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江西省一些地方建築垃圾等固體廢物違法違規堆存處置問題突出

2024-06-06 來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

2024-06-06 來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2024年5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江西省發現,一些地方建築垃圾等固體廢物亂堆亂倒現象普遍,違法處置問題突出,存在嚴重環境風險隱患。

  一、基本情況
  江西省一些地方建築垃圾等固體廢物管理要求落實不到位,消納填埋場所不足,綜合利用推進滯後。建築垃圾違規堆存點往往還混雜大量工業固廢甚至危險廢物,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
  二、主要問題
  一是消納場所嚴重不足。萍鄉市一直沒有制定建築垃圾綜合利用規劃,既無消納填埋場所也無綜合利用企業。督察發現,湘東區在未履行相關審批手續、無污染防治措施情況下,在楊家田地塊違規設置棄土場,2021年以來露天堆放工程渣土高達540萬噸,形成一座十余米高、佔地數百畝的“渣山”。2021年5月,南昌市制定《建築垃圾處置專項規劃(2021—2035年)》,明確2025年底前新建和改擴建12座消納填埋場、設計總庫容400萬立方米,但工作推進嚴重滯後,截至目前僅在南昌縣、進賢縣和安義縣建成3座消納填埋場、總庫容72萬立方米。由於正規消納場所庫容不足,南昌市不得不設置一些建築垃圾臨時消納場所,但又大多手續不全。南昌經開區高椅山二路附近的臨時消納場,因審批手續不全2023年1月被關停,場內已經堆存的13萬噸建築垃圾無處可去。當地2023年9月又將附近一處洼地作為臨時堆存點,露天堆放建築垃圾3萬餘噸。
  圖1  2024年5月15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萍鄉市湘東區楊家田地塊露天堆放工程渣土540萬噸,形成一座十余米高、佔地數百畝的“渣山”
  二是亂堆亂放亂象普遍。萍鄉市湘東區岩下裏地塊違規佔地52.6畝,露天堆存建築垃圾、工業固廢等56萬噸,現場督察時仍有貨車前來傾倒。在華瑞新材料公司南側地塊,發現露天堆存建築垃圾、工業固廢4.8萬噸。2024年3月,督察組暗查發現,南昌市新建區樵舍林場內有10余處建築垃圾堆存點,大的佔地數百平方米,並有部分生活垃圾混入,現場惡臭撲鼻。安義縣職教大道沿線有多處建築垃圾堆存點,其中一處堆存點中傾倒工業廢水處理污泥等危險廢物7.6噸。紅谷灘區鷹潭街地鐵站附近,多處建築垃圾、生活垃圾混存點的淋溶液直排外環境,監測結果顯示,淋溶液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分別超過地表水Ⅲ類標準30.5倍、16倍、15.5倍,現場異味刺鼻,周邊群眾反映強烈。贛江新區白馬廟附近露天堆放建築垃圾、工業固廢達4000噸。
  圖2  2024年5月13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南昌市紅谷灘區鷹潭街地鐵站附近,多處建築垃圾、生活垃圾混存點的淋溶液直排外環境,現場異味刺鼻,周邊群眾反映強烈
  督察還發現,不少建築垃圾違法違規堆存在河道和濕地公園,破壞自然生態。撫州市宜黃縣違反水法、河道管理條例,將1.2萬立方米建築垃圾堆存在宜黃河龍崗嶺河段,佔用河道管理範圍4300平方米,嚴重影響河道行洪防洪。上饒市弋陽縣信江省級濕地公園內,違規堆存工程渣土等建築垃圾近千噸,破壞濕地生態環境。
  圖3  2024年5月14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上饒市弋陽縣信江省級濕地公園內,違規堆存工程渣土等建築垃圾近千噸
  三是違法處置問題突出。一些綜合利用企業嚴重違反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宜春樟樹市鑫泉固廢處理公司處理水準低下,在貯存倉庫已飽和情況下,仍然大量接收固體廢物以獲取委託費用。2024年1月,督察組暗查發現,廠區外空地上違法堆存大量建築垃圾、污水處理廠污泥、鹼渣等固體廢物,沒有設置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措施。更為惡劣的是,此次督察進駐前,為了掩蓋非法堆存行為,企業將430噸污泥和10噸鹼渣就地覆土填埋。督察還發現,萍鄉市上栗縣洋灃禮花製造公司擅自在廠區挖出簡陋土坑,長期以來露天焚燒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工業固廢和危險廢物,督察組現場督察時,仍露天堆存工業固廢60余噸、危險廢物0.6噸。
  圖4  2024年5月20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宜春樟樹市鑫泉固廢處理公司在廠區外空地上將430噸污泥和10噸鹼渣覆土填埋
  三、原因分析
  江西省一些地方對生態文明建設認識不到位,建築垃圾等固體廢物消納處置和污染防治存在明顯短板,對違規堆放、違法處置行為監管乏力,導致問題長期存在,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