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青海省一些地方退化草原生態修復不嚴不實 草原生態保護存在突出問題

2023-12-22 來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

2023-12-22 來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2023年12月,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青海省發現,部分退化草原修復項目方案制定不科學,驗收評估放鬆要求,後期管護不到位,生態修復效果大打折扣。

  一、基本情況
  青海省天然草原面積大,生態系統脆弱。特別是高寒草甸嚴重退化後形成的黑土灘,治理難度大,對草原生態系統構成嚴重威脅。做好退化草原的生態修復,加強黑土灘治理,是改善天然草原品質、構建健康草原生態系統的重要措施。
  二、主要問題
  一是一些修復項目方案制定不科學。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明確要求,科學推進退化草原生態修復工作,實施黑土灘等退化草原綜合治理。青海省制定的《關於加強青海省草原保護修復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大草原修復治理力度,加快退化草原植被和土壤恢復。督察發現,青海省部分退化草原修復項目方案在制定之初就存在明顯缺陷。果洛州久治縣2021年編制的退化草原修復項目,草原改良地塊中包含了位於索乎日麻鄉的2.6萬畝石質山峰。現場檢查時看到,這些山峰既沒有土壤覆蓋也沒有植被生長,不應作為退化草原進行修復。果洛州林草局沒有嚴格把關,即同意項目實施。其後,縣林草局又違規對項目進行重大調整。海北州門源縣2023年編制的退化草原補播項目,與人工飼草基地重疊653畝;祁連縣2022年編制的草原改良項目扎沙村地塊,也與人工飼草基地重疊237畝。
  圖1  2023年12月6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久治縣2021年退化草原修復項目草原改良地塊中包含了位於索乎日麻鄉的2.6萬畝石質山峰
圖2  2023年12月16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祁連縣2022年編制的草原改良項目扎沙村地塊中包含237畝飼草基地
  二是一些修復項目驗收降低標準。根據青海省《草原生態修復工程效益監測及評估規範》,退化草原生態修復項目在驗收時,應當科學、足量設置監測點位,在實施當年和第二年分別對項目區出苗率、草原蓋度、鮮草産量等指標進行測定,科學評價項目區修復效果。督察組抽查發現,海南州2022年以來實施的12個退化草原生態修復項目,包含347個項目地塊,按照要求應該設置1000多個點位,縣級自查驗收時只設置了144個,無法有效評估修復效果。海南州貴南縣2022年實施的3個地塊1萬畝黑土灘修復項目,當年縣級自查驗收時,僅在2個地塊中設置了4個點位;2023年3月,省州對該項目聯合驗收時,僅進行簡單查看就通過驗收。果洛州瑪沁縣2022年實施的退化草原修復項目中,不論縣級自查驗收還是省州聯合驗收,都沒有對次年草原蓋度、鮮草産量指標等進行核驗,項目驗收就順利通過。現場檢查時看到,兩個項目區內均存在大量裸露地塊,未達到設計的修復要求。
圖3  2023年12月10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貴南縣2022年實施的黑土灘修復項目記憶體在大量裸露地塊
圖4  2023年12月5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瑪沁縣2022年實施的退化草原修復項目記憶體在大量裸露地塊
  三是一些修復項目後期管護不到位。按照退化草原修復的管護要求,修復項目實施兩年內,應嚴格落實封閉管理措施。督察發現,一些地方以管不住、不好管為由,對項目後期管護明顯不重視、不作為,草原修復成果維持不到兩年又回歸舊狀。在黃南州河南縣2023年剛剛實施的黑土灘修復項目區,有的地塊植被已被破壞殆盡,只殘留部分草根。在果洛州久治縣2023年剛剛實施的州本級黑土坡修復項目地塊,種植的早熟禾、披鹼草、中華羊茅等牧草已不見蹤影,項目區內只有大片裸露的地面。
圖5  2023年12月5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久治縣2023年剛剛實施的州本級黑土坡修復項目地塊內牧草已不見蹤影
  三、原因分析
  青海省有關部門和地方對生態文明建設認識不到位,落實退化草原生態修復要求不嚴不實,項目制定、驗收和後期管護存在突出問題,對草原生態保護造成不利影響。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