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湖北省部分地方大氣污染反彈嚴重

2024-06-13 來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

2024-06-13 來源: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協調局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2024年5月,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湖北省發現,部分地方“兩高”項目盲目開工管控不力,部分行業污染治理不到位,一些企業單位違法違規問題突出,環境空氣品質反彈嚴重。

  一、基本情況
  “十四五”期間,湖北省多個城市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濃度不降反升,荊州市、黃岡市、孝感市細顆粒物濃度逐年上升,2023年比2021年分別升高34.3%、29%、27.3%。
  二、主要問題
  一是“兩高”項目盲目開工管控不力。一些地方“兩高”項目批建不符、未批先建問題突出。黃岡市雲華安化工有限公司合成氨搬遷技改項目批小建大,違規新增合成氨産能10萬噸/年;湖北雄陶陶瓷有限公司升級改造項目新增耗煤約10萬噸/年,未報批節能審查手續。黃石市大冶特殊鋼有限公司獲批建設1座1280立方米煉鐵高爐,2020年8月實際建成1840立方米並投入使用,新增煉鐵産能約39萬噸;湖北天源模具材料有限公司于2024年2月違規建成一台15噸中頻爐。
  圖1  2024年6月4日,督察組現場督察使用無人機拍攝,黃石市大冶特殊鋼有限公司獲批建設1座1280立方米煉鐵高爐,實際建成1840立方米
  2020年12月,國家有關部門印發《關於加強重點行業建設項目區域削減措施監督管理的通知》要求,所在區域、流域控制單元環境品質未達到國家或者地方環境品質標準的,建設項目應提出有效的區域污染物削減方案。2020年荊州市細顆粒物濃度未達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但2021年,位於該區域內的華魯恒升(荊州)有限公司園區氣體動力平臺項目和合成氣綜合利用項目未按要求編制有效的削減方案,反而將2016年關停16家磚瓦廠的污染物排放量作為削減主要來源,實際並未削減。兩項目于2023年10月建成投運,每年將新增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約500噸、700噸,約佔荊州市排放總量的8%、4%。
圖2  2024年5月27日,督察組現場督察使用無人機拍攝,華魯恒升(荊州)有限公司未編制有效的區域削減方案,已建成投運
  二是一些行業污染治理不到位。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在禁燃區內禁止銷售、燃用高污染燃料。國家有關部門2019年7月印發《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要求,玻璃行業全面禁止摻燒高硫石油焦(硫含量大於3%)。督察發現,湖北省8家平板玻璃生産企業中5家違規使用高硫石油焦,武漢長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瀚煜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分別位於武漢市、荊州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本不該使用石油焦,反而長期使用高硫石油焦,其中湖北億鈞耀能新材股份公司氮氧化物排放量大,部分時段超標排放,冒黃煙現象突出。
圖3  2024年3月4日,督察組暗查發現,湖北億鈞耀能新材股份公司冒黃煙現象突出
  《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明確,陶土坩堝玻璃纖維拉絲生産工藝與裝備為落後生産工藝裝備,應立即淘汰。黃岡、荊門及天門3市6家企業建有8條陶土坩堝玻璃纖維拉絲生産線,其中3條生産線為2024年新建。
圖4  2024年5月18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武穴市錦秀玻纖製品有限責任公司使用陶土坩堝生産玻璃纖維
  三是監測檢測弄虛作假問題多發。湖北省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約佔全省總排放量的40%。督察期間抽查8家機動車尾氣檢測機構發現,荊門市萬暢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利用其他設備的風扇轉速偽造實際檢測車輛轉速,出具虛假檢測報告;咸寧市通城東升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宜昌當陽市永生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有限公司、武漢市好江南天機動車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通過松油門、換擋位等方式降低車速,進而減少柴油車輛排放污染物檢測濃度,用明顯不符合柴油車污染物排放測量方法要求的檢測數據,出具虛假檢測報告。武漢市成功機動車安全技術檢測有限公司在檢測設備進氣管上人為安裝閥門,減少進氣流量,降低尾氣污染物排放濃度。荊門市耀東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宜昌市當陽安通機動車檢測有限公司無正當理由變更檢測方法,降低檢驗標準,導致車輛由不合格變成合格。
  部分企業自動監測數據失真失實。荊州市玉沙集團有限公司2024年2月2日至5月20日正常生産,期間鍋爐煙氣氮氧化物、顆粒物分別超標40天、31天,但企業將生産狀態虛假標記為“停運”上報監管平臺,以逃避處罰。孝感市長舟鹽化有限公司燃煤鍋爐煙氣現場實測二氧化硫濃度是自動監測數據的4倍,部分未經脫硫處理的煙氣直排。
圖5  2024年5月20日,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荊州市玉沙集團有限公司生産期間污染嚴重
  三、原因分析
  湖北省部分地方對大氣環境品質改善重視不足,污染防治攻堅力度不夠,污染治理措施推進不力,有關部門監管不到位,部分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