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環境品質 > 其他 > 自然生態環境

2008年自然生態狀況

2009-06-05

2009-06-05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狀  況

  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情況  截止2008年底,全國已建立各種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區2538個,保護區總面積約14894.3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03個,面積9120.3萬公頃,分別佔全國自然保護區總數和總面積的11.9%和61.2%。有28處自然保護區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有20多處保護區成為世界自然遺産地組成部分。

  物種  中國疆域遼闊,地形、氣候複雜,南北跨越寒、溫、熱三帶,高原、山地佔80%,生態環境多樣,孕育了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除魚類外,中國約有脊椎動物2619種,其中哺乳類581種、鳥類1331種、爬行類412種、兩棲類295種,大熊貓、朱鹮、金絲猴、華南虎、普氏原羚、黃腹角雉、揚子鱷、瑤山鱷蜥等數百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約有高等植物30000多種,水杉、銀杉、百山祖冷杉、香果樹等17000多種植物為中國所特有。

  濕地生物多樣性  中國濕地類型齊全、數量豐富,除苔原濕地外,其餘類型均有分佈。現有100公頃以上的28類濕地總面積3848萬公頃,其中,自然濕地3620萬公頃,包括濱海濕地594萬公頃,河流濕地821萬公頃,湖泊濕地835萬公頃,沼澤濕地1370萬公頃。中國現存自然濕地僅佔國土面積的3.77%。目前中國以自然保護區為主體,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小區等多種保護管理形式並存的保護管理體系正在逐步形成。截至2008年底,全國已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550多處,國家濕地公園達到38處,共有36塊濕地列入《濕地公約》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全國共有1790多萬公頃自然濕地得到有效保護,約佔總面積的49%。

  中國濕地物種非常豐富。獸類7目12科31種,鳥類12目32科271種,爬行類3目13科122種,兩棲類3目11科300種,魚類有1000多種。濕地高等植物約225科815屬2276種,苔蘚植物64科139屬267種,蕨類植物27科42屬70種,裸子植物4科9屬20種,被子植物130科625屬1919種。濕地植物種密度為0.0056種/平方千米,是中國種密度(0.0028種/平方千米)的2倍。

措施與行動

  【發佈《全國生態功能區劃》】  2008年7月,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佈了《全國生態功能區劃》(環境保護部2008年第35號公告),劃出了216個生態功能區,確定了50個對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的區域,分析了各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問題、生態保護、限制措施。

  【印發《全國生態脆弱區保護規劃綱要》】  2008年9月環境保護部印發了《全國生態脆弱區保護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明確了生態脆弱區的概念、基本特徵,劃分出8大生態脆弱區,明確了下一步生態脆弱區的重點建設任務和優先領域。

  【自然保護區綜合管理】  完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機制,修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申報書》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和功能區調整申報書》。開展了2008年度評審工作,經國務院批准同意,調整了江西井岡山和河南豫北黃河故道2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範圍,發佈了19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面積和功能區劃。

  環境保護部聯合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和國家海洋局等部門對福建、江蘇、浙江、安徽、上海、江西、山東七省市的4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了評估。

  環境保護部聯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海洋局等部門印發了《關於加強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的通知》,要求不得隨意調整保護區,地方級保護區調整要報省政府批准。

  加強涉及自然保護區開發建設活動的監督管理,開展專項檢查,查處了一些保護區違規開發等事件。

  【生物多樣性保護】  繼續開展全國生物物種資源重點調查項目,修改完善“全國生物物種資源重點調查項目調查規範”。開展全國生物多樣性評價試點工作,選擇生物多樣性較豐富的雲南、廣西和江西三個省(自治區)作為第一批試點,2008年試點擴大到北京、江蘇、山東、湖南、青海五省(直轄市)。

  2008年,一批瀕危野生動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數量總體呈上升態勢。全國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已達到268隻;朱鹮突破1000隻;東北虎野外活動更加頻繁,棲息範圍有所擴展。朱鹮、麋鹿、野馬、揚子鱷等瀕危物種放歸自然工作穩步推進。針對野生生物保護工程重點物種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開展了一系列拯救保護試點項目,巧家五針松、落葉木蓮等極度瀕危野生植物的野外生存狀況有所改善。

  【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增殖放流】  2008年12月22日農業部公佈了(農業部公告1130號)63個國家級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第二批)。這些保護區分佈于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水系的34條江河、20個湖庫,以及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的9個海灣、島礁、灘塗等水域,擴大了對《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的保護。新納入保護的有元江鯉、彭澤鯽等一些特有種。

  2008年,全國共計增殖魚、蝦、貝等苗種計197億尾(粒),投入資金3.1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加17.8%和1.0%,其中近海海域增殖放流經濟苗種57億尾(粒),內陸水域增殖放流經濟苗種140億尾(粒),是歷年來放流規模最大、投入資金最多的一年。

  【農業野生植物保護】  2008年,農業部重點調查了27個農業野生植物資源狀況,調查範圍涉及2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363個縣(市),調查內容包括物種地理分佈及面積、生態環境、種群數量、種類、瀕危狀況等基本資訊,對894個重要分佈點進行了GPS定位,搶救收集各類農業野生植物資源1081份(次),發現了一批重要或珍貴的農業野生植物資源。新建農業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點22個。通過鑒定評價,獲得了7份優質野生稻資源和8份野生大豆資源,定位、克隆了一批高産、抗逆和養分高效吸收的基因。

  【外來入侵物種防治】  2008年,農業部繼續在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浙江、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雲南等1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開展外來入侵物種滅毒除害行動,全年動員各界力量550多萬人次,對豚草等14種重大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進行了“滅毒除害”大行動,共剷除(滅除)外來入侵生物3200多萬畝次,防除效果達到了75%以上。同時,重點對黃頂菊、薇甘菊、福壽螺等22種具有重大危害的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進行了全面普查,並建立和完善427種外來入侵物種的資訊數據庫。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