會各界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這個過程中,涌現出了一批正面典型,生動展示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和取得的顯著成效。為進一步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廣這些好經驗好做法,特撰寫10篇典型案例文章,以期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祁連山是甘肅河西走廊的“生命線”,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産流地,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國家早在1988年就批准設立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期以來,祁連山局部生態破壞問題十分突出。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抓緊整改。在中央有關部門督促下,甘肅省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情況沒有明顯改善。

  2017年6月,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被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通報後,甘肅省緊盯突出問題,全力推動整改措施落地見效,相關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扭轉了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深入反思檢討,找準問題根源,認真汲取教訓,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黨政主體責任有效落實

  甘肅省委主要負責人指出,發生這起生態環境破壞典型問題,説明我們對黨中央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在學習的系統性、理解的透徹性、貫徹的自覺性上還有很多欠缺。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四個意識”樹得不牢固,政治站位不夠高。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理解不透徹,沒有真正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認識祁連山生態地位的極端重要性,沒有真正把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看成是嚴肅的政治問題,沒有真正從樹牢“四個意識”、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的高度抓好有關重要指示精神的有效落實。二是新發展理念貫徹不充分,正確導向落實不夠堅決。三是主體責任履行不到位,擔當作為不夠有力。四是職能作用發揮不得力,審核把關不夠嚴格。

  通過深入反思,找準問題根源,認真吸取教訓,甘肅將祁連山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作為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堅決徹底抓、用心用力抓、持續深入抓,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尤其在秦嶺北麓違建別墅問題發生之後,甘肅省對祁連山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再次展開“回頭看”。甘肅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先後多次赴祁連山保護區實地督促指導整改工作,並召開全省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推進會議,通報“回頭看”發現的問題,安排部署下一步整改落實工作,確保抓細抓實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

  緊盯突出問題,明確整改目標,制定整改方案,全力推動整改措施落地見效

  針對《通報》提出的問題,甘肅省成立了省委書記、省長任組長的“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等會議,深入一線實地指導調研,制定了《甘肅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落實方案》。對整改工作實行“一週一匯總、一月一調度、一季一報告”的工作機制,出臺了礦業權分類退出辦法、水電站關停退出整治方案、旅遊項目設施差別化整治和補償方案,紮實推進問題整改落實。經過努力,目前祁連山保護區問題整改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全面關停退出保護區探採礦項目。為了推動整改工作,甘肅省政府成立了礦産資源整改組,制定了整治方案,相關負責人30余次深入相關市縣實地檢查調研、走訪座談,及時掌握礦業權分類退出的第一手資料。先後下發通知,堅決停止各級各類保護區內礦産勘查開採活動和審核審批工作。積極探索自然保護區礦業權退出法理依據,在深入考察調研、面對面徵求礦業權人、自然資源部門、相關市縣政府以及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礦業權分類退出辦法》,堅持“共性問題統一尺度,個性問題一礦一策”整治原則,在以凍結方式全面停止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礦産資源勘查開發活動的基礎上,通過登出式、扣除式、補償式3種差別化方式,全部退出了保護區內144宗礦業權。

  保護區水電開發項目完成階段性整改。甘肅制定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電站關停退出整治方案》,作為開展水電開發項目整改的依據。在整改過程中,對在建水電站採取“一站一策”分類整治。對於關停的水電站,不但拆除了現場的所有設施,還對引水樞紐、支洞、廠房等周邊場地進行清理,並恢復了植被。

  依法依規整治旅遊設施。甘肅省通過全面排查清理,摸清了祁連山保護區內的旅遊項目底數,共有旅遊項目25項,其中核心區、緩衝區5項,實驗區20項。摸清底數後,制定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旅遊設施項目差別化整治和補償方案》,明確了祁連山保護區旅遊項目差別化整治的原則和政策界限,即對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的旅遊開發項目和設施,堅決予以關停退出,限期拆除,並實施生態恢復;對實驗區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等違規項目和設施,停止建設或使用,組織專家進行評估,逐一排查梳理,分類提出解決辦法;對實驗區證照齊全、前期工作完備的旅遊項目評估達標的,允許繼續經營,但需嚴格遵循生態保護、環境容量等法規,強化環境監管。對評估不達標的,停止建設或使用,限時整改。並出臺了《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旅遊項目差別化整治措施清單》,逐一明確了25個旅遊項目的整改目標、整改措施、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此外,還通過實地督查、跟蹤督辦、下督辦單等方式,確保整改措施落實見效。

  整治草原超載問題。在《通報》發佈後,甘肅對《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進行了修訂,修改內容22處,嚴格與上位法保持一致。制定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林草“一地兩證”問題整改落實方案》,調查核實保護區林權證與草原證重疊面積567萬畝,完成了林草“一地兩證”問題的整改。將保護區8縣1場所有草原納入了新一輪草原獎補政策範圍。積極穩妥推進保護區內生態移民,有效緩解人類活動對保護區帶來的影響和擾動。

  加強環境監管,打擊保護區內違法違規活動。《通報》發佈後,甘肅省相關部門加大對企業環境守法情況的暗查檢查和執法力度,將祁連山地區522家重點工業企業納入各地年度環境執法工作計劃,基本資訊全部錄入《甘肅省環境監察移動執法資訊平臺—企業檔案系統》,並開展多輪次暗查排查工作,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查處。

  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全面加強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監管

  在整改過程中,甘肅省注重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機制,以更好地保護祁連山保護區生態環境。一是健全理順管理體制,《祁連山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已經專家論證通過,編制印發了《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甘肅省片區實施方案》,掛牌成立了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祁連山22個保護站和18個森林派出所全部上劃甘肅省林草部門管理,理順了祁連山保護區管理體制。二是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制定了《甘肅省祁連山地區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實施方案》,于2017年11月完成了祁連山地區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任務。三是建立産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定《甘肅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産業準入負面清單(試行版)》,嚴禁納入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範圍的10個縣發展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産業。四是積極推進自然資源資産管理各項改革試點,制定《祁連山地區自然資源産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編制完成祁連山地區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制定《甘肅省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試點工作方案》。五是加大生態補償力度,制定《甘肅省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試點實施意見》,推進祁連山地區黑河、石羊河流域開展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試點。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屬超大型自然保護區,單靠人力進行監管存在一定的不足,為此,甘肅省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建立起“天空地”一體化的生態環境監測網路,著力打造高效能、資訊化、多方位、全覆蓋的長效監管體系。例如,張掖市生態環境局建立起了以“一庫八網三平臺”為主要內容的生態環境立體化監管模式,通過對各類環境要素監測數據有效整合,可以對祁連山和黑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與脆弱區、草原等的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趨勢開展常規監測、生態調查和動態評估,有效提高了生態環境全面監管的科學化、精準化水準。

  中央對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事件進行通報,嚴厲指出了問題之所在,深刻剖析了問題發生的根源,對各地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一次深刻警醒和有力鞭策。這一事件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抓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各地黨政部門必須增強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自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以完善制度體系為保障,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必須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舉措辦法。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