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591個縣域中,生態環境品質為“優”“良”“一般”“較差”和“差”的縣域分別有548個、1057個、702個、267個和17個。“優”和“良”的縣域佔國土面積的44.9%,主要分佈在秦嶺淮河以南、東北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一般”的縣域佔22.2%,主要分佈在華北平原、東北平原中西部、內蒙古中部、青藏高原中部和新疆北部等地區;“較差”和“差”的縣域佔32.9%,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西部、甘肅西北部、青藏高原北部和新疆大部。
2015年全國縣域生態環境品質分佈示意圖
在生態系統多樣性方面,具有地球陸地生態系統的各種類型,其中森林類型212類、竹林36類、灌叢113類、草甸77類、荒漠52類。淡水生態系統複雜,自然濕地有沼澤濕地、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濱濕地和湖泊濕地等4大類。近海海域有黃海、東海、南海和黑潮流域4個大海洋生態系統,分佈濱海濕地、紅樹林、珊瑚礁、河口、海灣、瀉湖、島嶼、上升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以及海底古森林、海蝕與海積地貌等自然景觀和自然遺跡。還有農田生態系統、人工林生態系統、人工濕地生態系統、人工草地生態系統和城市生態系統等人工生態系統。
在物種多樣性方面,已知物種及種下單元數86575種,其中,動物界35905種,植物界41940種,細菌界469種,色素界2239種,真菌界3488種,原生動物界1729種,病毒805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共420種,大熊貓、朱鹮、金絲猴、華南虎、揚子鱷等數百種動物為中國所特有。已查明真菌種類10000多種。
在遺傳資源多樣性方面,有栽培作物528類1339個栽培種,經濟樹種達1000種以上,中國原産的觀賞植物種類達7000種,家養動物576個品種。
受威脅物種 對全國34450種高等植物的評估結果顯示,受威脅的高等植物有3767種,約佔評估物種總數的10.9%;屬於近危等級(NT)的有2723種;屬於數據缺乏等級(DD)的有3612種。需要重點關注和保護的高等植物達10102種,佔評估物種總數的29.3%。
對全國4357種已知脊椎動物(除海洋魚類)受威脅狀況的評估結果顯示,受威脅的脊椎動物有932種,約佔評估物種總數的21.4%;屬于近危等級(NT)的有598種;屬於數據缺乏等級(DD)的有941種。需要重點關注和保護的脊椎動物達2471種,佔56.7%。
外來入侵物種 已發現5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對中國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已造成嚴重影響。
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建立各種類型、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區2750個,保護區總面積14733萬公頃。其中,自然保護區陸地面積約14288萬公頃,佔全國陸地面積的14.88%。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46個,面積約9695萬公頃,其中陸地面積佔全國陸地面積的9.97%。
2016年全國不同類型自然保護區情況
類型 |
數量(個) |
面積(公頃) |
森林生態 |
1427 |
31728927 |
草原草甸 |
41 |
1654155 |
荒漠生態 |
31 |
40054288 |
內陸濕地 |
383 |
31105732 |
海洋海岸 |
68 |
716828 |
野生動物 |
529 |
38770689 |
野生植物 |
153 |
1769717 |
地質遺跡 |
85 |
982564 |
古生物遺跡 |
33 |
549557 |
合計 |
2750 |
147332457 |
濕地 2016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總數達到836處,新增國家濕地公園試點134處,新增保護面積23.5萬公頃。實施濕地保護與修復工程、中央財政濕地補貼項目300多個,恢復退化濕地30萬畝,退耕還濕20萬畝。
海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監測的65個國家級海洋保護區中,36個保護區開展保護對象監測,54個保護區開展水質監測。結果表明,大部分保護區的保護對象和水質狀況基本保持穩定。開展監測的保護對象中,珊瑚、紅樹、貝藻類等基本保持穩定;貝殼堤面積有所減少,出露灘面的古樹樁多被侵蝕。
典型海洋生態系統 監測的21個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中,處於健康、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的海洋生態系統個數分別佔生態系統總數的23.8%、66.7%和9.5%。
2016年典型海洋生態系統情況
生態系統類型 |
生態監控區名稱 |
生態監控區面積(平方千米) |
健康狀況 |
河口 |
雙臺子河口 |
3000 |
亞健康 |
灤河口-北戴河 |
900 |
亞健康 |
|
黃河口 |
2600 |
亞健康 |
|
長江口 |
13668 |
亞健康 |
|
珠江口 |
3980 |
亞健康 |
|
海灣 |
錦州灣 |
650 |
不健康 |
渤海灣 |
3000 |
亞健康 |
|
萊州灣 |
3770 |
亞健康 |
|
杭州灣 |
5000 |
不健康 |
|
樂清灣 |
464 |
亞健康 |
|
閩東沿岸 |
5063 |
亞健康 |
|
大亞灣 |
1200 |
亞健康 |
|
灘塗濕地 |
蘇北淺灘 |
15400 |
亞健康 |
珊瑚礁 |
雷州半島西南沿岸 |
1150 |
健康 |
廣西北海 |
120 |
健康 |
|
海南東海岸 |
3750 |
亞健康 |
|
西沙珊瑚礁 |
400 |
亞健康 |
|
紅樹林 |
廣西北海 |
120 |
健康 |
北侖河口 |
150 |
健康 |
|
海草床 |
廣西北海 |
120 |
亞健康 |
海南東海岸 |
3750 |
健康 |
風景名勝區 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建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25處,總面積約10.36萬平方千米,約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08%;省級風景名勝區737處,總面積約9.2萬平方千米;全國省級(含)以上風景名勝區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2.03%。有40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9處省級風景名勝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森林資源 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2009—2013年)結果顯示,全國森林面積2.0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21.63%,活立木總蓄積量164.33億立方米,森林蓄積151.37億立方米。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分別位居世界第5位和第6位,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
全國森林植被總生物量170.02億噸,總碳儲量達84.27億噸。年涵養水源量5807億立方米,年固土量81.91億噸,年保肥量4.30億噸,年吸收污染物量0.38億噸,年滯塵量58.45億噸。
森林生物災害 2016年,全國林業有害生物發生1186.69萬公頃,比2015年下降1.15%。其中,重度發生面積66.03萬公頃,比2015年下降17.18%,但仍屬於偏重發生狀態。蟲害發生面積857.04萬公頃,比2015年上升1.23%;病害發生面積134.14萬公頃,比2015年下降3.53%;鼠(兔)害發生面積195.51萬公頃,比2015年下降8.99%。全國完成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面積795.53萬公頃,累計防治作業面積2349.37萬公頃次,主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5‰以下,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5%以上。
入侵中國並造成嚴重危害的外來林業有害生物有42種,其中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松突圓蚧、濕地松粉蚧等發生面積為158.88萬公頃,嚴重威脅中國的森林資源安全。
森林火災 2016年,全國共發生森林火災2034起,受害森林面積6224公頃,因災傷亡36人(其中死亡20人),未發生特大森林火災和重大傷亡事故。與2015年相比,火災次數下降30.7%,受害森林面積下降51.9%,人員傷亡上升38.5%(死亡人數下降13.0%)。
草原資源 2016年,全國有草原面積近4億公頃,約佔國土面積的41.7%,是全國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和生態安全屏障。中國北方和西部是天然草原的主要分佈區,西部12省草原面積3.31億公頃,佔全國草原面積的84.2%;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六大牧區省份,草原面積共2.93億公頃,約佔全國草原面積的3/4。南方地區草原以草山、草坡為主,大多分佈在山地和丘陵,面積約0.67億公頃。
草原生産力 2016年,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54.6%,比2015年提高0.6個百分點;全國天然草原鮮草總産量103864.86萬噸,比2015年增加1.03%;折合乾草約32029.43萬噸,載畜能力約為25175.59萬羊單位,均比2015年增加0.93%。全國23個重點省(區、市)鮮草總産量96526.13萬噸,佔全國總産量的92.93%,折合乾草約30194.87萬噸,載畜能力約為23738.25萬羊單位。
草原災害 2016年,全國共發生草原火災56起,其中一般草原火災53起,較大草原火災2起,特大草原火災1起。累計受害草原面積36916.8公頃,經濟損失607.3萬元,牲畜損失3075頭(只)。與2015年相比,草原火災發生次數減少32起,受害草原面積減少81200公頃,經濟損失減少10153.7萬元。全國草原鼠害危害面積2807萬公頃,比2015年減少3.5%,約佔全國草原總面積的7.1%;全國草原蟲害危害面積1251.5萬公頃,與2015年基本持平,約佔全國草原總面積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