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生態環境志願服務步入新時代(何定勇)

2021-06-09 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1-06-09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何定勇

  近期,生態環境部聯合中央文明辦共同出臺《關於推動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在我國“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也是“兩個一百年”的交匯期,有利於公眾參與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也體現了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的重要作用和價值,為生態環境志願服務提供了政策依據、制度保障和發展方向。

  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呈現五大特性

  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呈現出政治性、服務性、成長性、教育性和時代性等特性。

  政治性,集中表現為黨在生態環境志願服務中的領導作用。尤其是發揮共産黨員、共青團員在生態環境志願服務中的先鋒模範&&作用,做好政治引領、思想引領、價值引領和行為引領。志願服務是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和實踐,生態環境志願服務也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志願服務精神是彰顯愛國意識、愛家鄉意識,培養社會責任感的體現。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具有專業性、利他性和公益性,體現了樂於奉獻的敬業精神。在真情奉獻的志願服務實踐中,構建友善情懷、家國情懷。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將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下,在全國各地、生態環境系統、社會各領域和場域(家庭、社區、學校、企業、機關和鄉村)逐漸開展,成為公眾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和參與重要志願服務內容。

  服務性,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的核心是直接或間接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志願者通過志願服務,聚焦公眾關心的生態環境問題,參與、倡導和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開展減污降碳、污染防治、生態保護、氣候變化、綠色發展、生態教育和垃圾分類等宣教和科普工作或項目,依法有序參與對損害生態環境行為的監督、舉報和曝光,提升自身及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進一步推動提升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水準和生態環境品質。《指導意見》提出圍繞當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任務,立足群眾對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的需求,大力挖掘、策劃和培育生態環境志願服務項目。

  成長性,在志願服務中學習、反思和成長。生態環境志願者在參與具體工作或項目等服務中,向前輩、同輩或專業人士學習,在取得成績後收穫喜悅,在遇到挫折後不斷反思,在不斷堅持中進一步學習和成長,在整個志願服務中全面培養公民意識、責任意識、奉獻精神、服務能力、協調能力和管理能力,促進公眾在社區和社會奉獻、貢獻和健康成長。

  教育性,志願服務是美學教育,是人類向善和對美的追求,生態環境志願服務更是自然美。志願服務從志願者的招募、培訓、激勵、服務到培養領導者,處處有美,也有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招募志願者時,深化志願理念,傳播志願精神,宣傳美、尋找美。培訓志願者時,塑造健全人格,實現全面發展,提升美。激勵志願者時,弘揚榜樣精神,培養卓越公民,塑造美、追求美。開展志願服務時,提升綜合能力,勇擔時代重任,發現美、實現美。培養志願者領導者時,重視工作延續,深化育人理念,認可美。志願服務在服務社會中實現自我教育,並外延到教育服務對象和教育社會公眾,在服務自然和生態環境時,深刻理解自然之美和人在自然之美。

  時代性,志願服務必有時代特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志願者事業要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同行。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 是廣大志願者奉獻愛心的重要渠道。”當前,我國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必將服務鄉村振興,服務建設美麗中國,服務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踐行、參與、引領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環境志願服務要抓住重要環節

  結合《指導意見》和相關規劃,生態環境志願服務要抓住隊伍和組織建設、行業和專業建設、資訊平臺建設和治理機制等重要環節。

  隊伍和組織建設的核心是建立一支多元的、專業的生態環境志願服務隊伍,建設一套服務證明體系。鼓勵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高校社團等結合自身優勢建立各具特色的生態環境志願服務隊伍和組織。尤其要重視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的社會性和民間性,激活存量和激發增量並舉。在激活存量方面,重點依託已經在民政部登記的全國性生態環境類社會組織和民政系統登記的地方性生態環境類社會組織建設生態環境志願服務隊伍,優中選優推進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組織認證和認定。適時推進高等院校已有生態環境類學生社團的志願服務界定和全覆蓋,推進高等院校生態環境類社團對接經認證和認可的生態環境類社會組織,實現優勢互補和互相帶動。在激發增量方面,務求實效,重點可關注新增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組織填補組織真空、填補生態環境專業領域空白、組織可持續運作和組織自治能力,關注社會資源對新增組織的綜合引導、支援的能力和空間。無論存量還是增量,都得吸引志願者、保障志願者,提供服務證明,建立可回顧、可查詢和可證明的生態環境志願服務證明體系。

  行業建設和專業建設的核心是深化和突出生態環境保護,認可志願服務的專業品質和效果。首先,行業建設就是專業建設。行業建設的前提是隊伍和組織建設,但是沒有生態環境專業支撐就不是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專業支撐必須要靠教育和培訓,因此應有序推進生態環境志願者的專業培訓,逐漸形成培養體系並推出網路課程。其次,行業建設的重點是行業組織或行業機制。樞紐型、支援型、社會影響力強的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組織是行業建設重點,推進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的行業協商、行業自律和行業自治。適時推進成立全國性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組織和建立全國性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協商會商機制或許具有同等效果。第三,行業建設和專業建設需要文化支撐。《指導意見》提出推廣繁榮生態環境志願文化。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將志願文化貫穿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全過程,培育濃厚的生態環境志願服務文化氛圍,增強文化認同。要特別關注婦女兒童在參與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和志願服務中的文化建設。最後,行業建設和專業建設應保障和激勵行業人士和專業人士。監督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組織單位或使用單位,根據志願服務工作需要和內容,為生態環境志願者購買必要保險,提供交通、就餐等基本保障,提供服務記錄和相關證明。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出通過服務評價、星級認定、典型宣傳、榮譽表彰、優先享受相關服務等方式激勵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組織。除精神激勵以外,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更加豐富多樣的志願服務激勵機制。

  資訊平臺建設是隊伍和組織建設、行業建設和專業建設的必然要求。《指導意見》提出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手段,依託便捷的資訊平臺,對志願服務隊伍和志願者登記註冊、項目發佈、線上報名、時長記錄、效果評價等進行線上管理,加強與全國、省級志願服務資訊平臺的互聯互通互認,促進志願服務供需對接。做好生態環境志願服務與其他行業志願服務和普通志願服務的區分和互動,也必然要求有精準資訊、通知和記錄。

  生態環境志願服務不僅僅是服務,更是治理。志願服務和志願者是人民參與治理的重要機制、方式和渠道。生態環境保護是基本國策,也是專業化較高的社會治理,需要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生態環境治理共同體,保障人民在國家治理和生態環境治理中的主體地位,共同建設美麗中國和美好世界。

  作者單位: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