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湖南省洞庭湖濕地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2024-05-17 來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

2024-05-17 來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2024年5月,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湖南省發現,環洞庭湖的益陽、常德、岳陽等地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力,洞庭湖濕地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一、基本情況
  洞庭湖是長江流域重要通江湖泊,濕地生態資源豐富多樣,湖區周邊分佈著25個自然保護區、22個濕地公園、18個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在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督察發現,洞庭湖區域一些地方生態保護工作不嚴不實,濕地生態面臨惡化風險。
  二、主要問題
  一是退林還濕半途而廢。為解決嚴重威脅洞庭湖濕地水生態安全的歐美黑楊種植問題,2017年,湖南省制定《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楊樹清理工作方案》《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底前全部清退自然保護區內歐美黑楊,並同步開展退林還濕、平溝還水等生態修復工作。督察發現,益陽市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歐美黑楊已清退,但平溝還水等生態修復工作基本未開展,保護區內溝、壟密布,濕地生態整體性被切割,總面積約18.3萬畝,其中位於核心區、緩衝區共7.1萬畝,“恢復近自然濕地景觀,增加濕地面積,提升濕地生態服務功能”的要求基本沒有得到落實。
  圖1  2024年3月,督察組暗查發現,益陽市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內仍然存在大量的挖溝抬壟區域(左圖為南洞庭湖自然濕地景觀,右圖為南洞庭湖挖溝抬壟現狀)
  二是違規種植死灰複燃。督察發現,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部分已經完成歐美黑楊清退的區域,違反《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楊樹清理工作方案》有關要求,復種了大量林木。當地政府組織清退保護區內歐美黑楊的同時,益陽沅江市水利部門卻于2017年10月至2022年1月,擅自簽訂25份租賃合同,將本應實施生態修復的2.1萬畝歐美黑楊清退區域出租給個人,違規用於楓楊、旱柳等林木種植。督察組暗查發現,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正在挖坑種樹,清理整頓工作不徹底,違規種植死灰複燃。
圖2  2024年4月,督察組暗查發現,益陽市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歐美黑楊已清退區域正在挖坑種樹
  三是非法採砂破壞濕地。澧水河口濕地保護區位於常德市澧縣、津市兩個區域,保護區面積11.9萬畝。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採石、挖沙。督察發現,2019年7月常德澧縣水利部門違規審批,允許澧縣經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澧縣東躍商貿實業有限公司在澧水河口濕地保護區的孟姜垸洲灘內進行採砂作業,截至2022年6月,非法採砂1779萬噸,孟姜垸洲灘被挖空1835畝。為使違法採砂合法化,2022年12月,津市市政府擬將孟姜垸洲灘調出澧水河口濕地保護區,未得到上級部門批准。2023年9月,省水利廳印發《湖南省湘資沅澧幹流及洞庭湖河道採砂規劃(2023—2027年)》,明確要求孟姜垸採區“在相關自然保護地範圍調整方案批復前,不得採砂”,但2023年10月澧縣水利部門再次違規審批,同意澧縣九澧砂石有限責任公司、澧縣湖洲實業有限公司等4家採砂公司繼續採砂作業,截至督察進駐時,非法採砂124萬噸,孟姜垸洲灘再次被挖空250畝,累計挖空面積達2085畝。現場督察發現,孟姜垸洲灘內堆存約17.6萬噸砂石,部分船隻在澧水幹流河道分選砂石,泥漿水直排,嚴重破壞澧水河口濕地保護區的生態環境。
圖3  督察組查詢衛星影像顯示,澧水河口濕地保護區孟姜垸洲灘被大面積採挖
圖4  2024年4月,督察組暗查發現,澧水河口濕地保護區孟姜垸洲灘正在採砂
  此外,汨羅江河口段鯰國家級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位於湘江、汨羅江交匯處,每年3月至6月為特別保護期,不得從事可能對保護區內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損害的活動。2024年4月,岳陽市汨羅農業農村發展有限公司擅自在保護區實驗區內違規開展河道底泥及採砂尾堆清理作業,侵擾水産種質資源保護魚類繁育、索餌,嚴重影響保護魚類及其生存環境。
  三、原因分析
  益陽、常德、岳陽等地對洞庭湖濕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整改工作不嚴不實,違規種植、違法採砂屢禁不止,生態破壞問題突出。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