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專欄 > 熱點專欄 >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 > 地方動態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佈會,通報廣東“二污普”情況

發佈日期:2020-10-09列印字號:【

  9月29日上午,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佈會,通報廣東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金鑾,省農業農村廳農業環保與農村能源總站副站長黃玩群,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副處長王昌龍出席發佈會,省環境保護宣教中心主任黃金平主持發佈會。以下為發佈會實錄。

  黃金平: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廣東省生態環境廳9月例行新聞發佈會。今天新聞發佈會的主題是:通報廣東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全國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國情調查,是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基礎性和全局性工作,每10年開展一次。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廣東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于2017年正式啟動,歷時三年,現已圓滿完成各項任務。今天,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金鑾先生,省農業農村廳農業環保與農村能源總站副站長黃玩群先生,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副處長王昌龍先生,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請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金鑾先生介紹廣東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有關情況。

 

  陳金鑾:謝謝主持人。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廣東生態環境保護和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關心和支援。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堅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大背景下的一項系統工程,是對全面摸清建設美麗廣東生態環境底數的一次重大國情調查。依法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對於準確判斷當前環境形勢,制定實施有針對性的環境保護政策規劃,不斷提高環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和資訊化水準,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態環境短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根據《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和《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通知》要求,2017年3月廣東省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長任組長,17個省有關單位組成的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于2017-2019年組織開展了廣東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本次普查工作,精心組織、週密安排,狠抓普查工作落實。在國家普查辦的指導支援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力領導下,廣東省各地區、各部門、各級普查機構按照國家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紮實推進污染源普查各項工作。近3萬名普查人員發揚求真務實、艱苦奮戰的工作作風,廣大普查對象全力配合,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技術難度大等特點,歷時三年,圓滿完成了前期準備、清查建庫、入戶調查、數據審核、品質核查、匯總分析、成果總結等各項普查任務,順利通過了國家品質核查、第三方評估和總結驗收。廣東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標準時點是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是2017年度,所以今天發佈的數據都是以2017年度為基礎。普查經歷了前期準備、全面普查和總結發佈三個階段。本次普查對全省60.82萬個普查對象進行了全面調查,獲取了工業污染源、農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和移動源相關基本資訊,摸清了各類污染源的數量、結構和分佈狀況,掌握了主要污染物産生、排放和污染治理情況等,健全了重點污染源檔案和污染源資訊數據庫,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提供了有力支撐。整個普查工作嚴格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發佈的普查方案開展,確保了普查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全面性。我省普查工作呈現以下幾方面特點,這也是保障我省普查工作得以順利完成的主要原因:一是把普查工作列入黨委政府督查事項,建立市、縣(區)責任落實和調度跟蹤督辦閉環工作機制,全面壓實各級黨委政府的責任。二是創新宣傳發動形式,充分利用微信、微網志、廣東移動等宣傳平臺,並得到廣東電視臺、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南方+等媒體的大力支援,營造了良好的普查氛圍。三是建立了覆蓋全過程、責任落實到人的品質控制和保障體系,開展多輪次、多層次的數據審核和匯總分析,確保了普查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全面性。四是建立了精準幫扶督導機制,分階段、分內容、分批次開展近190期培訓,培訓人次達到13萬,覆蓋所有普查人員,同時組織專家團隊成立省級督導幫扶工作組,赴重點市開展駐點精準幫扶,有效提升了數據品質。五是充分運用資訊化手段,開發了普查數據智慧審核軟體,實現了數據自動審核,大大提高了普查工作效率。廣東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普查成果編制了《廣東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該公報于2020年7月30日通過生態環境部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辦公室審核,2020年9月9日通過廣東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審定。《廣東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已發放到各位媒體朋友手上,請大家參閱。總體情況我就介紹到這裡,接下來我和我的同事十分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黃金平:謝謝陳廳長的通報。下面請記者朋友們提問。提問請舉手示意,並介紹所在新聞機構。謝謝!

  鳳凰網:廣東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成果在污染防治工作中有哪些應用?

  陳金鑾:非常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也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對於當前打好打贏污染源防治攻堅戰,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及今後一個時期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廣泛應用於污染防治攻堅戰。污染源普查主要是圍繞“污染源在哪,排什麼,如何排和排多少”四個關鍵問題,這四個關鍵問題也是污染防治攻堅戰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工作。通過污染源普查,全面掌握了區域內各類污染源的數量、行業和區域分佈,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設施運作狀況、污染治理水準等情況,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是廣泛應用於生態環境管理工作。這次污染源普查建立了覆蓋全省60.82萬個普查對象的重點污染源檔案和污染源資訊數據庫,為排污許可證核發、“三線一單”編制、重點行業土壤詳查、夏秋季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達標排放百日攻堅服務行動方案制定、環境風險排查、加強污染源監管等各項工作提供了基礎支撐。

  三是廣泛應用於編制“十四五”規劃。這次普查結果揭示了當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特別是未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領域、重點地區、重點流域、重點行業、重點污染物的情況,為科學編制我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供了數據支撐。

  四是廣泛應用於生態環境資訊化建設。這次普查建立了覆蓋全省60多萬個普查對象的重點污染源檔案和資訊數據庫,在GIS地圖上進行統計分析和圖表展示,實現了可視化的污染源“一張圖”,並與重點流域挂圖作戰、藍天保衛戰等系統相融合,初步建立污染源與環境品質之間的響應關係,為構建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系統提供了有力支撐。

  隨著普查數據的進一步深度挖掘,普查成果將會在更多領域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相關的情況我們也會後續通報給各位媒體記者。

  廣東電臺:請問目前農業農村廳採取了哪些措施來加強農業污染的防治?農業污染排放和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時候相比有什麼變化?

  黃玩群:感謝您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關注。從“一污普”到“二污普”這十年間,全省糧食總産量從1285萬噸增加到1365萬噸,肉蛋奶産量從421萬噸增加到488萬噸,水産養殖産量從664萬噸增加到833萬噸,切實做到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與此同時,農業領域中的污染排放量明顯下降,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排放分別下降了35.28%、27.27%和13.10%,可以説,增産不增排,農業發展初步形成“穩産、增收、可持續”的新局面。省農業農村廳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導向,以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為契機,以實施農業清潔生産為抓手,打響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了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行動、農膜回收行動、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等行動,推動了農業高品質發展。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全省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三年負增長,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2.4%,秸稈綜合利用率約達到90%。農業發展向著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邁進,初步形成了品質興農、效益興農、綠色興農的新格局。這幾年來,農業農村部門主要採取了以下五項措施:

  一是加強政策保障。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方案》,印發和落實《廣東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廣東省開展果菜茶藥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方案》等文件,加強規範農業各個生産環節,逐步建立健全資源節約利用、農業投入品減量、畜禽糞污資源化等制度。完善以綠色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

  二是注重示範引領。在全省建設11個化肥減量增效示範縣,整合推廣了一批典型生産技術和運營模式;15個畜禽糞污資源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縣,支援畜禽養殖場提升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設施設備配套,推進源頭減量、過程式控制制和末端利用;建設7個秸稈綜合利用示範縣,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廣東縣域典型模式;建設4個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示範縣、3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點、20個可降解地膜示範點,逐步建立農業生産資料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和可降解地膜替代推廣模式。

  三是強化技術支撐。加強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等農業污染防治基礎研究與關鍵技術整合,因地制宜探索“養殖-沼氣-種植”等多種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模式,積極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高床發酵”等新型實用技術。2011年8月我們向世界銀行申請的世界銀行貸款廣東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獲批,經過多年籌備于2014年1月啟動實施。整個項目總投資13億元,是全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領域唯一一個世行貸款項目。通過這個項目的實施,引進和借鑒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探索出廣東地區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可持續的新途徑和新模式。

  四是著重體系建設。為了提升農産品産地環境監管水準,在全省構建了農業生態環境監測“一張網”,布設了氮磷流失監測點和農膜殘留國控監測點,在農産品産地布設了1142個國控和2005個省控監測點,開展長期例行監測,及時掌握農業生態環境動態變化,支撐農業環境污染科學治污、精準治污。

  五是狠抓任務落實。根據“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原則,按照“管行業就要管環保”的要求,切實履行農業農村部門職責,壓實工作責任。根據農業農村污染防控方案,細化分解目標任務,成立農業污染防治工作專班,建立調度機制,強化督促指導,加快推進責任落實。

  儘管我省農業綠色發展實現了良好開局,但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我省農業綠色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綠色發展的理念認知仍不十分清晰,農業綠色發展産業體系和長效運作機制尚不健全,依靠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方式沒有根本改變,農業過於依賴化肥農藥、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的問題依然存在,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任務還十分艱巨。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理念,把綠色發展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資源要素層面、産業層面、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層面等逐步建立與完善農業綠色發展機制,實現農業生産高品質發展,促進鄉村生態振興。謝謝。

  南方都市報:請問我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取得了哪些成果?當前我省的主要環境污染問題還有哪些?陳金鑾: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廣東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普查成果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摸清了各類污染源的基本情況。2017年底,全省各類污染源數量是60.82萬個(不含移動源)。其中工業源55.48萬個,畜禽規模養殖場2.67萬個,生活源2.12萬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0.54萬個。從區域分佈來看,工業源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區域,佔比約80%。從行業結構來説,金屬製品業,橡膠和塑膠製品業,紡織服裝、服飾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等五個行業佔到全省工業源總數的50%左右。

  第二,掌握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全省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情況為:化學需氧量166.03萬噸、總氮30.15萬噸、氨氮9.89萬噸。珠三角河網區由於工業和人口比較集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較高,化學需氧量、總氮、氨氮排放量分別居全省七大流域首位。全省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為:氮氧化物85.93萬噸、顆粒物65.90萬噸、二氧化硫19.72萬噸,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粵北區域。這次我們還對部分領域和部分行業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進行了嘗試性調查,全省揮發性有機物總排放量86.64萬噸,其中工業源53.34萬噸,主要集中在橡膠和塑膠製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複製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金屬製品業等行業。2017年,全省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産生量為8215.55萬噸,其中綜合利用量為6734.47萬噸,處置量704.96萬噸,貯存量819.8萬噸。湛江、韶關、佛山、東莞、廣州五市一般工業固廢的産生量約佔全省的46%,這五市一般工業固廢的綜合利用量約佔全省的49%。

  第三,健全了污染源資訊數據庫和檔案資料。本次普查形成了我省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統一數據庫,初步形成了污染源分佈“一張圖”。根據污染源普查檔案管理辦法要求,所有普查檔案資料做到了有序管理和安全存放,共形成污染源普查資料113萬多件。同時,還編制了技術報告和專題報告,通過按行業、區域、流域對各類污染源的結構與分佈、主要污染物産排情況與污染治理水準進行匯總分析,結合我省環境品質現狀、資源能源消耗現狀、産業佈局及發展現狀等情況,分析判斷當前廣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技術路徑和改善對策。

  第四,培養鍛鍊了一批具有生態環保鐵軍精神的業務骨幹。普查工作中,各級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充分發揚生態環保鐵軍精神,任勞任怨、加班加點,嚴格按照技術規範要求,深入調查了解各類污染源的生産工藝、治理技術和環保設施等情況,採用科學的産排放量核算方法,圓滿完成了各項普查工作。三年多的普查過程中,涌現出了一批具有高度責任心和奉獻精神、精通業務政策的先進個人,培養了一批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保鐵軍。借今天發佈會的機會,對各位普查員、普查指導員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第五,進一步提高了公眾、企業的環境保護意識。普查期間,通過多媒體、立體化、多方式宣傳,並得到廣大新聞界朋友的大力支援,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普查工作,同時引導企業積極踐行綠色生産方式,自覺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通過普查,可以看到近年來廣東省的污染減排和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反映出一些問題:

  一是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四項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仍較高,分別佔全國排放總量的7.7%、10.3%、4.8%、8.5%,還需要進一步加大總量減排力度。

  二是生活源、農業源對主要水污染物排放貢獻大,其中生活源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排放量分別佔全省排放總量的55.0%、80.2%、56.9%、34.8%,農業源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排放量分別佔全省排放總量的40.4%、16.8%、38.6%、63%;移動源對氮氧化物的排放貢獻大,佔全省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59.7%;工業源、生活源和移動源對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貢獻大,分別佔全省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的61.6%、18.4%和20.1%。這些污染源涉及的主體多,而且多數是無組織排放,或者是面源排放,治理和監管的難度都比較大。現在廣東的大氣污染防治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臭氧,臭氧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前體物就是揮發性有機物,這次普查把廣東省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底數基本上摸清楚了。

  三是重點區域的排放總量和排放強度仍較大。珠三角區域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強度高,其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分別佔全省排放總量的60.7%和74%,單位國土面積氮氧化物排放強度為粵東西北區域的2-4倍,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強度為粵東西北區域的2-11倍。粵東西北區域經濟總量佔比僅21%,但主要水污染物排放貢獻達55%,單位GDP水污染物排放強度為珠三角區域的3倍以上。這些區域的産業轉型升級和污染治理任務依然艱巨。

  四是農村環保基礎設施相對滯後,農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比例偏低,特別是粵西和粵北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這些問題為我們下一步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改善生態環境品質進一步摸清了家底,指明瞭方向,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努力,攻堅克難,進一步提高我省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推進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謝謝!

  珠江環境報:據了解,我省在本次普查中涉及的企業數量非常多,居全國首位,請問是如何保障普查數據品質? 

  王昌龍:謝謝這位記者朋友!您關注的問題也是我省普查工作一開始就高度關注的核心問題!數據品質是污染源普查的生命線,關係著整個普查工作的成敗。從一開始我省就將普查數據品質擺在首要位置,堅持全員、全過程、分級品質控制,將品質控制工作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責任人,切實保障了普查數據的真實性、全面性和準確性。

  一是制定品質控制制度規範。印發了普查品質控制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明確了普查各階段工作標準和人員責任,細化現場復核、分級審核和抽樣評估要求。制定了工業源和農業源普查品質控制技術規範,分批次分階段分內容強化培訓指導,做到每個普查人員都能熟練掌握普查表填報規範和技術控制要求,為確保普查數據品質的全面準確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二是建立品質控制責任機制。建立了“4+3”審核機制,“4”是指普查對象自審、普查員初審、普查指導員復核、普查機構逐級審核的四級審核基礎,“3”是指開展省、市、縣(區)三級生態環境部門、相關部門、行業專家會審的三級會審機制,同時還明確各級人員的審核職責及流程方法。制定了普查數據品質溯源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把責任壓實到每個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能夠做到盡心盡責,對普查數據採集、錄入、審核、核查、匯總等主要環節進行全過程留痕記錄,實施“誰填報、誰審核、誰負責”的品質管理責任制。

  三是嚴格開展現場品質核查。結合我省區域跨度大、普查對象數量多、工藝複雜等特點,先後在清查建庫階段、入戶調查階段、數據審核階段這三個關鍵節點,組織開展三輪次品質核查,按照國家的規範要求,按一定比例現場抽查污染源資訊填報核算情況,實現品質核查所有縣(區)和各類污染源全覆蓋。

  四是強化數據審核整改。邀請國家普查辦、省內外各行業專家和地方技術骨幹,採取集中會審、交叉審核、比對審核、匯總分析等多種審核方式,通過區域、流域、行業普查數據宏觀比對,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指導整改,形成了搜尋問題-跟蹤督辦-整改落實的閉環質控機制。

  通過以上有效的四個方面的質控措施,去年底我省普查數據品質達到了國家定庫要求,並且數據品質完全符合國家的定庫要求,順利通過國家品質核查、第三方評估及總體驗收,得到了國家普查辦的充分肯定。謝謝!

  羊城晚報:我想了解一下,與廣東省“一污普”相比,這次普查總體結果主要有哪些新的變化?王昌龍:謝謝這位記者朋友。我也參與了“一污普”工作!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標準時點是2007年12月31日,這次的標準時點是2017年12月31日。兩次普查結果數據反映出,在這整整的十年裏,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下降,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變化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下降。與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同口徑相比,2017年我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別下降了48.88%、65.72%、82.17%、64.96%,體現了近年來我省污染防治攻堅工作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第二,工業源産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一是産業結構持續優化。我省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電腦及辦公設備製造等高新技術製造業企業的數量同比2007年增長1.7倍;採礦業、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等資源能源消耗密集型企業的數量比2007年減少了33%-85%,這一數據説明高能耗的企業數量下降,但是高新技術製造業企業相對增長,也表明我省産業結構不斷優化調整、新舊動能加速轉換。二是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和2007年相比,我省造紙和紙製品業化學需氧量減少82.94%,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二氧化硫減少65.48%,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氮氧化物減少23.26%,説明我省産業優化升級、淘汰落後産能、嚴格環境準入等結構調整政策以及污染治理水準得到明顯提升,取得積極成效。

  第三,農業源畜禽養殖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畜禽養殖模式持續優化,和2007年相比,2017年畜禽規模養殖增長了1.2倍,而養殖戶養殖量下降了16%。生豬規模養殖場幹清糞的比例由2007年的23.84%提高到2017年的67.45%。化學需氧量、總氮和總磷排放量分別下降了34.74%、53.49%和26.19%。表明我省農業源畜禽養殖量雖有明顯增長,但畜禽養殖結構顯著優化,清糞模式進一步優化,畜禽糞便資源利用率得到明顯的提升,逐漸形成綠色養殖模式,有效降低了畜禽養殖污染物排放量。

  第四,生活源污染治理成效顯著。2007年到2017年,我省城鎮人口規模和居住密度不斷增加,但生活源污染物排放總量和排放強度明顯下降。本次普查的城鎮生活源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一污普”下降55.09%,氨氮下降71.06%,總氮下降48.09%,總磷下降63.89%,主要污染物的每人平均排放強度明顯下降,下降幅度為62.06%至78.84%之間。主要原因是近十年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規模、污水收集處理水準均不斷提高,污染控製成效逐步顯現。10年間,我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提高了1.55倍,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和總磷削減量提升了1.88倍-5.11倍。同時,在環境基礎設施,特別是在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方面也得到大幅提升,危險廢物年處置利用能力提高了2.48倍,醫療廢物年處置利用能力提高了93%。

  通過和“一污普”結果的比較,可以看出十年來我省在生態環境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這也進一步堅定了我省加快生態文明建設、走綠色發展道路的信心和決心。謝謝!

  黃金平:謝謝王昌龍副處長的回答。由於時間關係,下面再提最後一個問題。請繼續提問。 

  廣州日報:這次污染源普查取得了很多的基礎性數據,根據這次普查結果,未來污染防治工作哪些方面需要加強的?

  陳金鑾: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剛才王昌龍先生向大家報告了“二污普”和“一污普”的相關情況比較,這十年來,我們在主要污染源,包括農業源、生活源等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污染治理的水準也顯著提升,産業結構也在進一步優化,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減,污染物減排和污染防治攻堅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這個成效和我們建設國際一流美麗灣區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還有差距,所以接下來我們還會以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為核心,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生態環境品質的改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深入推進水污染源“四源共治”。持續推進工業、城鎮、農業農村、移動源(包括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實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優化排污口設置佈局。深入實施造紙、紡織印染、製革、電鍍、化工等重污染行業落後産能淘汰及清潔化改造,推進高耗水行業廢水深度處理回用。加快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建設,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和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補齊污水處理設施短板。強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種植污染管控、畜禽及水産養殖污染防治。系統推進航運污染治理,加快船舶污水整治、老舊及難以達標船舶淘汰、港口碼頭船舶水污染物收集轉運處理能力建設。

  二是深入推進臭氧防控。持續推動能源、産業、交通三大結構優化調整,深入實施工業源、移動源、面源三大源治污減排。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推進自備電廠、紡織、造紙等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煤改氣”工程。完善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型行業準入條件,深入推進水泥、陶瓷、造紙等行業轉型升級。落實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與排放臺賬動態更新,大力推進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塗料、油墨、粘膠劑、清洗劑等原輔材料源頭替代,推廣共用噴塗中心建設模式,加強無組織排放控制。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持續推進柴油車污染防控,加強非道路移動源的污染治理和管控措施。加強施工揚塵、道路揚塵和堆場、礦山、碼頭揚塵污染控制,農業集中區實施秸稈禁燒管控。

  三是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推進綠色製造,開展綠色設計、綠色供應鏈示範,實施綠色開採,推動工業領域源頭減量。推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種養迴圈的生態農業模式,加強廢舊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等再利用與集中處置。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全鏈條提升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體系。加快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應用,持續推進餐飲、賓館、商場等行業實施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支援深圳市開展“無廢城市”試點工作。全方位提升利用處置能力,持續推進處置設施建設,解決處置能力區域性和結構性不均衡問題。健全危險廢物産生單位和經營單位規範化管理考核機制,持續提升固體廢物監管資訊化水準,嚴格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謝謝!

  黃金平:好的,謝謝陳廳長,謝謝各位發佈嘉賓!非常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大力支援,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廣東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會後再進行諮詢、溝通或專訪。

  值此中秋、國慶佳節來臨之際,衷心祝願大家節日快樂、闔家幸福!

  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來源/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公眾網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