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督察整改看成效(14)丨為了一江清水向東流——江西省九江市打造長江“最美岸線”的綠色蝶變

2021-01-19

2021-01-19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擁有鄱陽湖三分之一水域,風景秀麗、物産豐饒,是長江中下游最大的石材儲藏地,而都昌的石材資源又主要分佈在蘇山鄉,該鄉已探明花崗岩儲量達4.4億立方米。本世紀初,隨著花崗岩資源的開採,石材産業“紅極一時”,都昌成為江西省最大的飾面板材生産基地。但過去由於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環保意識淡薄,在礦山開採的同時,忽視了礦山地質環境的保護,導致礦區周邊生態環境遭受破壞。
  2018年6月,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深入都昌縣督察,指出全縣石材礦山均未開展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態恢復工作,未從源頭管控石材行業揚塵污染。現場檢查時一些開採點廢棄石料淤塞水庫,“牛奶湖”現象仍未消除,大量石材加工作坊無粉塵和廢水治理設施,生産時粉塵漫天,污水橫流。2019年1月,該問題被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列為典型案例。針對這些問題,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深刻警醒、立行立改,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牌”發展戰略,堅決落實環保問題整改,紮實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經過兩年多的艱辛努力和綜合整治,都昌縣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礦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礦産開發秩序逐步規範。都昌縣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礦山變綠,天空見藍,礦區百姓幸福感持續上升。
都昌縣石材礦山整改前,礦山一片狼藉,切割廢水隨意直排
從整改機制上做“加法”,切實修復礦山生態
  石材業的發展,為當地居民帶來收入的同時,也留下了不少“後遺症”。其中,石灰粉污染尤為嚴重,礦區房屋都變成了白色,家家戶戶緊閉門窗,早上剛擦乾凈的桌子,過一會又是一層石灰。一些礦山周邊的道路長期遭受礦車碾壓,破損嚴重,嚴重影響礦區群眾出行,一到下雨天更是泥濘遍地,山上的石窟也成為一大安全隱患。
  為做好礦山修復攻堅戰,恢復礦山生態,九江市委、市政府以打好“生死牌”的高度政治自覺狠抓環保整改,將生態環保作為頭等大事進行全面部署,制定石材開採環保問題整改方案,按照“宜林則林、宜水則水、‌‌宜耕則耕、‌‌宜草則草”的要求,對存在的問題逐個掛號整改,因地制宜開展礦山生態修復。
  2018年,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市委、市政府對都昌全縣礦山全面開展生態修復,確定了由都昌縣政府&&,相關部門合力督促,礦山企業為主體的整改機制,其中:持證礦山治理主體為企業,廢棄礦點治理主體為屬地鄉鎮,“牛奶湖”治理主體為水利部門。2018年9月以來,該縣集中力量先後六批次約談礦山業主,督促其依法履行修復義務,如期完成生態修復治理。2019年3月,該縣再次對未按期完成修復任務的企業,逐一約談負責人,對拒不履行生態修復義務的礦山企業法人,依法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
生態修復、成果顯著 礦區百姓幸福感持續上升
  2018年,都昌對全縣礦山全面開展生態修復,通過降坡、削坡、修建擋土墻、覆土復綠等措施,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實現礦區應綠盡綠。對多餘的廢石廢渣,及時清理處置;對蓄水採坑,修建安全護欄;對礦區工棚和設備設施,全面拆除清理,覆土回填,播撒草籽復綠;對工業場地,清理廢石後,有條件的復墾為耕地,並栽種芝麻、紅薯等經濟作物,變廢為寶。
  蘇山8、9號片區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工程是都昌縣礦山生態修復産業帶的示範工程,該工程採用挂網噴播、坡面光伏、岩體噴漿等工藝進行綜合整治,並按照要求建設三級沉澱池。
  蘇山村升陽水庫主要為下游1200多畝稻田提供灌溉用水。為從源頭上保證廢棄礦渣、粉塵不再被雨水衝入水庫,都昌縣新建了擋土墻、臨時截水溝、排水溝,鋪設了草皮,栽植了護岸樹木,增設了卵石滾水壩,對庫底乳狀污染沉積物及泥砂進行徹底清理,水庫的水體已達到Ⅱ類水質要求。對徐港片區總水系,通過埋設涵管、建設截排水溝、沉砂池,完善礦區排水系統,引導山水順流,減少雨水沖刷造成修復工程損毀,礦區排放的廢水經三級沉澱後達標排放。
  通過這一系列工程措施,昔日滿目瘡痍的山體,滿山遍佈的礦渣,沙石粉塵飛揚的露天礦區,蟲鳴鳥飛,草木蔥蘢,綠意盎然,宛若一幅“贛鄱露礦綠如雲”的美麗畫卷。曾經的荒山荒地既可以種植綠茶、白茶、黃茶等經濟作物,又可以種植芝麻、番薯、小麥等農作物,礦山周邊的山變綠了、水變清了、天變藍了;昔日的廢棄礦點,也成為一個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據都昌縣自然資源局主要負責同志介紹,目前都昌全縣共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完成39個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共修建擋土墻4832米,漿切截排水溝10328米,新建U型槽757米,整治邊坡25萬平米,復綠面積39萬平方米,新建道路9767米,播撒草籽2200公斤,種樹55700余株。
  家住蘇山鄉石城居委會的老百姓表示,“現在的空氣比之前好多了,水也開始清了,增收的渠道更多了,我們靠著綠水青山也能致富。”
治理後的石材礦山,生態恢復良好
聯合執法、形成合力 後期管理不斷跟進
  都昌依法治理石材開採伴生的環境污染問題,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保護青山綠水,守護生態優勢。
  2019年3月16日,該縣自然資源局、石材辦、公安局、生態環境局、城鄉規劃建設監察執法大隊等部門聯合執法,依法對礦區工棚及附屬設施集中實施拆除清理,共拆除清理120棟礦區附屬房屋,依法關閉36家違法石材加工小作坊和8家違法開採礦山企業。
  同時,都昌縣聯合執法隊對已驗收的廢棄礦山(點)修復工程,嚴格實行封閉管養,原則上屬地鄉鎮每週都組織人員巡查1次以上;對人為破壞修復工程行為,及時制止嚴厲打擊;對沉澱池、排水溝沉積泥沙及時清理;對雨水沖刷損毀的區域重新修復,防止發生二次破壞;做好苗木日常養護,定期更新現狀照片。對生産礦山,做到礦山開採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同步進行,按照“誰破壞、誰治理”“邊開採、邊治理”的要求,開採一片,恢復一片,復綠一片,把礦山開採對生態環境破壞控制最低。認真落實礦山執法動態巡查制度,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利用衛片執法檢查、自然資源智慧監管平臺、無人機航拍監控技術,嚴打破壞生態環境行為。
治理後的升陽水庫——“牛奶湖”,水質清澈
  通過兩年多的艱辛努力和綜合整治,都昌縣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礦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礦産開發秩序逐步規範。
  鄱陽湖上都昌縣,燈火樓臺一萬家。隨著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深入貫徹落實,鄱陽湖畔的生態大縣,將奮力在綠色發展中謀求更大作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景將成為常態,乘著生態文明的浩蕩東風,都昌縣將在高品質跨越式發展道路上奮力譜寫新的篇章!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