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金沙江上游拉哇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你公司《關於審批〈金沙江上游拉哇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的請示》(中國華電安環〔2017〕187號)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拉哇水電站地處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交界處的金沙江上游幹流河段,壩址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拉哇鄉拉哇溝以上400米處。電站開發任務以發電為主,採用堤壩式開發,裝機容量200萬千瓦。工程樞紐主要由擋水建築物、泄水建築物、引水發電系統等組成。擋水建築物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234米。水庫正常蓄水位2702米,對應庫容23.14億立方米,死水位2672米,具有季調節性能。其上游崗托水電站建成後,拉哇水電站按照日調節方式運作,聯合運作低水位為2697米。
該項目建設總體符合《金沙江上游水電規劃》及規劃環評的相關要求。水電站的建設和運作將改變壩址上下游的河流水文情勢,對所在河段水生生物、陸生生物及其生境等可能産生不利影響,在嚴格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後,不利環境影響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或控制。因此,我部原則同意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和擬採取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
二、項目建設主要環境影響
(一)對水環境的不利影響。根據環境報告書描述,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849立方米/秒,實測最小流量約134立方米/秒;項目工程所在河段水質滿足《地表水環境品質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標準要求,水溫大約在1.7~15.5攝氏度之間,平均流速1.9米/秒。壩址區岩溶不發育,水文地質條件相對簡單。項目實施後,據預測,正常蓄水位時庫區平均流速由1.9米/秒降到0.03米/秒,庫區河段由急流型變為緩流型。水電站在汛期蓄水,一般在8月蓄水至正常蓄水位,6月、7月月均出庫流量均小于壩址天然流量。電站與上游電站聯合運作,3月至8月電站下泄水的水溫低於天然水溫。生産廢水、生活污水及地下涌水、淹沒區及庫周污染源等,將可能對河流水質産生不利影響。電站下游巴塘水電站死水位高於本電站壩址處河床高程,二者水位相接,拉哇水電站下泄生態流量主要是保障巴塘水電站生態流量下泄、生態調度以及穩定發電運作。
(二)對水生生態的不利影響。根據環境影響報告書描述,項目所在河段魚類區係主要由青藏高原區係類群及西南山地類群構成。該河段未發現國家重點保護魚類,有四川省重點保護魚類1種,長江上游特有魚類7種,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的魚類2種。項目實施後,據預測,水庫蓄水後庫區流速降低,適應于底棲急流、礫石等底質環境的魚類,逐漸退至庫尾上游及斜曲等支流,庫區種群數量將明顯減少;適應于緩流生境魚類,庫區種群數量將上升,並可能成為庫區的優勢種;大壩將阻隔魚類在壩址上下游遷移;低溫水、汛期泄洪産生的溶解性氣體過飽和等,也將對下游河段魚類産生不利影響。
(三)對陸生生態等的不利環境影響。根據環境影響報告書描述,項目所在區域環境空氣滿足《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聲環境滿足《聲環境品質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區域分佈有針葉林、闊葉林、灌叢、稀樹草叢等植被類型以及近200種陸生脊椎動物。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2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10種。項目實施後,據預測,施工期産生的揚塵、噪聲、固體廢物等,將可能對區域環境和周邊敏感點産生不利影響。工程及施工佔地、淹沒等將破壞和佔用一定面積陸生植被,部分陸生野生動物生境損失,施工噪聲和人為捕殺等將可能對陸生野生動物造成驚擾和傷害,部分野生動物棲息範圍將上移或遷往庫區支流。
三、減緩項目建設生態環境影響的主要措施
(一)保障生態流量下泄。初期蓄水分兩個階段,間隔6個月左右,歷時25天,在此期間,應採取有效措施,保障下泄不低於134立方米/秒的生態流量。運作期,正常情況下通過電站承擔基荷方式保障下游生態用水需求;在3月至4月、8月至9月魚類産卵繁殖高峰期,與上下游梯級每月開展一次為期10天的聯合生態調度,滿足下游生態用水需求;全部機組停機的非正常工況下,開啟溢(泄)洪兼生態放水洞向巴塘庫區補水,以保障巴塘水電站生態用水需求。生態流量下泄以及生態調度應納入相關調度運作規程,同步建設生態流量線上監測系統。
(二)採取低溫水減緩等措施。採用12層疊梁門分層取水方案,減緩低溫水不利影響,設置庫區、壩前及壩下水溫監測系統。優化泄洪設施設計,強化泄洪管理,儘量減少出現溶解性氣體過飽和現象。施工期加強對地下水的監測,採用結構自防水、洞內洞外防排水措施,一旦出現地下水位突然降低或漏水等情況,應及時妥善應對。
(三)強化魚類棲息地保護。西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關於同意昌都市斜曲不再進行水電開發的批復》(藏發改能源〔2017〕602號),同意將庫區支流斜曲河口以上河段作為魚類棲息地予以保護,不再進行水電開發。你公司應豎立明顯標誌,明確保護河段範圍;加強與相關單位溝通協調,拆除已建木協水電站,恢復河流連通;採取有效措施,對部分河段進行生態修復;儘快制定棲息地保護管理規劃,落實各項保障措施,強化管理和保護。
(四)建設上下行雙向過魚設施。上行過魚採用軌道式升魚機方案,主要由集魚系統、提升轉運系統、放流系統組成。其中,集魚系統佈置在右岸廠房尾水下游,提升轉運系統包括佈置于大壩右岸山體中的過壩隧洞軌道系統和上游轉運平臺,放流系統包括運魚船及碼頭。下行過魚採用集運魚系統,在庫區設置集魚平臺,轉運、下行過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