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推進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的通知
各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一步落實《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關於在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中加強發展低碳經濟的通知》等有關要求,充分體現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以下簡稱“示範園區”)在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推動區域綠色發展中的示範引領作用,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將碳達峰、碳中和作為示範園區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踐行綠色低碳理念、強化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培育低碳新業態、提升綠色影響力等措施,以産業優化、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宣傳推廣、項目示範為抓手,在“一園一特色,一園一主題”的基礎上,形成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和實施路徑,分階段、有步驟地推動示範園區先於全社會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二、重點任務
(一)優化能源結構和産業結構。積極推動示範園區産業結構向低碳新業態發展。按照增加碳匯、減少碳源的原則,限制和淘汰落後的高能耗、高污染産業,開展技術革新、管理創新,實現生産過程節能減排,促進能源結構的調整改善,同時積極引入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主要特點的低碳産業、節能環保産業、清潔生産産業,使區域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二)推動低碳技術創新應用轉化。充分利用示範園區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院所的研發能力,開展能源替代技術、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工藝降碳技術、低碳管理技術等有利於促進碳達峰關鍵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在示範園區層面建立低碳技術企業孵化器,推動低碳技術的産業化。
(三)構建雙碳目標管理平臺。在示範園區管理平臺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智慧化和大數據技術,增加和完善碳達峰、碳中和管理功能,按照減污降碳協同控制理念,對示範園區開展清潔能源替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持續調整改善示範園區能源結構所産生的減污降碳協同效應進行有效地的跟蹤和評估,提高管理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四)強化綠色低碳理念宣傳教育。加強示範園區內企業員工、居民碳達峰碳中和理念的教育和宣傳,促使公眾在生産、生活和消費行為模式中向減碳降碳方向轉變,力行低碳出行、使用低碳産品。
三、現階段工作安排
(一)強化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
1.在示範園區建設過程中,所有示範園區均應將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作為重要目標,並制定相應的實施路徑舉措。
2.上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舉措落實情況作為示範園區創建、驗收和復查評估的重點考核評價內容。
3.在各示範園區年度報告中,應認真總結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經驗和取得的成效,並提出下一年度的具體目標和落實舉措。
(二)摸清底數,開展示範園區碳排放現狀調查
開展示範園區碳達峰現狀摸查,請創建園區和命名園區于2021年9月30日前報送2016-2020年的《園區年度碳排放基礎數據表》(模板見附件1,每年度填一張表)及必要的文字説明。
(三)編制《園區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路徑專項報告》
充分響應“3060”雙碳目標要求,請創建園區和命名園區于2022年報送年度評價報告時一併提交《園區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路徑專項報告》(編制大綱見附件2),回顧“十三五”時期示範園區建設過程中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分析碳排放和碳匯現狀,評估與碳達峰碳中和的差距,科學制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路徑,提出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擬開展示範園區創建工作的工業園區,提交的示範園區創建申請材料應包括《園區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路徑專項報告》。
四、材料報送要求
上述材料均報送至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科技與財務司),紙質版材料一式三份加蓋園區管委會公章,同時將電子版材料發送至電子郵箱,科技與財務司將組織對報送材料品質開展評估審查。材料編制過程中如有疑問,可諮詢技術支撐單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一)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 劉勇華、王帥
電話:(010)65645390、65645386
傳真:(010)65645400
郵寄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2號
電子郵箱:touzichu@mee.gov.cn
(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苑雯
電話:(010)84920976
(三)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陳梅
電話:(025)85287269
2.《園區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路徑專項報告》編制大綱
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
(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代章)
2021年8月27日
(此件社會公開)
抄送: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相關園區所在省(區、市)生態環境廳(局),環科院、南京所。
附件1
《園區年度碳排放基礎數據表》模板
填寫説明:表內數據應以經濟統計和環境統計數據為準。 |
|||||||||||||||||||||||||||||
一、園區基本資訊 |
|||||||||||||||||||||||||||||
園區名稱 |
|
數據年份 |
|
||||||||||||||||||||||||||
聯繫人 |
|
通訊地址 |
|
||||||||||||||||||||||||||
聯繫電話 |
|
電子郵箱 |
|
||||||||||||||||||||||||||
工業總産值(億元) |
|
工業增加值(億元) |
|
||||||||||||||||||||||||||
園區面積(平方公里) |
|
園區所在城市 |
|
||||||||||||||||||||||||||
二、各行業能耗(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自行添加園區內行業及行業代碼,如:食品製造業,行業代碼14) |
|||||||||||||||||||||||||||||
燃料消耗量 |
無煙煤 |
煙煤 |
褐煤 |
洗精煤 |
其他洗煤 |
其他煤製品 |
石油焦 |
焦炭 |
原油 |
燃料油 |
汽油 |
柴油 |
一般煤油 |
液化天然氣 |
液化石油氣 |
焦油 |
粗苯 |
焦爐煤氣 |
高爐煤氣 |
轉爐煤氣 |
其他煤氣 |
天然氣 |
煉廠幹氣 |
||||||
單位 |
噸 |
噸 |
噸 |
噸 |
噸 |
噸 |
噸 |
噸 |
噸 |
噸 |
噸 |
噸 |
噸 |
噸 |
噸 |
噸 |
噸 |
萬立方米 |
萬立方米 |
萬立方米 |
萬立方米 |
萬立方米 |
萬立方米 |
||||||
合 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業 |
行業代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凈購入的生産用電力、熱力(如蒸汽)數據 |
|||||||||||||||||||||||||||||
能源種類 |
購入量 |
外銷量 |
|||||||||||||||||||||||||||
電量(兆瓦時) |
|
|
|||||||||||||||||||||||||||
熱量(吉焦) |
|
|
|||||||||||||||||||||||||||
四、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活動水準數據 |
|||||||||||||||||||||||||||||
固體廢棄物 |
數值 |
||||||||||||||||||||||||||||
填埋量(萬噸/年) |
|
||||||||||||||||||||||||||||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量(萬噸/年) |
|
||||||||||||||||||||||||||||
危險廢棄物焚燒量(萬噸/年) |
|
||||||||||||||||||||||||||||
污水污泥焚燒量(萬噸/年) |
|
||||||||||||||||||||||||||||
五、污水處理甲烷排放活動水準數據 |
|||||||||||||||||||||||||||||
活動水準 |
數值 |
||||||||||||||||||||||||||||
排入環境中的化學需氧量(千克COD/年) |
|
||||||||||||||||||||||||||||
甲烷回收量(千克甲烷/年) |
|
||||||||||||||||||||||||||||
填報説明(必要的文字説明): |
附件2
《園區碳達峰碳中和實施路徑專項報告》編制大綱
一、背景介紹
(一)園區概況(歷史沿革,地理位置,四至範圍,社會經濟環境現狀,土地利用現狀,自然資源稟賦等)
(二)國家、省、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求
(三)“十三五”及之前園區推動碳達峰碳中和開展的相關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回顧
二、現狀評估
(一)園區碳排放和碳匯現狀測算
(二)園區碳達峰現狀評估(是否已達峰,達峰差距分析)
(三)園區碳達峰實現的基礎、優勢和問題分析
三、目標預測
(一)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分析
(二)主要目標及指標(達峰中和年限、碳排放總量、碳排放強度等)
四、實施路徑
(一)碳達峰碳中和總體實施計劃
(二)重點任務(含責任主體和時間進度節點)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二)政策保障