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1122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推動百萬公眾參與低碳減排行動

2010-06-08

2010-06-08
分享到:
[列印] 字號:[大] [中] [小]

  2009年5月至12月,千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帶動了百萬公眾參與環保,他們每年可節約超過1200萬度電,1200萬噸水——

  播下1122粒綠色“種子” 收穫綠色希望

  “水龍頭出來的自來水,可洗米、洗菜,洗完的水用於拖地,拖地後的水可用於衝馬桶,水最後將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在一個坐滿了近70人的教室裏,是來自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的大三學生閻玨雯正在武定坊居委會對時代中學的學生進行培訓,培訓的主題是——生活中的水足跡,提示大家在每一個生活細節中減少水的足跡。

  上海“水寶隊”已培訓2萬餘名學生

  閻玨雯是“千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行動”的青年環境友好使者之一,“當我被授予青年環境友好使者的瞬間,要至少培訓1000個人,我頓時覺得肩上的責任很重大”,閻玨雯告訴記者。隨後,她和同是華東師範大學的青年環境友好使者季文惠、王佳麗多次討論,決定發揮師範院校的優勢,引入水足跡的內容,向中小學生傳授日常生活水足跡的小知識。她們給自己的團隊取名為“水寶隊”,還專門設計了“水寶娃”和“水寶妹”等吉祥物,製作了水足跡遊戲板,可愛的卡通環保形象一經推出,深受孩子們的歡迎。

  自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短短的半年期間,水寶隊的青年環境友好使者們就在上海市閔行區平陽五村居委會、徐匯光華居委會、靜安區武定坊居委會等10余個基層社區開展環保宣傳活動。2010年1月起,靜安區武定坊居委會還邀請水寶隊每月到社區開展一次宣傳活動。

  來自上海財經大學的蘭菲菲,也是水寶隊的成員。她借助支教機會,到雲南的滄源縣永和中學、動角中學,浙江德清縣筏頭中學、莫幹山中心小學等6所學校,開展環保培訓。每次培訓完,蘭菲菲都會要求每名孩子寫一個環保承諾書,並要求他們要好好保管,督促自己信守諾言,“看著他們的小臉一片堅定,哇,那一刻真的好感動。”蘭菲菲告訴記者。截止2010年1月份,水寶隊已經培訓中小學生達到2萬餘名。

  北京33所高校開展12項環保公益活動

  水寶隊只是眾多青年環境友好使者進行低碳減排行動的其中一個縮影,在首都北京,青年環境友好使者也組成一個團隊,並颳起了一股“綠色旋風”。

  2009年10月17日至12月12日,第五屆首都高校環境文化周在北京33所高校同時開展12項環保公益活動,60余家高校環保社團,直接參與大學生達到5萬人左右,輻射影響受眾達到25萬人。據悉,此次文化周的組織者均由青年環境友好使者承擔,在文化周的策劃、組織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用豐富多彩的傳播方式,以一傳千,將環境保護的理念傳播給首都人民。

  此次環境文化周將國際先進環保理念與當代大學生中的流行元素加入進來,既有新穎時尚的環保塗鴉活動,亦有青春動感的環保歌曲演唱會;既有深入群眾的社區宣講活動,亦有學生廣泛參與的創意環保DV展;有圖文並茂、深入淺出的青年環境友好使者科普宣傳,也有參與意識強、動手動腦的校園節能減排手繪綠地圖活動,和綠色偶像評選、環保影片校園巡展等。

  成都開打“宿舍節水節電大比武”

  今年年初,西南五省遭遇百年難遇的旱災,災區人民的生活牽動著許多人的心。“原來我們想為災區捐礦泉水,發現礦泉水的運輸費用太高了,只好打消這個念頭。節水宣傳在校園裏做過很多次,總是在重復,顯得有些單調”,曾非飛,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大三的學生,告訴記者。於是,他們在學校發起了一個“宿舍節水節電大比武”活動,經過招募,共吸引了80多個宿舍報名參加這次比武。

  曾非飛和青年環境友好使者團隊們一起,用節能減排宣傳展板和卡通貼紙,組織參賽的宿舍代表開展宿舍節水節電小常識培訓,並把卡通貼紙分發給每個宿舍,讓同學們參照節能減排知識採取行動。青年環境友好使者們從學校的後勤部門統計了參賽宿舍比賽前一個月的水電使用數據,並按月統計數據進行對比,每月在宿舍樓前張榜公佈。他們最新的統計成績中顯示,每個參賽的宿舍所耗費的水電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其中最大降幅達到60%。這些日常環保宣傳中看似老生常談的節約水電常識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説教,而是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行動,大比武還在繼續,“我們希望把這個大比武做成長期的項目,帶動更多的青年人參與低碳減排,我們充滿信心”,曾非飛告訴記者。

  佛山開展“志願環保,廣佛同行”活動

  來自廣東工業大學的青年環境友好使者曾惠堅同學在老家佛山南海策劃發起了“志願環保,廣佛同行”項目,此舉得到了九江鎮團委的大力支援,一場聲勢浩大的系列宣傳活動應運而生,九江鎮中小學生環保手抄報設計大賽、“儒林文化,魅力九江”——九江鎮青少年文化保育項目啟動儀式、“志願環保 廣佛同行”——九江鎮中小學生環保定點巡迴宣教活動、環保天使,國旗下的講話、九江綠化體驗一日遊、“滴滴皆辛苦”---九江鎮污水處理廠參觀等,在九江鎮引領公眾參與低碳減排行動。

  環境保護尤其是低碳減排目標的實現必須喚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達成廣泛共識,從個人和單位做起,摒棄舊習俗,培養環境友好的新風尚,將節能減排貫穿于日常生活和經濟發展的全過程。

  這些精彩的片段在過去的一年中不僅在上海和北京上演,還在瀋陽、成都、西安、廣州等城市同時進行。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六個城市的青年環境友好使者會繼續組織活動,提倡低碳環保。據“千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行動”項目辦公室介紹,1122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在機關、學校、社區、軍營、企業、展會、公園和廣場等各種場所開展環保宣講活動,用豐富多彩的形式,傳播環保知識,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引領公眾環保行為。

  千名使者帶動百萬公眾節能減排

  據統計,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期間,千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為100余萬公眾進行了環保宣傳活動。同時,每一個青年環境友好使者承諾,每月節約1度電,節約1噸水。在他們的帶動下,僅此一項,百萬公眾每年將可以節約超過1200萬度電,1200萬噸水,相當於每年減少燃燒煤48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萬噸。

  2009年底,“使者行動”項目組委會從千余份節能減排行動方案中,精選出100個家庭、校園、辦公室、企業節能減排行動方案予以支援和資助。目前,在青年環境友好使者實際行動推動下,百萬公眾正在參與低碳減排全民行動中。

  如何把節能減排的知識傳播給公眾,讓公眾能了解到如何從日常點滴的生活、工作之中,為節能減排出一份力呢?“這個工作非常重要!如果能喚醒公眾的環保熱情,大家一起行動起來,減少污染排放,採取環境友好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將有助於我國經濟發展歷史性轉變的實現。”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要充分發揮青年人的作用,用他們的熱情點燃億萬中國公眾的環保激情,讓綠色的種子在中國的大地上生根發芽結果。”

  這不是簡單的接力。環保理念傳遞的過程,也是青年環境友好使者不斷超越和完善自我的過程!這是1122粒綠色的種子,將在祖國大地生根發芽!1122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的激情,將點燃百萬、千萬甚至上億中國人心中環保的熱情!

  青年環境友好使者將用今天的行動,收穫明天綠色的希望!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ICP備案編號: 京ICP備05009132號

網站標識碼:bm17000009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72號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