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山東黃河三角洲和四川雪寶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調整有關問題的復函
國家林業局辦公室:
《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關於山東黃河三角洲等8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調整的函》(護自函〔2011〕19號)收悉。根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調整和功能區調整及更改名稱管理規定》,山東黃河三角洲和四川雪寶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功能區調整方案通過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會議審議。現將有關評審意見函覆如下:
一、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一)同意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功能調整。將2001年以來黃河口新生陸地區域調整為核心區,調整面積5910公頃;將大汶流管理站黃河內堤壩(順河路)兩側,北至黃河南岸、南至原農牧生産路原核心區調整為實驗區,調整面積3933公頃;將原農牧生産路以南500米核心區調整為緩衝區,調整面積565公頃;將大汶流管理站封育溝以東原緩衝區調整為實驗區,調整面積1446公頃;將黃河防洪南大堤南側緩衝區調整為實驗區,調整面積1119公頃。保護區功能區調整後,核心區由58000公頃調整為59419公頃,緩衝區由13000公頃調整為11233公頃,實驗區由82000公頃調整為82348公頃。
(二)調整後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53000公頃,其中核心區59419公頃,緩衝區11233公頃,實驗區82348公頃。保護區範圍在北緯東經118°32.981′—119°20.450′,37°34.768′—38°12.310′之間。保護區分為兩部分,分別為現行黃河入海口兩側部分和1976年以前黃河刁口河流路黃河入海口部分。現行黃河入海口兩側部分,北從孤東油田海堤紀念碑起,沿孤東油田圍海大堤向南至孤東油田大紅門,沿孤東公路向西至一棵樹,沿黃河北大堤向西至西河口黃河故道東大堤北端,向南沿西河口黃河故道東大堤至南端,向東沿黃河南防洪大堤至防潮堤,向南沿防潮堤至小島河,向東至低潮時負3米等深線。1976年以前黃河刁口河流路黃河入海口部分,東以孤北路向北至老五河溝至樁古46井為界,南以樁埕路為界,西以黃河故道三河為界,北以低潮時負3米等深線為界。
調整後保護區設三處核心區,分別為黃河口管理站核心區、大汶流管理站核心區和一千二管理站核心區。黃河口管理站核心區邊界從拐點(119°10′4.59〃E,37°45′58.93〃N)起,至拐點(119°10′4.59〃E,37°46′24.82〃N),沿低潮時海岸線至黃河西岸,沿黃河西岸至拐點(119°10′4.59〃E,37°45′58.93〃N)。大汶流管理站核心區邊界從墾東28井起,經121海溝入海口、黃河北2號防臺、黃河南內堤壩、黃河南內堤壩延伸1000米處、墾東6號計量站、1號防臺泄水閘南延500米處、中泄水閘南延500米處、環形鳥島南100米處至大汶流海溝與南壩交界處,沿大汶流海溝左岸至低潮時海岸線,沿低潮時海岸線至黃河現行流路東岸,沿黃河現行流路東岸至墾東28井。一千二管理站核心區邊界以13個拐點連線為界,拐點坐標分別為(118°40′8.71〃E,38°07′36.97〃N;118°40′9.36〃E,38°08'15.77〃N;118°42′14.97〃E,38°08′59.55〃N;118°43′15.94〃E,38°08′37.02〃N;118°43′47.46〃E,38°07′10.13〃N;118°42′3.88〃E,38°05′44.89〃N;118°40′59.93〃E,38°05′55.12〃N;118°41′35.78〃E,38°03′23.38〃N;118°42′25.29〃E,38°04′35.74〃N;118°44′49.65〃E,38°04′37.79〃N;118°46′10.06〃E,38°04′48.61〃N;118°45′21.39〃E,38°06′54.29〃N;118°45′23.70〃E,38°07′58.43〃N)。
二、四川雪寶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一)同意四川雪寶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功能區調整。將原散埡核心區以“土城-泗耳”通鄉道路為中心線,兩側各50m建設影響範圍調整為實驗區;將石龍溝尾、小灰山、熊榨梁等大熊貓現實棲息地由實驗區、緩衝區調整為核心區;將原木梭壩、杜坪壩緩衝區一線“通鄉道路”兩側各50m建設影響範圍調整為實驗區;將小灰山區域與松潘白羊自然保護區核心區交界部分的緩衝區調整為核心區;將石龍溝尾、熊榨梁等大熊貓現實棲息地由實驗區調整為核心區;將石龍溝尾的實驗區調整為緩衝區。保護區功能區調整後,核心區由39432公頃調整為39565公頃,緩衝區由9799公頃調整為9192公頃,實驗區由14384公頃調整為14858公頃。 (二)調整後的四川雪寶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3615公頃,其中,核心區39565公頃,緩衝區9192公頃,實驗區14858公頃。保護區範圍在東經103°50′32〃-104°17′18〃,北緯32°15′03〃-32°38′40〃之間。東從虎牙鄉高山堡無名溝與虎牙河交匯口起,順虎牙河向東南在大拐彎處上山脊,沿山脊線向南跨田家灣河後至海子梁,向東沿山脊線經木梭壩、石龍溝尾至黑岩;南從黑岩起,沿山脊線向西經熊榨梁、小灰山、小溝、泗耳溝、廟子灣至長水溝口;西從長水溝口起,向北沿山脊線經三牙羌至廣草坪;北從廣草坪起,沿山脊向北至雪寶頂,向東南經大馬場至高山堡無名溝與虎牙河交匯口。保護區不包括泗耳鄉泗耳村和泗耳鄉林場。
調整後保護區設2處核心區,第一處核心區東以雪寶頂下黃祠堂溝與木角背溝的分水嶺山脊為界;南以平武與松潘縣界為界;西以平武與松潘縣界為界;北以雪寶頂為界。第二處核心區南以熊榨梁、小灰山、平武松潘縣界為界;西以散埡、杜平壩以東為界;北以石龍溝尾、熊榨梁為界。
三、保護區的範圍和功能區劃以附圖為主,文字描述作為參考
請按照新的調整方案標明功能分區,並向社會公告。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
2012年11月23日
抄送:國務院辦公廳,山東省、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山東省、四川省環境保護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