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多方合力共促生態文明建設開新局——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觀察(新華社)

2023-06-07 來源:新華網

2023-06-07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5日,在2023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現場,舞蹈演員們身著代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形象的演出服飾,在舞臺上翩翩起舞,用藝術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今年六五環境日的主題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環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山東省人民政府在山東濟南聯合舉辦2023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
  參加活動的嘉賓普遍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要進一步從産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持續推進。”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孟建在現場説。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在主場活動上發表視頻致辭,感謝中國為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做出的貢獻。“中國正在生態文明理念指引下,推動低碳、高品質發展,近年來空氣和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在國際層面,中國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主席國,發揮了領導作用。”
  活動現場,生態環境部還聘請了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副院長王蘭珍等十位人士為2023年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我熱愛環保事業,現在身上的責任更重了,會更加注重在學生學習、實習、社會實踐的各個環節,引導他們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並積極促進學校的智力資源更好地服務於環保各個領域。”王蘭珍説。
  活動還揭曉了2023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百名最美生態環境志願者、十佳公眾參與案例和十佳環保設施開放單位,展示社會大眾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場景,為社會各界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榜樣示範和價值引領。
  山西省和順縣生態保護協會會長楊曉東來到濟南參加活動時,心裏也時刻放不下遠在家鄉等待救治的野生動物。“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希望有更多愛心人士投身到野生動物保護中,也希望能夠把野生動物救助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在5日下午舉行的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先行區建設山東論壇上,還通過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濟南宣言,宣言由沿黃9省(區)生態環境部門共同發起,旨在紮實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
  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聯合江蘇省人民政府在南京舉辦了第一個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2018年以來,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和省級人民政府每年聯合舉辦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成為慣例。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