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海灣·生態東山
東山是全國第六、福建省第二大海島縣,總面積24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8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63公里,是谷文昌精神發祥地、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馬鑾灣、金鑾灣位於主島東岸,兩灣相連、綿延16公里,沙灘面積低潮時可達約20平方公里。近年來,東山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接好谷文昌老書記生態文明“接力棒”,把馬鑾灣、金鑾灣作為全縣生態旅遊的“黃金軸”,全力治污染、護生態、提業態,打造北回歸線附近獨具特色、獨具魅力的美麗“多彩”海灣。
一、守護“蔚藍”海域空間。堅持“海陸統籌、一體治理”,開展海岸、海灣、海島、海灘、海水“五海”資源保護。投資4.5億元,建設覆蓋馬鑾灣、金鑾灣的城垵污水處理廠和城鄉污水管網,實現灣區污水“全覆蓋全處理”;持續開展“綠盾行動”,著力保護灣區珊瑚資源,珊瑚分佈區內水生生物達646種;開展海漂垃圾市場化、常態化處理,開展近岸海域海水日常監測,出臺實施《養殖水域灘塗規劃》,馬鑾灣、金鑾灣海洋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100%。
二、築造“深綠”海灘岸線。常態開展“植樹造林、管灘治沙”,三年來累計投入1.91億元,在馬鑾灣、金鑾灣等沿岸種植7.1萬畝生態林、1.6萬畝木麻黃,全島森林覆蓋率達27.86%,林地綠化率達94%,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9.5%。規劃“一廊道三林區”木麻黃種植,以馬鑾灣、金鑾灣濱海防護林為重點,補植增植木麻黃,為灣區築起“生態林帶、綠色長城”;開展鮑魚場、蝦池等養殖亂象整治,清退遺留多年的馬鑾灣、金鑾灣無序養殖,遷移或拆除網箱超過1.5萬格,清退總面積達47.3公頃;重拳整治盜採海砂,查扣涉案海砂約4萬方,組織海砂回填約1.5萬方,實現灣區綠樹環灣、金灘綿延,護東山“祖宗海”,留下“子孫飯”。
三、培育“黃金”海洋産業。創建“海上田園”牧場示範,推動生態養殖“向灣外突圍、向集約轉型”,為灣區騰出生態腹地、為海島培育經濟熱土;每年投入約200萬元,定期開展增殖放流,豐富海洋生物資源,保護海洋物種多樣性;東山擁有石斑魚、鮑魚、對蝦、牡蠣、藻類5個海水養殖優勢産業,東山鮑魚、親營紫菜獲得國家地理標誌認證,水産出口位居全國縣級首位,灣區魚鷗翔集,海洋産業生機盎然。
四、打造“網紅”海島灣區。強化金鑾灣-馬鑾灣標桿示範效應,輻射帶動全島一批優質生態文旅項目。投資2.3億元,建設海灣公園項目,打造海濱浴場、濱海遊步道、南島語族文化主題公園、旅遊綜合體項目海上運動等項目。投資8.9億元,建成17.49公里的生態環島路先導段,打造蘇峰日出、世外岩雅等網紅點成為網路“打卡地”、遊客“新寵兒”。落地建成谷文昌幹部學院、國家帆船、風箏沖浪等培訓賽事基地。馬鑾灣國家AAAA級景區,是全國26個健康型天然海水浴場之一,馬鑾灣、金鑾灣每年吸引遊客近40萬人次親海觀光、研學旅遊。
東山將傳承谷文昌老書記生態文明“接力棒”,以建設生態旅遊島為目標,打造“一海、九灣、七基地”,把馬鑾灣打造成國際化濱海休閒度假灣區,金鑾灣打造成山海聯動、文體旅融合活力灣區。
|
|
1.1馬鑾灣鮑魚場整治前 |
1.2馬鑾灣鮑魚場整治後 |
|
|
2.1馬鑾灣海岸線整治前 |
2.2馬鑾灣海岸線整治後 |
|
|
3.1馬鑾灣沙灘垃圾整治前 |
3.2馬鑾灣沙灘垃圾整治後 |
|
|
4.1馬鑾灣燒烤整治前 |
4.2馬鑾灣燒烤整治後 |
|
|
5.1金鑾灣養殖清退整治前 |
5.2金鑾灣養殖清退整治後 |
|
|
6.1金鑾灣海域整治前 |
6.2金鑾灣海域整治後 |
|
|
7.1金鑾灣海上養殖整治前 |
7.2金鑾灣海上養殖整治後 |
|
|
8.1金鑾灣養殖管道整治前 |
8.2金鑾灣養殖管道整治後 |
|
|
9.天藍海碧金鑾灣 |
10.煙波浩渺馬鑾灣 |
11.東山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