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確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執行——汪 洋

2023-06-16 來源:全國人大網

2023-06-16 來源:全國人大網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新篇章,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里程碑。
  民法典通過的第二天,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集體學習,併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各級黨和國家機關要&&宣傳、推進、保障民法典實施,加強檢查和監督,確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執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及時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國家機關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加強同民法典相關聯、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重要要求,統籌抓好五項工作:通盤考慮有關法律的修改完善,聚焦問題提出所有工作方案;推動有關部門修改完善配套法規、司法解釋;做好民法典的宣傳普及工作;加強對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論研究;認真總結民法典編纂工作經驗,為今後做好立法工作、提高立法品質、適時推動條件成熟的立法領域法典編纂工作提供參考。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組織開展了民法典涉及領域規範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和專項審查工作。清理中發現需要修改或者廢止的規範性文件共2850件,其中行政法規31件,國務院規範性文件5件,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164件,地方性法規543件,地方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文件1874件,司法解釋233件。有關方面已經修改257件,廢止449件。
  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全國各級人民法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加強民事司法工作,提高辦案品質和司法公信力”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做好各項工作:一是完善法律適用工作機制,採取各種措施,統一民事法律適用標準。二是加強民事審判工作,以正確實施民法典,嚴格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三是抓好民法典普法宣傳和民事法律制度理論研究,闡釋好民法典的新規定新概念新精神,為有效實施民法典、發展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論支撐,形成廣泛群眾基礎和良好社會氛圍。
  最高人民檢察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要加強民事檢察工作,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暢通司法救濟渠道,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重要指示精神,及時修訂《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修訂後的規則弘揚民法典精神,適應新時代對民事檢察監督的新要求,更好地保障和規範了人民檢察院依法履行民事檢察職責。2022年7月,在民法典頒布兩年多之際,最高檢以民事生效裁判監督為主題發佈了第三十八批指導性案例,對司法實踐中法律適用爭議較大的問題給予回應,最大限度凝聚共識,促進統一裁判標準,促推民法典確認的各項權利保護落地落實。
  司法部等指導各地開展“民法典宣傳月”活動,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大力推進民法典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進軍營、進網路,用記得住、用得上的方式宣傳講解民法典知識,促進民法典精神深入人心。
  全國各地緊緊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將民法典學習宣傳列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和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的重要內容,通過會前學法、旁聽庭審等方式推動領導幹部學法用“典”,積極發揮領導幹部在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中的“頭雁作用”,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民法典維護人民權益、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和水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實施水準和效果,是衡量各級黨政機關履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尺度。國家機關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必須清楚自身行為和活動的範圍和界限。各級黨和國家機關開展工作要考慮民法典規定,不能侵犯人民群眾享有的合法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産權利。有關政府機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要依法履行職能、行使職權,保護民事權利不受侵犯、促進民事關係和諧有序。
  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的施行,必將成為法治文明的新坐標。
  (作者為《中國人大》雜誌社總編)
  (轉載應當完整、準確,並註明來源和作者資訊)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