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雲南省昆明麗江等城市生活污水長期直排 黑臭水體整治不力

2024-05-27 來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

2024-05-27 來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2024年5月,中央第七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雲南省發現,昆明、麗江、普洱等城市大量生活污水長期直排,城區黑臭水體整治不力,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嚴重滯後。
  一、基本情況
  昆明是我國西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麗江、普洱是知名旅遊城市,其生活污水排放量較大。國家《關於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和《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等文件明確要求,紮實推進城鎮污水處理,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建立防止返黑返臭的長效機制。
  二、主要問題
  一是大量生活污水長期直排。督察發現,昆明市將主城區産生的大量生活污水,抽排至位於西山腳下的西園隧洞,直排沙河後匯入螳螂川,日均排放量高達13萬噸,導致螳螂川水質長期為V類甚至劣V類。監測結果顯示,西園隧洞出口污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分別為73毫克/升、14毫克/升、1.2毫克/升,分別超地表水Ⅲ類標準2.7倍、13倍、5倍。進一步調查發現,西園隧洞污水直排問題已持續多年。2018年以來,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等部門先後十余次向市委、市政府報告相關問題,但一直未引起重視,也未推動解決。2023年8月,雲南省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該問題後,昆明市仍未引起足夠重視。直至此次督察進駐期間,才將部分污水回抽至污水處理廠處理。
圖1  2024年5月9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每天高達13萬噸生活污水經西園隧洞直排
  麗江市城區現有3座污水處理廠,已經全部超負荷運作。晴天時每天有超過2萬噸生活污水直排金沙江一級支流漾弓江,雨天時排放量更大。監測結果顯示,化學需氧量、總磷濃度分別為115毫克/升、4毫克/升,分別超地表水Ⅲ類標準4.8倍、19倍,位於其下游的龍興村國控斷面水質長期為Ⅳ類。
圖2  2024年5月14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麗江市每天超過2萬噸生活污水直排漾弓江
  二是城市黑臭水體問題仍然突出。老海河位於昆明市主城區,兩岸污水收集管網不完善,周邊污水處理廠長期超負荷運作,大量生活污水積存在河道內。現場督察發現,河道內沉積大量淤泥,水體明顯發黑,異味刺鼻。監測結果顯示,氨氮濃度高達43.6毫克/升,超地表水Ⅲ類標準42.6倍,為重度黑臭水體。昆明市官渡區新螺螄灣排洪溝尾端積存大量生活污水,氨氮濃度為10.8毫克/升,超地表水Ⅲ類標準9.8倍,輕度黑臭。
圖3  2024年5月15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位於昆明市主城區的老海河為重度黑臭水體
  2022年國家有關部門印發的《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求,地級及以上城市政府要排查新增黑臭水體及返黑返臭水體,及時納入黑臭水體清單並公示,限期治理。2023年國家有關部門檢查發現,福保大溝、照青路附近溝渠、東大溝等溝渠也屬於黑臭水體,但昆明市未按要求落實。
圖4  2024年5月15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官渡區新螺螄灣排洪溝下游100米段黑臭水體
  三是治理工程進展嚴重滯後。雲南省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要求,2022年底完成普洱市第三污水處理廠建設。但當地降低標準,僅要求2022年底完成土建工程。2023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普洱市第三污水處理廠建設滯後,大量生活污水直排思茅河。截至此次督察進駐,該污水處理廠仍未建成,思茅河水質長期為Ⅳ類甚至Ⅴ類。
圖5  2024年5月18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普洱市第三污水處理廠尚未建成
  督察還發現,昆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建設管理長期不到位,雨污混流、管網破損滲漏等問題普遍存在,嚴重影響現有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能。主城區現有22座污水處理廠,有7座常年超負荷運作,4座年均負荷率不足50%,11座年均進水生化需氧量濃度小于100毫克/升,西山區海口水質凈化廠進水生化需氧量濃度甚至低於40毫克/升。
  三、原因分析
  昆明市、麗江市、普洱市等地方落實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責任不到位,對長期存在的污水直排、黑臭水體問題重視不夠、投入不足,推動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不力。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