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報道
環境日特刊-守山山聚寶 護水水淌銀
時間:2017-06-05 文章來源:中國環境報 列印

  中國環境報通訊員朱智翔 記者晏利揚

  “安且吉兮”,出自《詩經·唐風》。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先後兩次到安吉考察,都曾引用這一詩句稱讚安吉。2005年盛夏的一天,習近平第二次來到安吉深入農村調研。在天荒坪鎮余村的一間簡陋會議室裏,他第一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論。

  2016年,安吉被環境保護部列為了全國唯一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實踐試點縣。

  歷經10餘年的發展實踐,安吉通過守護、轉化、共用、堅守,讓人們看到了: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帶來金山銀山。

  守護——營造美麗環境,釋放發展潛力

  和余村一樣,靈峰街道橫山塢村當年也是安吉縣有名的貧窮村。任職20餘年的村黨支部書記鄭雲法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村民們指望著開辦拉絲廠等對環境有污染的家庭作坊來致富,結果收入沒增多少,村裏的環境卻越搞越糟。

  這樣的例子,在20世紀80、90年代的安吉比比皆是。當時,“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安吉作為浙江省20個貧困縣之一,曾經“村村點火,戶戶冒煙”。貧困縣的“帽子”雖如願摘掉,但青山被毀,污水橫流。

  來不及享受“小康”生活的安吉,就因水環境破壞嚴重受到了國務院發出的黃牌警告。

  警鐘讓安吉人驀然驚醒。112家污染企業綜合治理,33家嚴重污染企業強制關閉,200余處礦山復綠……一場轟轟烈烈的治污運動,在安吉全面打響。

  “營造美麗環境,釋放發展潛力。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要弘揚和踐行‘人在綠中,綠在心中’的理念,全面深化環境保護治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安吉縣縣委書記沈銘權説。

  十幾年間,安吉持續營造美麗環境、守護綠水青山,不斷增強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吸引力。把“三改一拆”“四邊三化”“五水共治”和治氣治霾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全縣城區、園區、景區、村莊、交通沿線五大區域、20個方面的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山青水凈”行動,提出“寸山青、滴水凈、無違建、零污染”目標,全員上陣、全民參與,並通過人代會決議設立了每月全縣環境綜合整治集中推進日。

  同時,安吉還在浙江省率先實施以“限藥、減肥、禁燒”為重點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對水源保護地、自然保護區等區域逐步實行封山育林,努力推動生産生活方式從“靠山吃山”向“守山護山”轉變。

  轉化——走出一條綠、富、美的科學發展道路

  “守護綠水青山是對過去發展方式的反思,是一種放眼長遠的理性回歸。在付出慘痛的代價之後,我們必須堅定清醒地認識到,不能把綠水青山當成消耗品。涸澤而漁、殺雞取卵式的擴張發展只會‘吃了祖宗飯,斷了子孫路’,今後無數金山銀山也換不回一座綠水青山。”浙江省環保廳副廳長、時任安吉縣縣委書記單錦炎回憶説,2006年,浙江省各地經濟增長數字全線飄紅,唯有安吉是負增長。

  安吉的優勢在哪?地處浙北山區,境內植被覆蓋率75%、森林覆蓋率72%,萬頃竹海使得安吉名列“中國十大竹鄉”之首;地處長三角地區腹地,與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均在兩小時交通圈內。環境優勢和區位優勢,讓安吉人思考如何將環境資源變為經濟資源。

  “安吉應走出一條綠、富、美的科學發展道路。”單錦炎説,把好山好水變成“金山銀山”。

  “我們就是循著安吉的好山好水來的。”凱蒂貓家園投資商上海銀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張經理説。全球最大的凱蒂貓家園在安吉一開園,每天就有超過6000人來遊玩,網路預訂也一度排到了兩個月後。

  “凱蒂貓”只是眾多聞“綠”而來的項目之一。這幾年,安吉獨辟“綠”徑,將自然山水的“綠色效應”向産業延伸,按照泛自然博物院、縣域大景區的目標,融合了一、二、三産業快速發展。

  第一産業——西苕溪源頭區、中部丘陵區、平原土鬥區三大農業功能區,白茶、蠶桑、休閒農業、毛竹等4個萬畝農業園區,實現了“農村變景區、農業變商業、農民變老闆”。

  第二産業——裝備製造、健康醫藥、電子資訊、新能源等新興産業,竹業和椅業兩大傳統産業,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中廣核風能發電、中國物流基地等“高大上”項目,省級現代産業集群轉型升級示範區亮點閃耀。

  第三産業——凱蒂貓家園、戛納影視城、上影安吉影視産業園等,形成了天文觀象、高山滑雪、竹海熊貓、生態影視等特色景點。

  如今的安吉,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的功能定位,而且對生態不利的項目堅決不上,對環境有害的企業效益再好也不要。近年來,200余個5000萬元以上的投資項目因環保評估不達標被否決,其中超億元的項目就有10多個。

  也正是如此,安吉形成了“優美環境吸引項目、優質項目提升産業、産業發展促進生態保護”的良性迴圈。如今的安吉實現了地區生産總值324.87億元,財政總收入60.33億元,增長速度快於浙江以及湖州市平均水準,並且連續3年上榜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

  共用——共建共用,是實現轉化的生命力所在

  “綠樹村邊合,碧水映農家。”這是記者走進安吉魯家村的第一印象。乘坐觀光小火車,路邊的人工湖裏泛著漣漪,湖對岸是成片整潔的村舍,放眼望去連綿的山丘宛如眉黛。誰又能想到這裡曾經是安吉縣187個行政村中,環境衛生檢查倒數第一的村莊呢?

  “魯家村全村16.7平方公里,在當時找不到一個垃圾箱,泥巴路、土坯房,簡易廁所隨意搭。”魯家村支部書記朱仁斌説,2011年,他“接管”魯家村,村賬戶僅有6000元,負債卻高達150余萬。當時的村容村貌,甚至姑娘都不願嫁到魯家村來。

  短短幾年間,魯家村開拓創新,先後建成了萬竹農場、葡萄農場、野豬農場等18個農場,引進頤久“中藥谷”和房車文化營等旅遊項目。修建了30公里綠道和4.5公里的村莊鐵軌,用觀光小火車、電瓶車把農場串聯起來。眼下的魯家村,每一個農場都是一個景點,村集體資産從不足30萬元增加到9000萬元左右,農民年每人平均純收入從1.9萬元增加到3.2萬元。

  魯家村的蝶變,是安吉“美景富民”的一個縮影。如今,全縣已有15個行政村創建鄉村旅遊示範村,2016年農家樂及相關旅遊産業帶動農民增收6000多元,佔全縣農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近20%。

  此外,安吉還在共用中不斷體現“設施便民”“服務惠民”,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建成了35萬平方米的九州昌碩廣場城市綜合體、中國東部最大生態博物館群;運營了公共自行車系統,實現了村莊污水設施、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農村清潔能源使用和農村資訊化運用等13項基本公共服務城鄉全覆蓋,51個村和31個村分別建成了文化禮堂、農村數字影院……

  “這些都是全民參與共建的成果,而成果全民共用是持續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的重要生命力所在。” 安吉縣縣委副書記、縣長陳永華説。

  堅守——一張藍圖繪到底,堅定不移走生態路

  山林是綠的,街衢是綠的,農舍是綠的,安吉用了十幾年換來了眼前這滿眼的綠,而這還遠遠不夠。安吉縣縣委書記沈銘權告訴記者,只有“咬定青山”才有“綠水青山”;只有具備足夠的定力堅守,才能最終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正是有了這樣深刻的理解,安吉歷屆黨委、政府才能始終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為引領,一以貫之抓到底、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堅定不移地舉生態旗、打生態牌、走生態路。

  安吉先後成為全國首個生態縣、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獲得了全國首個中國人居環境獎、聯合國人居獎。2016年,更是被環境保護部列為了全國唯一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實踐試點縣。

  “我們將以試點縣建設為契機,為全省乃至全國創造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沈銘權表示。

  為此,安吉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編制了有關試點與文明建設、最美縣域與美麗鄉村的“一綱領三規劃一標準”,實施了“垃圾革命”、彩色森林創建、平原綠化等工作,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開展“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和“全域旅遊示範鄉鎮、鄉村旅遊示範村、民宿村落”三級創建。

  今年4月27日,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到安吉調研,提出安吉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誕生地,要成為踐行重要思想的“樣板地、模範生”。

  這既是壓力、又是動力。沈銘權説,安吉將進一步夯實生態基礎、發展生態經濟、培育生態文化,完善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形成生態觀念先進、生態制度完善、生態安全保障、生態環境優化的空間格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引領著安吉的發展變化,並將打開更具想像力的新未來。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