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全社會參與 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魏娜)

2021-06-11 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1-06-11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魏娜

  生態環境部和中央文明辦日前聯合印發《關於推動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促進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動員全社會以志願服務的方式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大力開展生態環境領域志願服務具有很強現實意義

  第一,從生態文明建設視角來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綠色”成為新發展理念之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促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特別是我國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積極行動,承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意味著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也即將在雲南省昆明市召開。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出臺《意見》恰逢其時。在現代社會,生態環境作為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對其有效保護不僅是政府責任、企業責任,還是社會責任。《意見》以志願服務的方式號召全社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最大範圍地動員全社會力量投身生態環境保護行動,為全社會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搭建了廣闊的平臺。

  第二,從志願服務視角來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志願服務事業蓬勃發展。2016年以中央深改組高規格的形式連續審議通過《關於支援和發展志願服務組織的意見》《關於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的實施意見》;隨後出臺《慈善法》《志願服務條例》等相關立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將志願服務納入國家治理視角當中。生態環境志願服務一直是志願服務的重要領域之一,如共青團中央1999年發起的“保護母親河行動”,中央文明辦2012年發起的“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志願服務活動,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2018年6月共同部署“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主題實踐活動。全國志願服務資訊系統數據顯示,全國累計發佈環保志願服務項目超過128萬個,註冊環保志願者近320萬人。《意見》對於系統落實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志願服務工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促進“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豐富了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的內容形式

  《意見》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論宣講、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生態環境社會監督、綠色低碳實踐參與、國際交流合作5個方面,明確了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的主要內容和形式。其特點體現在:

  一是注重思想宣講與科學普及。首先是大力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文明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深入學習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理念和要求,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將人民群眾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讓綠色環保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在這個過程中,重點在於落實《“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部署,深入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品牌活動,以志願服務方式不斷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示範引領、輻射聚合的作用。

  二是體現了較強的專業化水準。生態環境志願服務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不僅要有熱情,更要秉承科學態度、踐行科學方法開展志願服務。《意見》中提出,組織志願者依法有序參與監督、舉報和曝光各類破壞生態環境問題、突發環境事件、環境違法行為及影響公眾健康的行為等,這建立了社會參與公共治理的新模式。同時積極號召綠色低碳實踐,包括人居環境維護、綠化美化、自然保育、節能減排、資源迴圈利用等方面的活動,還提出要進行專業化的志願者培訓,這也是體現專業性的重要保障條件。

  三是注重國際交流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以及生態環境保護是當今世界上能夠達成最廣泛共識的議題之一,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維度之一。人類共同擁有一個星球,生態環境的國際合作是必要的,只有各國攜手並進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這也符合當前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志願服務是一個良好的跨文化傳播載體,志願服務領域的國際合作主要是傳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講述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高品質履行生態環境責任的故事和中國經驗,促進不同國家交流合作,獲取國際道義支援。

  《意見》提高了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的制度化水準

  一是隊伍建設有力。《意見》從動員整合志願服務隊伍、發展培育志願服務組織兩個層面提出了加強志願服務隊伍建設的重點工作安排,體現了專業性與參與性的統一。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的專業性決定了要有一批專業人士能夠參與進來;參與性決定了要孵化一批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組織,這其中既包括樞紐型組織,也包括廣大專業性組織,更包括一些能力建設層面的支援性組織。根據《慈善藍皮書:中國慈善發展報告(2020)》,志願者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熱衷程度排在幫老助殘、扶貧濟困、社區服務之後。我們還需要投入更大的力量,動員更多志願者熱情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當然,也要關注大量存量環保志願服務組織的能力建設,將組織化動員與社會化動員相結合,為廣大志願者提供更加廣闊的參與機會、更加良好的參與體驗。在生態環境志願服務領域,要關注黨政機關的引領作用和企業的骨幹作用,將生態環境志願服務與黨員志願服務結合起來,與企業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增強生態環境志願服務的效果。

  二是管理機制科學。《意見》從建立志願服務協同工作機制、培育志願服務項目、提供志願服務平臺、規範志願服務工作、提升志願服務專業化水準、建立志願服務評價激勵機制、加強典型示範引領、推廣繁榮生態環境志願文化等8個方面,部署了完善志願服務管理的重點任務,內容比較完備。要認識到對志願者科學激勵的重要性,《志願服務條例》《慈善法》中均對志願服務的激勵與保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將生態環境志願者的激勵納入相應制度、標準和評價體系;各級志願服務組織和使用部門都要重視對志願者公益性、自願性的保護,防止挫傷其積極性。

  三是保障措施到位。《意見》由生態環境部會同中央文明辦印發,既保證了專業部門&&專業領域,又保證了與現有志願服務制度體系有機融合。《意見》要求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和文明辦要結合實際,積極推動各級黨委和政府把生態環境志願服務作為重要任務,納入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和佈局;要在資金投入、能力建設、宣傳推廣等方面加強保障,將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工作推向深入。這有效保障了志願服務的制度化、常態化發展。各級有關部門要深刻認識到“志願者無報酬但志願服務工作有成本”,務必多元投入,保障對生態環境志願服務工作的持續推動。

  生態環境保護和志願服務都是現代社會中高尚的生活方式。《意見》將兩者結合起來,勢必能夠團結社會上最廣泛的力量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中來,讓參與生態環境志願服務成為社會時尚,用志願者的力量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打造高品質可持續幸福生活作出新貢獻。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